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琳;卢荫竹
目的:探讨减少和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5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50min,平均40min.14例(3%)患者中转开腹,分别为:5例胆管损伤,3例胆总管电凝烧伤,4例因术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mirizzi综合征.结论:掌握好LC手术适应症,成熟的LC操作技巧,术中仔细处理胆囊三角,选择性安置腹腔引流管,适时中转开腹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腹腔镜切除胆囊应该是安全的.
作者:甘小海;刘社芽;曾宪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较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28例采用PFNA治疗,32例采用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量显著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髋关节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俊成;刘国雄;黎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按摩在高危患儿早期干预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4例高危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家属的要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干预,并注重按摩的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摩在早期干预中可促进高危儿的运动、认知发育.
作者:黄志华;吴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科学、合理、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及改善洗手设施等措施加强手卫生的管理.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增强,手卫生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要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除了完善相关知识的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等措施外,重要的是要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作者:郭慧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共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7例,其中慢性阑尾炎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6例.采用三孔法操作切除阑尾.结果:87例患者中,2例因阑尾坏疽穿孔并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解剖关系不清而中转开腹,术后切口感染,行换药处理后治愈.其余8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且术后无出血、切口感染、肠瘘、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可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代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的特点,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陶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辩证施护效果.方法:对27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辩证施护,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效果.结论:通过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志、膳食等进行辩证施护,临床护理效果肯定.
作者:姚琴;温敏;马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7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其中痊愈67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2例.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杨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采用微创切口技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腹股沟斜疝的小儿病例28例,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出血极少.28例患儿切口君甲级愈合,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2-6d,平均3.5d.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切口细小如线状,与皮纹一致.结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低,切口瘢痕小、美观,符合生理要求,适于临床推广,应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亮;李博;黄建瑞;杨言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本文是从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情况入手,研究并总结慢性病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前线的统计和参考资料.方法:调取2004年-2010年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26-75岁所有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包括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以出院时的内容诊断为参考依据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按照年龄、性别和入院时间不同归类统计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年龄与患病率成正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向年轻化趋势发展.
作者:宋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洋快餐的涌入,使我国传统的饮食模式受到极大的削弱与挑战,国人摄入的肉、蛋、奶、糖和油脂类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急剧上升.这预示着我国将在新世纪面临一个心血管疾病的高峰,预防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一些人群干预试验结果,都说明心血管病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的.在心血管病的防治措施中,合理调整膳食为防治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海平;齐德;鞠建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道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在我国总体发病率为5.77%,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包括多种病因引起的食管抗反流和清除机制障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胃癌启动因子的观点已得到公认,但GERD与Hp的关系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Hp在GERD的发生中起保护作用,根除Hp可能使部分人群的反流症状加重.另一种观点认为Hp感染可增加胃酸分泌,应该采取根除Hp治疗.本文对60例GERD患者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以探讨其相关性.
作者:杨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由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动脉压力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这种极度恶性疾病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严重者出现右心衰竭,预后较差,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WHO规定:静息状态下MPAP>25 mmHg;运动过程中PAP>30 mmHg,即为PAH.2010年7月,本院ICU收治1例先心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其pap压高达102/57mmhg,超过血压值90/50mmhg,出现压力倒置现象,后积极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心理结合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6例在社区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去入选标准患者均为可以实施运动及饮食调节配合,排除合并各种感染、高血压疾病.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结合治疗组和普通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腰围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治疗后综合治疗组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普通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饮食、运动、心理结合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周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正确的健康理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增加,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本科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建洪;张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沟通在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作用.方法:将126例进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作常规操作,观察组加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并同时测量所有患者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值.结果:对照组的焦虑值及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血压、心率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观察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R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胡转红;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1]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科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并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在护理工作的效果和护理内容.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2月~201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中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提高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少芹;黄玉梅;龚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总疗程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LPO与ox-LD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中LPO和ox-LDL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组LPO和ox-LD水平均明显减少,且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可能对抑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益.
作者:于怀江;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关节脱位及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门急诊病,大部分的关节脱位及一般的骨折均可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的方法治疗.传统的手法复位是在不用麻醉或者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施行的,患者由于紧张、恐惧或者剧烈疼痛会导致局部肌肉紧张对抗而使得复位困难,严重者可造成关节撕脱、骨折等新的损伤,因此需要选择一种起效快、镇静镇痛效果好、苏醒快的麻醉方法用于骨科闭合复位.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七氟醚吸入为142例患者施行了骨科闭合手法复位的麻醉,术中患者镇静好,复位操作时肌肉松弛无对抗,术中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绪雄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