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测定在筛查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研究

杨小兰;黄超群;黄春花;罗一凡

关键词:尿液微量蛋白, 肾损害, 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
摘要:目的:讨论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测定在筛查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计132例,设为观察组,另外筛选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肾小管损伤标志蛋白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分析.结果:患者与对照组的微量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尿液微量蛋白含量要高,有显著性差异;单一的一项检测阳性率低,有局限,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结论:尿液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有助于诊断早期肾损害和预后判断.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会

    神经外科疾病危重,工作繁忙,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浅谈了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相应对策的点滴体会,说明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前提.

    作者:汪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管道护理在重症患者中的作用

    危重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繁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管道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病人及生命支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原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青海不同海拔地区干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便寻求干预措施.方法:以567例30岁以上健康体检人群为对象,测量所有入选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TG、TC、HDL-C、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肝脏超声检查,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567例健康体检人数中NAFLD的检出率29.63%,男性40.00%,女性19.14%,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海拔2260m、2835m、3680m三组NAFL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68例NAFLD中伴发肥胖者52.38%、高血糖23.81%、高血压33.93%、血脂异常39.88%,及转氨酶异常19.64%,肥胖、血脂异常、ALT肝酶不论男女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结论:青海地区干部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且与性别密切相关!肥胖、血脂异常是男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重要因素,ALT肝脏酶学指标测定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指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控制体重、纠正血脂异常不仅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重要部分.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包热敷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手外伤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包热敷结合关节松动治疗手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均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组同时结合中药包热敷.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关节活动度较前明显增大,且治疗组的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桂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效果.方法:将46例确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射线吸收消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显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可缩短疗程,改善症状、体征,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杨生元;衡恩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巴淑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9h,总治愈16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早期术前诊断困难,尽早采取正确、恰当、简单的手术方式,实施手术,是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27例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7例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在家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高,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各异.结论:护士应对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加强关注,同时应丰富健康教育内容,进而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红;刘书莲;杜慧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NF技术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PNF技术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探讨其对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疼痛、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影响,并研究治疗关节内、外骨折的差异性.方法:选取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患者术后病情稳定,视内固定牢固程度开始康复训练,早术后3天开始,迟术后2个月.分别分为关节内骨折,实验A组和对照B组;骨节外骨折实验C组和对照组D组.各组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等系统性训练,实验A、C组追加PNF技术治疗.分别治疗8周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前后主/被动关节活动度、VAS疼痛指数、肌力评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本体感觉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本体感觉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B、D组治疗前后本体感觉无统计学意义.关节外骨折与关节内骨折对比,治疗后A、C组屈曲、旋前主/被动角度、旋后主动角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B、D组屈曲主/被动角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肌群肌力和本体感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NF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对肘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车世钦;厉翠珍;赵萌萌;王凭;李敏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西药同时配合中药方剂益气通脉汤,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并准确记录数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5%),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好,费用较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饮酒后致尿崩症1例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DH反应缺陷(抵抗)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和低渗透压尿.综上所述,过量饮酒所致尿崩症相关病例较为罕见,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针对类似患者治疗措施除对症治疗外,需嘱其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钟黎;代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药剂师在带教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责任心与爱心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疗工作者无论面对患者还是工作中的同事,都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爱心.本文首先阐述了责任心和爱心在药剂师带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何燕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处理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2至2011年5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围手术期处理,并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本组病人术中术后无1例死亡,无1例假体松动及感染,有2例关节脱位.随访的38例患者,按harris评分,大于90分15例,80-89分17例,60-79分6例,平均88.7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结论: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利于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寿斌;吴哲;吴金桥;吴仁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儿的影响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60例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有2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5%,母体常见的感染部位为生殖道,新生儿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结论: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是降低围生期儿和孕产妇死亡的关键,胎膜早破重在预防,破膜12h以上的患者必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胥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我国急诊护理的发展

    急诊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工作在医院综合服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急诊抢救护理质量是衡量每所医院整体水平、应急能力、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急诊护理工作的现状,指出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发展建议.

    作者: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改良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手术的护理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对本院2007年2月~2009年5月收治的30例行改良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乳腺癌根治术(均为单侧)后运用改良背阔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后未现出皮瓣坏死.1例胸部伤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炎症消退;5例出现背部血清肿,立即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液,再加压包扎治疗3~5天后痊愈.效果优23例,占76.6%;良6例,占20.0%;差1例,占3.3%.术后随访3个月~3年,未出现乳癌复发或转移,乳房恢复良好.结论: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时组织量不足的缺点,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又携带了背阔肌周围脂肪组织,增加了组织量,不需要联合使用乳房假体.但因其取皮瓣和乳房再造的损伤程度大、情况复杂,术后并发症高,感染严重,所以必须加强护理,加强术中配合和术后的严密观察护理,才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占94.1%),4例漏诊(占5.9%).结论:大多数急性阑尾炎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但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减少漏诊的发生.

    作者:黄飞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针刀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时间及预后等.方法:笔者将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236例明确诊断为颈椎病病人,排除手术指症.小针刀治疗点根据病情,局部压痛点等选择,治疗每周一次,2-3次为一疗程.配合中药热敷一天一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54人,显效68人,有效9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97.9%.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见效快,疗效稳定.

    作者:李淑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运用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脂肪肝,通过改变脂肪肝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及嗜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选的122例脂肪肝病人随机分为2组,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组66例;单用西药对照组56例;疗程3个月.2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均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血脂指标及肝脏B超检查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超结果变化比较P<0.01.结论: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比单用氟伐他汀胶囊治疗效果占优.

    作者:曾存信;安良敏;俞洋;谢翠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1090例分析

    目的:分析1090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2007-2009年我市管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1090例确诊结核病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 X线胸片.结果:肺结核病灶多位于上中肺野,病灶类型包括斑片浸润影、结节斑点影、空洞影、纤维索条影、网状影、钙化影、胸膜增厚粘连,有时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的肿大,胸腔积液,不同类型的病灶可混合存在.结论:结核病合并症较多,仔细分析病灶的形态特征、周边改变及纵隔淋巴结改变,提高基层医师对结核影像学特征的认识,X线胸片可显著提高肺结核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张祖华;赵永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