和艳芬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和常规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40例,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后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和肢体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均进行Fugle-Meyer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而HAMD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且能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作者:张仲锦;才建华;项桂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们每个单位都希望达到步调一致,整体和谐的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构成组织整体的各科室或部门总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不协调现象,而且会经常出现,这符合矛盾普遍存在的规律.单位的办公室处于中心枢纽位置,它能贯穿上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这就决定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胆囊切除已占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的首位.随着胆囊切除手术的普遍开展,胆道损伤时有发生.由于胆囊切除所致的胆道损伤发生率约为0.1%~0.4%.我们20多年所见胆道损伤52例中,90%以上与单纯胆囊切除有关.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除术者粗心或经验不足之外,主要与胆囊三角区炎症、水肿、粘连、解剖不清或胆道畸形变异等病理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病人的病情病理不一,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它既是目前普遍开展的常规手术,又是充满着潜在危险的复杂手术.
作者:乔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Thera-Band渐进式阻力弹力训练带是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手段,简单易行,通过弹力带训练,加快患者的治疗进度,减轻患者疼痛,更快恢复患部韧带、肌腱、关节力量.使患部功能活动尽快恢复正常,加强了患者治疗时的信心,是一种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
作者:杜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宫外孕通过保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74例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甲氨蝶呤+米菲司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4例患者治疗成功165例(94.83%),失败而采用手术治疗9例(5.1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血β-HCG平均恢复时间为22.5±12d.同时治疗效果与血HCG水平有关、而与包块大、妊娠时间无关.结论:未破裂型宫外孕采用保守治疗效果确切,但要密切观察血β-HCG水平,以确保理想疗效.
作者:陈万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90例妇产科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资料,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90例妇产科大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复旧不良等,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积极治疗,出血停止,无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7天~10天,康复出院.结论:临床面对产妇大出血时,需要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宣传各种妇科产科知识,以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霍东琴;韩金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0.125-0.25mg qd,卡托普利12.5mg tid,螺内酯20mg tid,氢氯噻嗪25mg tid,阿司匹林100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2粒ti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描述并比较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材料和方法:由27名经病理证实的9例非典型胸腺瘤和18例胸腺癌患者( 14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从22至77岁)构成.对27例中每一名患者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前纵隔,24例肿瘤成分叶状边缘,CT表现上不典型胸腺瘤明显小于胸腺癌,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胸腺外转移和膈神经麻痹只在胸腺癌患者中出现.坏死,瘤内钙化,胸腔积液,胸膜种植,心包积液和纵隔内脂肪层消失的表现在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没明显差异.胸腺癌有多种病理亚型.CT检查所示的肿瘤坏死和钙化在病理检查中得到证实.结论:在CT表现为一个大的胸腺肿瘤且有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膈神经麻痹或胸腺外远处转移 表现时,胸腺癌更应该加以考虑.
作者:李建文;金贤德;刘龙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沐足对倒夜班护士失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市五所三甲医院因倒夜班致失眠的护士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条件对照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交泰丸粉剂浴足,条件对照组给予温水浴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措施,每晚1次,比较三种方法对倒夜班护士失眠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前后在中医失眠症候总分、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指数)(p <0.05或p <0.01).结论:中药沐足有利于减轻倒夜班护士失眠引起的心悸、头昏眼花、舒缓情绪等症状,能改善总体的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需倒夜班的护士推广使用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法.
作者:陈洪榆;冯秀玲;邱瑞娟;陈惠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膝关节创伤后对关节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CT、MR影像资料.结果:30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均有关节内骨折,DR片显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髌股间隙增宽,CT检查关节囊内脂肪-血液界面征,MR检查关节囊内双层、三层不同信号影并且均有骨折和骨挫伤存在,同时伴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结论: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影像学有其特征性表现,以MR显示佳,合并关节内骨折,是诊断关节内骨折的间接征象.
作者:何荣山;李峰;储春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挖掘护士五元智能素质,提高护士自身主动参与患者沟通对话能力.本文首次运用五元智能理论、以学导式创新培训、通过哈尔滨市医护继续教育实践探索,寻找对护士人际沟通中五元智能开发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于祖玲;张大生;李晶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76例临床病例治疗进行认真分析,结合随访资料、Harris 评分及X 线片评定其疗效.结果: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探讨昏迷病人吸痰方法.在正确体位、方法等促进下尽量抽吸出来痰液,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及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对控制感染和改善通气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淑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自愿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妇女200人.随机分为吉妮环组和爱母环组,安放IUD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对其避孕效果及其术后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避孕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副反应的比较中,吉妮环组较爱母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IUD中避孕效果相似,其中吉妮环出血、疼痛等副反应不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丹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以来,为不少患者解除痛苦,但手术的成功完成仅为治疗的一半,因手术的术腔完全上皮化并治愈需3个月-6个月,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宣传,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现将健康宣教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金丽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治疗及护理效果,提高DKA的治愈率.方法:选择本院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依据实验室检查,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应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治及护理.
作者:何武;曹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公路养护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相关疾病,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和有关部门制定劳动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桂林公路系统732名养路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596名行政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公路养护工人的职业暴露主要是粉尘危害,其次是噪声危害.
作者:何炳荣;何栁莹;雷登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人工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疾患患者中4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所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4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方法:2010年9月-201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56例,采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辩证论治口服中药7天观察疗效.结果:156例患儿中治愈28例,显效87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佳,尤其是对西医反复治疗疗效不佳的患儿,仍有较好疗效.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先介绍了牙周病的成因,治疗方法,并提出了防治办法和思路,为广大群众对牙周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防治意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加深提供参考.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