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陈碧兰

关键词:产后出血, 监测, 护理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1]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科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并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当前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医疗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多,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个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事故发生率高的医院工作,比较容易引起护理纠纷.而且一旦发生纠纷事件,医院部门领导就不得不拿出大量精力来处理纠纷,使得很多医护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医疗工作,影响日常的医疗护理.因此,必须针对妇产科医疗护理纠纷等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预防护理纠纷隐患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当前实际进行分析,纠其产生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后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为预防当前护理纠纷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兰剑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了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情况,探索了相关对策.方法:选择本院自2008年6月-2011年1年的神经内科医院感染资料进行了现状分析,抽样调查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问题的病例共357例,对感染问题产生的情况进行了分类.结果:多种原因导致的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改进对策必须进行及时调整.结论:应针对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预防为主,与重点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作者:杨柳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不可逆散大1例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不可逆散大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一过性高眼压,②由于人工晶体粘弹剂或循回液体等,眼内灌注液的毒性反应,③瞳孔扩约肌由于机械毒性炎症或缺血造成的损伤,④球后注射导致睫状神经节的损伤等等.

    作者:曾先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蜡疗法的效果分析与体会

    石蜡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一种以加热后的医用石蜡作为导热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低,加热后吸收的热量多,保温时间长,冷却时缓慢释放出大量热,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温热作用[1].石蜡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物.医用石蜡为半透明固体,无臭无味,熔点50~60℃,沸点110~120℃.由于石蜡在溶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而释放的过程却又非常缓慢.同时石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粘滞性,这些物理特性均奠定了石蜡在医学中的应用基础.其作用机制体现在:石蜡虽达50~60℃高温,但并没感觉到热,而且冷却缓慢.之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是因为溶解的石蜡与皮肤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过滤热气的作用.石蜡虽然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渍残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的性质.其电理学作用是具有温热作用,充血作用和镇静作用.

    作者:孟黎萍;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加强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科学、合理、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及改善洗手设施等措施加强手卫生的管理.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增强,手卫生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要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除了完善相关知识的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等措施外,重要的是要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作者:郭慧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中心城区近年来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全死因中的位次、分布特点及规律,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36282人的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死季节和并发疾病的心脑血管病死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根本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病者12997例,占全死因的35.82%;在死因顺位中分别位于第2和第4位.在死因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当中,死于冠心病的比例高,占62.1%,其次为高血压,占18.8%.在死于脑血管病的人群中,脑梗塞及其后遗症居首,脑出血及其后遗症次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以老年人(70岁以上)为主,死因为冠心病者中,71~9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而且,80岁以下的年龄组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80岁以上则女性多于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存情况较常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危害,全社会必须重视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何雅蔷;任泽舫;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期间的住院实施预见性护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45例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的住院实施常规护理失代偿期肝硬化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密切观察正确评估、强心理干预、提高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4.00%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6.33±4.84)天短于对照组的(20.18±6.89)天(P<0.05),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86.00%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龙智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B超监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148例分析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48例不孕妇女,采用注射用水2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透明质酸酶1500U、可加用0.5%利多卡因2ml减少输卵管痉挛,通过双腔通液管行输卵管通液术检查.结果:72例妇女双侧输卵管通畅,30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46例患者输卵管双侧或单侧不通畅或通而不畅.通液术后1~6个月有68例妊娠.结论:B超监视下输卵管通液术,术中推注液体的阻力、患者的疼痛感觉、宫旁液流情况、后穹隆积液量是有价值的判断指标,此方法结果准确性较高、安全、易行、痛苦小、无辐射危害,对女性不孕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红伟;张彦岚;邬晓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儿的影响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60例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有2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5%,母体常见的感染部位为生殖道,新生儿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结论: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是降低围生期儿和孕产妇死亡的关键,胎膜早破重在预防,破膜12h以上的患者必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胥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股静脉PICC致血栓的原因及护理

