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及其应对体会

谢晖

关键词:护理缺陷, 手术器材, 法制观念, 护患关系
摘要:护理缺陷的含义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发生的不足、差错甚至事故.手术室护理缺陷导致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有的会耽误手术进程,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应该充分的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护理工作在手术进行中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手术器材的预备、洗手护士工作、巡回护士等几个方面,这3方面仅仅是主要的表现情况,具体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很多诱因导致产生的.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有明显的差异,与不同职称、工龄、工作时段有关.针对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的原因很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并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有效性.方法:利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对GM1治疗HIE的随机对照实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GM1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01).结论:目前的有限证据表明,GM1相对对照组可以提高HIE患儿的总有效率,但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较低,尚需大量严格设计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王琼;邵展;李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个体化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比较个体化饮食控制组和常规饮食指导组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个体化饮食控制组的孕产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酮症、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围生儿中巨大儿、新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RDS)、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FDR)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 (各组P均<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治疗在减轻GDM患者母儿并发症方面具有肯定疗效.

    作者:班玲;刘雅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王晞星教授应用角药治疗肿瘤疾病的经验

    王晞星(1959.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对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研究颇有建树,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有较深造诣.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实体肿瘤及相关并发症.在跟随导师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导师善用角药来治疗各种肿瘤及相关病症,且疗效显著.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10例乳腺癌疾病彩超活检结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彩超与穿刺活检在乳腺癌疾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诊和住院女性乳腺癌疾病患者110例(判断转移的为70例,无转移的为40例)分别进行彩超与穿刺活检.结果:通过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活检对110例乳腺癌术前判断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0.7%(68/75),特异性为94.3%(33/35),彩超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7.5%(70/80)和100.0%(30/30).结论:乳腺癌疾病的活检技术能获得与彩超相似的诊断结果,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辛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以直径大于2 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为特点的肺部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患者多有慢性复发性支气管肺炎等病史,此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如果炎症侵袭血管时,患者会反复出现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呼吸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可导致低血压、休克、窒息等,量大时极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作者:肖林;梁艳明;陈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按摩在高危患儿早期干预的应用

    目的:探讨按摩在高危患儿早期干预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4例高危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家属的要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干预,并注重按摩的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摩在早期干预中可促进高危儿的运动、认知发育.

    作者:黄志华;吴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结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甲硝唑联合蛇床子散中药熏洗治疗妇女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口服甲硝唑联合蛇床子散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口服甲硝唑加阴道塞甲哨唑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P<0.01).结论:口服甲硝唑联合蛇床子散中药熏洗是更为有效的治疗妇女滴虫性阴道炎的方法.

    作者:姜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PCI)时无复流发生率及其死亡率,并进一步评估其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将135名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评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各项临床指标与无复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心梗部位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平均年龄、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入院时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T)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无复流的发生率20.0%.结论:高龄、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与cTnT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CI时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仇宝华;吴志国;张红雨;曹艳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4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为行肿瘤局部切除者26例;B组为肿瘤所在器官大部或全切除者22例.对2组病例进行随访,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期,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并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26例中25例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B组22例均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44个月,2组比较,P>0.05.A组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3.6%和73.3%;B组为91.5%、81.7%和71.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照Fletcher分级,高度风险分级的GIST患者采用肿瘤所在器官大部或全切除者较行肿瘤局部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长及生存率高,P<0.05.结论:完整手术切除是治疗GIST的好方法,但按照Fletcher分级,高度风险分级的GIST患者应采用肿瘤所在器官大部或全切除.

    作者:魏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醋酸去氨加压素在外科中的止血作用

    术中及术后药物止血治疗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患者安全且迅速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前本院的药物止血治疗多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及维生素K1单独或联合使用.自1996年起本院的止血治疗又引入了另一种药物,即醋酸去氨加压素(商品名称Minirin).现将本院1996年后使用Minirin作止血治疗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伯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先心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由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动脉压力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这种极度恶性疾病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严重者出现右心衰竭,预后较差,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WHO规定:静息状态下MPAP>25 mmHg;运动过程中PAP>30 mmHg,即为PAH.2010年7月,本院ICU收治1例先心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其pap压高达102/57mmhg,超过血压值90/50mmhg,出现压力倒置现象,后积极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脐带绕颈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脐带绕颈产妇的孕期及临产时护理有效措施;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产生612例脐带绕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6例患者,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脐带绕颈的患者,应该加强对其的孕期护理及临产时护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保障孕妇和新生儿健康.

