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红;董文玲;刘伏先
石蜡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一种以加热后的医用石蜡作为导热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低,加热后吸收的热量多,保温时间长,冷却时缓慢释放出大量热,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温热作用[1].石蜡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物.医用石蜡为半透明固体,无臭无味,熔点50~60℃,沸点110~120℃.由于石蜡在溶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而释放的过程却又非常缓慢.同时石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粘滞性,这些物理特性均奠定了石蜡在医学中的应用基础.其作用机制体现在:石蜡虽达50~60℃高温,但并没感觉到热,而且冷却缓慢.之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是因为溶解的石蜡与皮肤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过滤热气的作用.石蜡虽然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渍残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的性质.其电理学作用是具有温热作用,充血作用和镇静作用.
作者:孟黎萍;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赵氏正骨,腰椎间盘突出专科,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0年临床治疗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反复实践,逐步完善,终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手法,特点就是辩证施法,分期,分型施法,既有良好的舒适度,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以整体观全方位,综合调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病人康复.
作者:赵平信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我院儿科门诊及儿童保健科25起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已调解的25起护理纠纷并分析引起纠纷的原因.结果:我院医患纠纷办公室统计涉及儿科护理方面的病人投诉25起,护患缺乏沟通16例,操作技术不满意4例,服务态度不满意3例,工作责任心不强2例,其他因素1例.其中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人员配备、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法制观念、护患沟通等护理细节因素引起的.讨论:做好护理每个细节工作是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护患纠纷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许惠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使患者在短期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6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痤疮症状大部分消失,仅有少许散在的粉刺.结论:多功能电子治疗仪清理面部痤疮效果非常好.甲硝唑可抑制痤疮杆菌,在治疗面部痤疮过程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闫玉卿;任春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康复医学广泛涉及临床学科和边缘学科,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对康复医学科实习生的临床带教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临床具体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归纳并寻求解决办法的能力,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习生完成从学生到医务人员的角色转变,是对传统的带教模式的优化,直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危静;苏义基;李敏;梁姗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65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思连康、静滴茵栀黄注射液,两组服药7天后复查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和胆红素下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连康、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556例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产妇住院时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研究研究显示研究人群主要的手术类型为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和卵巢癌等,统计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显示各种手术类型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早期护理方式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疗效较好,应加强推广.
作者:刘林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80例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D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探讨.结果:80例患者中,其中显效38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结论:DHF在老年患者中多见,应及早正确诊断DHF,病因预防及抗心室重构治疗对DHF的防治尤其重要;联合治疗DHF减轻心室重构并积极改善心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及充盈功能下降.
作者:贺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年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患者多伴有不同限度的功能障碍,生活能力减退,患者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病残率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使人望而生畏.发病后患者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知,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皇甫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出现短P-R间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晚期妊娠待产妇200例和健康非妊娠妇女300例(对照组)在静息下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P-R间期并比较.结果:晚期妊娠待产妇P-R间期为(150±50)ms,P-R间期<120ms者62例,占31%;而对照组P-R间期为(160±60)ms,P-R间期<120ms者27例,占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待产妇P-R间期较非孕者缩短,且短P-R间期发生率较非孕者明显增高.
作者:涂小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以及近几年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糜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新生儿烫伤近些年来患病率明显下降,但需要强调的是此类患者由于年龄太小易发生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全身多脏器的危重并发症,抢救较为困难.我们近10年来收治新生儿烫伤32例,从中积累了不少相关疾病的治疗经验,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荣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TIA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集110例TIA病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测定脑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55例中显效31例,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3.63%.对照组55例中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1.8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组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欧阳泠星;潘朝霞;王剑峰;熊同学;汪胤;曾莹莹;向东枚;曾红梅;陈焕新;黄壑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中心城区近年来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全死因中的位次、分布特点及规律,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36282人的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死季节和并发疾病的心脑血管病死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根本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病者12997例,占全死因的35.82%;在死因顺位中分别位于第2和第4位.在死因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当中,死于冠心病的比例高,占62.1%,其次为高血压,占18.8%.在死于脑血管病的人群中,脑梗塞及其后遗症居首,脑出血及其后遗症次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以老年人(70岁以上)为主,死因为冠心病者中,71~9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而且,80岁以下的年龄组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80岁以上则女性多于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存情况较常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危害,全社会必须重视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何雅蔷;任泽舫;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小儿推拿法对中枢协调障碍的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设计原则,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入选的61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小儿推拿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以小儿推拿为主,辅以中成药如健脾八珍糕、龙牡壮骨冲剂等,对照组以运动训练及理疗、神经生长因子等为主.结果:两组的生长发育水平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而小儿推拿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较大,大部分患儿能达到或接近正常化.结论:根据中医理论,辩证论治,早发现、早干预及小儿推拿术者的手法功力是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关节松动术和塞来昔布止痛疗法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knee 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60例KOA患者分为两组.方法 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手法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奥泰灵),前7天为1个疗程,每日关节松动康复手法治疗一次,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 bid(奥泰灵)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 bid(奥泰灵)连续8周,前7天为1个疗程,每日口服塞来昔布0.2mg每日一次.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变化.结果:经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93.3%;两组疗法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关节松动手法组对于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松动手法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显著疗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在缓解疼痛、减轻僵硬和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方面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祯斌;杨家福;张恒;马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辩证施护效果.方法:对27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辩证施护,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效果.结论:通过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志、膳食等进行辩证施护,临床护理效果肯定.
作者:姚琴;温敏;马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医疗资源充分合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必然途径.然而部分医务人员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错误理解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涵,违背法律精神和职业道德,不仅损害了患者权益,也将医院置于不利境地.
作者:陈桂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HPECG)与普通心电图(ECG)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与评价其临床及早期干预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A组:6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行高频心电(HPECG)与普通心电图(ECG)检查.B组:60例糖尿病患者只行普通心电图(ECG)检查.结果:在HPECG 指标中随着扭结和切迹数值的增加,ECG 的阳性率升高,早期及时给予心脏治疗干预,合并心脏其他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梗死率却随之降低.结论: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同时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友桂;秦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早期痰培养和痰标本的正确采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对肺部感染病人加强护理.结果:28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高热得到控制,痰量明显减少,11例症状好转;1例因肺部感染未能控制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精心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可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