    肿瘤病人由于多种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临床广泛应用于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或者外周血管差的病人.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它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但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常导致一些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尹慧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氨曲南不良反应16例报告分析

    目的:总结氨曲南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5月~2011年5月门诊及住院使用注射用氨曲南患者出现的16例ADR报告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整理该药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氨曲南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偶尔还会出现说明书上未提到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使用安曲南时,应该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提高安曲南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郭秀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障碍康复治疗1例

    关节活动度障碍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肢体制动、神经损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失用,关节内外的创伤或炎症、关节手术及肌肉肌腱挛缩,都可引起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挛缩及关节内外粘连形成,致使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活动度障碍极为常见,常成为肢体功能康复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章喆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所谓人性化护理,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理解人、满足人、尊重人,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来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其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的需求和情感.产科作为一个有特色的科室,其患者是特殊的人群,是健康的同时又是需要特殊护理与照顾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其关系到两个生命的安危.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顾及到多层次的高级整体护理模式的需求,我科开展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性化的护理.

    作者:魏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法复位治疗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7月~2004年6月,对收治的136例三踝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前瞻性地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69例)和B组(67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U型石膏加后托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3例,女83例;年龄20~73岁,平均(54.7 ±10.6)岁;左侧82例,右侧54例.根据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3.2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U型石膏加后托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具有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似的疗效,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启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经济学研究

    目的:对四种呼吸道感染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案采用药学经济学中的小成本法分析分析每种方案的疗效-成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四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结果采用药学经济学中小成本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该四种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成本.结果:四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四种方案的药学经济学评价指标表明,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的费用较头孢唑肟钠和阿奇霉素方案治疗组费用明显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成本价值.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8h一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并记录吸入氧浓度,计算氧合指数.分别观察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第1天,第3天,第7天氧合指数以及二者第7天ALI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发病后第3天及7天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ALI发生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肺损伤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血必净在治疗SAP时可减轻肺损伤,显著减少ALI的发生率.

    作者:陈坤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肠道间质瘤多抗体联合检测价值研究

    目的:检测CD117、CD34、SMA和S-100等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 (GIST)中的表达,并评价CD117、CD34、SMA和S-100在GI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GIST、20例平滑肌肿瘤、34例神经鞘瘤及28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是88.9%,而CD34为72.2%;CD117在平滑肌肿瘤及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各有3.3%及3.6%的阳性率.9例胃肠外GIST中CD117及CD34的阳性率为77.8%和44.4%.CD117和CD34阳性表达率在各风险程度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117和CD34是诊断GIST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记物,CD117和CD34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评价GIST复发可能性,还应结合肿瘤大小、核分裂数/50HPF及肿瘤原发部位综合考虑.

    作者:余志金;彭晓峰;杨清绪;许岸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先心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由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动脉压力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这种极度恶性疾病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严重者出现右心衰竭,预后较差,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WHO规定:静息状态下MPAP>25 mmHg;运动过程中PAP>30 mmHg,即为PAH.2010年7月,本院ICU收治1例先心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其pap压高达102/57mmhg,超过血压值90/50mmhg,出现压力倒置现象,后积极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上肢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肩痛治疗作用的观察

    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肩部剧烈疼痛,严重的患者可有静息时自发性疼痛.被动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肩关节的前屈,后伸,旋后和外展时疼痛加重,所以导致病人躲避触摸,拒绝主动和被动活动,阻碍了上肢功能康复的正常进行,影响了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进而使上肢功能的恢复率降低,也影响患者的心里状态.针对上述临床表现,我们在偏瘫并发肩痛的病人治疗过程中,兼顾肩关节局部韧带、肌肉状态,以及神经损害情况和异常运动模式,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技术进行以上肢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在上肢功能及手功能恢复的同时,使大多数病人的肩痛得到改善,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张艳玲;张鉴栩;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诊治分析

    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并不罕见.现将我科2006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3例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诊治结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残留胆囊管合并结石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其成因,总结预防其发生的经验.

    作者:苟遥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