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信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脑梗死观察组(100例)和非脑梗死对照组(1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脑梗死与CAA化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AA斑块检出率为90%,对照组为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型病例中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病例(P< 0.01);轻、中、重型病例的硬斑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与CAA斑块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发生预测和早期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焦学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KB (nuclear factor-κB,NF-K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的表达规律及地塞米松对NF-KB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标准SD大鼠的3日龄早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高氧组、干预组、空气组,其中高氧组和干预组均吸入氧气(氧浓度≥90%)7天返回空气5天,空气组一直置同一室内空气中,干预组同时每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 kg,高氧组和空气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早产鼠视网膜NF-KB和VEGF表达水平,记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结果:空气组NF-KB、VEGF均呈低表达,未见或罕见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明显增多,NF-KB及VEGF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分别<0.001,0.001,P<0.01);与高氧组相比,干预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明显减少,NF-KB及VEGF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分别<0.05,0.001,0.05);NF-KB与VEGF,NF-KB与新生血管数及VEGF与新生血管数呈正相关( r 分别为0.47,0.56,0.45,P分别<0.05,0.01,0.05.结论: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内可观察到 VEGF和 NF-KB的高表达,地塞米松使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NF-KB和VEGF 的表达明显下降,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量明显减少,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对高氧性视网膜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全裕凤;欧维琳;张华;柳秋菊;郑明慈;肖胜军;张培林;杨欢;刘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开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早产儿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受胃动力影响,常常存在喂养不耐受,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因此其喂养问题亦更加突出.我科NICU于2005年6月~2010年12月应用西甲硅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海霞;毕天虹;鞠晓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考察选择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佳方法,研究超声法、超临界萃取法、半仿生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回流法、水煎煮法六种提取方法提取淫羊藿中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754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用索氏提取法得的总黄酮含量高.结论:超声提取法是合适的提取方法.
作者:刘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评价WN-980型冲洗器治疗出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F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采用WN-980型冲洗器治疗,1次/d;对照组:35例,乳果糖口服,20ml,3次/d.2W为1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生存质量、心理症状、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结果:完成试验者65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5)8.57%,两组患者在主要症状和疗效评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生存质量积分和心理症状评估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WN-980型冲洗器可明显改善FC患者症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妍妍;杨旭;李梅;常有;张苏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新生儿烫伤近些年来患病率明显下降,但需要强调的是此类患者由于年龄太小易发生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全身多脏器的危重并发症,抢救较为困难.我们近10年来收治新生儿烫伤32例,从中积累了不少相关疾病的治疗经验,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荣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低灌注所致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低灌注所致脑梗塞 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扩容、抗栓、脑保护、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低灌注所致脑梗塞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彭小祥;李刚;林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早期痰培养和痰标本的正确采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对肺部感染病人加强护理.结果:28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高热得到控制,痰量明显减少,11例症状好转;1例因肺部感染未能控制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精心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可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如何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药具使用率和发放到位率应采取的对策进行积极探索.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给计划生育药具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新课题.流动人口属于我们的服务需求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农村转移来的剩余劳动力,流入异地缺乏归属感、抵触情绪浓,避孕节育、生殖健康观念差,重视以及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同时,他们对当地的服务资源也不够了解,寻求服务的能力差.现就我县的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管理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邵荣华;马红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及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确诊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89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387例(65.7%),急性胃黏膜病变96例(16.3%),胃癌72例(12.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4.4%),Dieulafoy病8例(1.4%);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258例,确诊率94.7%,48小时后行胃镜检查331例,确诊率69.9%,成功止血523例,止血成功率为88.79%.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等;出血后胃镜检查时间越早,确诊率越高.
作者:李军;孟国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诊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工作在医院综合服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急诊抢救护理质量是衡量每所医院整体水平、应急能力、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急诊护理工作的现状,指出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发展建议.
作者: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比较个体化饮食控制组和常规饮食指导组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个体化饮食控制组的孕产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酮症、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围生儿中巨大儿、新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RDS)、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FDR)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 (各组P均<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治疗在减轻GDM患者母儿并发症方面具有肯定疗效.
作者:班玲;刘雅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巴淑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入院、术前、术后到出院全过程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效果满意.结论: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健康教育工作,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效率,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钟义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佳.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任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1]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科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并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isfranc关节损伤的螺钉内固定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6月采用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7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按Myerson分类:中间柱损伤14例,内侧、中间柱同时损伤7例,内侧、中间、外侧柱三柱损伤6例.结果:随访6个月~3年,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MFS)评分评估疗效,优10例(37.0%),良13例(48.1%),可3例(11.1%),劣1例(3.7%),总体优良率为85.2%.结论:使用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方法:总结我院80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284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死亡284例,死亡率35.4%.主要死亡原因: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合并症、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合并症,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伟;夏成;白玛拉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并不罕见.现将我科2006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3例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诊治结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其成因,总结预防其发生的经验.
作者:苟遥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革兰阳性球菌仍是主要的病原菌;尿路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菌次之,在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
作者:张卫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