    作者:阳秋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塞24例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佳.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任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结肠癌患者6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CA72-4、CA15-3等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以上6项标志物测定,并与结肠炎患者及正常人比较.分别进行6项肿瘤标志物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观察.结果:结肠癌患者TSGF、CEA、CA125、CA72-4、CA15-3测定值高于正常对照组,TSGF、CEA、CA125、CA15-3高于炎症对照组.6项肿瘤标志物敏感度28.8%~62.5%,特异度65%~100%,阳性预测值65.9%~100%,阴性预测值32.9%~53.8%.结论:以上6项肿瘤标志物,如果使用单独的一项进行肺癌筛查,效果均不理想,建议采用联合检查.

    作者:黎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阑尾切除术易产生的心理疏漏

    人类的阑尾是一个消化管的盲端,其原有消化粗糙食物功能随着人类食物不断精细化而逐渐萎退.从进化论的角度讲,其形体还将发生变化,有可能终将成为解剖上痕迹.现阶段的人类阑尾处在一个长期的食物过渡的内部适应性变化中,其形体大小、直径、部位、长短、尖端指向,在不同病例变化非常大.外科临床工作中,阑尾炎是一个群体发生率高,具有特殊体征,比较容易诊断,易于确诊的疾病,但在临床工作中,就因其无需借助太复杂的仪器设备,就能确诊而常常麻痹大意,发生诊断的错误.更为严重的是,因误诊而导致治疗结果的原则错误,给病人带来不应该发生的痛苦,给医院带来损失,也给医师带来严重的工作情绪打击,甚至工作上的长期失意.因此,外科医师,尤其是低年资医师,除了按程序做好常规工作外,还必需在工作能力的培养中,注意心理环境培养,养成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必要的提醒能力.尽量不发生疏漏,以完善人生良好的品格.以下谈几点感受和体会.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促排卵治疗女性不孕症成功妊娠205例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促排卵为主治疗女性不孕症205例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采用促排卵为主治疗女性不孕症成功妊娠205的不孕原因、治疗方法和妊娠结果.结果:女性不孕症的不孕原因以排卵障碍为主,占100%,其次为输卵管阻塞、宫颈炎和子宫畸形.妊娠结果为:205例共211次妊娠,足月产173例,早产3例,流产12例,其中1例2次自然流产,5例自然流产1次后足月产,异位妊娠6例,正在妊娠中16例,分别占82.4%,1.43%,5.71%,2.86%及7.6%,双胎4例,占1.9%.促排卵疗程与妊娠相关,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CG)方案促排卵,1~3周期治疗成功者82例,占76.64%.结论:治疗女性不孕症重要是查清楚不孕的原因,只有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才能早日达到生育的目的.促排卵治疗是不孕症的主要治疗措施,需注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0HSS)、多胎妊娠的发生.

    作者:任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运用腰椎牵引,手法推拿治疗,电针刺法,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 例、对照组10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推拿和电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显效率68%;3年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腰椎牵引,手法推拿治疗,电针刺法,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张伟;段少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共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7例,其中慢性阑尾炎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6例.采用三孔法操作切除阑尾.结果:87例患者中,2例因阑尾坏疽穿孔并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解剖关系不清而中转开腹,术后切口感染,行换药处理后治愈.其余8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且术后无出血、切口感染、肠瘘、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可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代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道结石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上诊断及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方法及疗效,寻求诊断治疗的佳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诊治的128例胆道结石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入院后48h内行手术治疗.将患者按诊断和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使用B超检测结合胆道切开取石,患者64例,为对照组;一组患者使用胆道镜探查诊断,联合ERCP手术治疗,患者64例,为观察组;根据手术结果对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8.4%,较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95.3%有明显优势;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8%,优于对照组的89.1%,除对照组1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在并发症,复发率等临床数据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P=0.02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道镜探查诊断,联合ERCP手术治疗在胆道结石的治疗中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等诸多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龙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9h,总治愈16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早期术前诊断困难,尽早采取正确、恰当、简单的手术方式,实施手术,是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