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石膏外用治小儿外感发热

井昆荣

关键词:
摘要:小儿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应及时给予治疗,以防生变.清代名医吴师机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著名论断,依据这一理论开展的中药外治,方法简单,患儿易于接受,副作用小,疗效可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基本方中加入生石膏,每每效如桴鼓.
家庭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夏季怎样防治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发生的心脏病.此病在临床十分常见,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中主要同时也是危害大的疾病.

    作者:芩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眼中的生理之水

    中医眼中的人体“生理之水”即水液,作为人体的基本生命物质,根据其在性质、分布部位和功用等方面的区别,《内经》中赋予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名称,包括水、津、液、泪、汗、涎、涕、唾等.《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作者:张宁;刘树民;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透皮技术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

    古人认为的筋,即是骨关节部位附着的有形之物.急性软组织损伤归属于“伤筋”范畴.笔者将中药透皮技术应用于这些常见的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药物组成:大黄10克,红花30克,丹参30克,延胡索30克,冰片7克.使用方法:将上述中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取3~5克,以消肿止痛液调和.将消肿止痛贴湿贴在患处,24小时换药1次,1周为1疗程.

    作者:杨秀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我本羞涩

    小时候,我很羞涩,见了生人立即躲起来,别人夸奖我、批评我、议论我,我都会羞红了脸.不小心做了错事,无意间做了坏事,甚至悄悄做了好事,我都怕被别人发现,如果有人发现了,我也会羞涩得脸红.“说瞎话都不脸红”对我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境界”.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腰背疼痛可能由骨质疏松引发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在绝经后女性与老年人中比较多发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在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是多发病与常见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患者骨量减少,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同时患者骨密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引发骨折,还表现为驼背、身高下降等.

    作者:李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二十五)你知道食积也可以引起发热吗?

    发热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常遇到的疾病症状之一,尤其是小孩子更容易发热.因为儿童与成人相比较,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而且新陈代谢较旺盛,再加上体内体外的诸多因素,容易导致体温升高而出现发热.

    作者:丹茜;张慧;左伟斌;郑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如何治头痛

    头痛,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发生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颅内疾病、五官、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急性感染等.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居于人体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也在头部交会,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我们头痛呢?

    作者:林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夏季宜喝消暑汤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流失了许多营养物质,比如钾、钠、钙等矿物质及维生素等,所以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及营养.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并且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侵袭.实践证实,夏天补充水分及营养的佳方法,就是常喝营养丰富、清热解暑、健脾益气、清凉开胃的消暑汤.现简单介绍几款用料易得、制作简单、营养味美,且有一定保健功效的消暑汤,供有兴趣者选用.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跑步会伤身体吗?

    跑步有可能会伤害到身体吗?答案是会.近年来,跑步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无论青年还是老人都十分钟爱这项运动,作为一项有氧、耐力的运动,跑步被认为是现代健康无害的运动之一,也由此出现了全民跑步的热潮.虽然已经到了一年中热的时候,但每当晨曦微露,城市还没有醒来,大小的街道上就已经见到不少晨跑的人了.

    作者:行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静待花开

    北京一位校长说,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不可急于求成.当下,中国出现了很多“抢跑”的现象,家长都希望孩子从小就能跑在同龄人前面.但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等待这个家庭的往往是悲剧.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木莲豆腐,一曲清凉老歌谣

    在北方,消暑的食物一般就是浮瓜沉李、熬绿豆汤、用新鲜井水冰镇凉粉,或深井中悬一个荆篮,冰着自家腌制的咸鸭蛋.木莲豆腐是南方吃食,幼年有幸吃过几次,一吃难忘,其中淡淡的薄荷味,爽口爽心,从口腔到肠胃,一路地爽啊.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轻瘫综合征试试针、灸、罐

    胃轻瘫综合征简称“胃轻瘫征”,也称“胃无力”“胃麻痹”,是指无机械性梗阻因素存在时的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嗳气、胃部胀气、腹痛、厌食、早饱、恶心,伴或不伴呕吐、大便习惯改变、反酸、烧心以及体重减轻等.

    作者:蔡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移情易性治口渴

    隋炀帝晚年过度沉迷于酒色,为了能够长寿又吃了很多丹药,体内阳气过盛,得了口渴的毛病,每天需要喝水几十杯,仍然不能解除口渴的感觉.他非常苦恼,经常为此迁怒于人,杀了很多无辜之人.

    作者:张效霞;莫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薛立功与经筋疗法

    薛立功,当代经筋理论和长圆针的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研究室主任.20世纪70年代初,薛老从传统经筋理论和现代解剖学的角度,分析疼痛的原理、发病规律、诊察要点和治疗方案,并从内经“九针”中,演化出“长圆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肩、肘、腕、指、膝、髋、踝、足跟等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疗效.他2007年总结并出版的《中国经筋学》,被誉为中国经筋理论的奠基之作.

    作者:程延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夏日的病榻

    少年时期,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苏童的《九岁的病榻》,写他在一张藤椅上度过了许多孱弱的时光,那些药汁浸润中懵懂的苦涩、淡淡的伤感,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童年的一个夏日,我在外婆的藤椅上,也有过一次命悬一线的经历,但因为少不更事,当时并不觉得可怕,成年后忆起才陡然惊觉:生命来得如此不易!

    作者:张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枸杞单方有实效

    治疗疾病,有效才是硬道理.但同样有效的方法,还要讲求简单是金.笔者在此选介几则既简单又有效的枸杞子单方.治疗男性不育症:以精液异常者为病例选择标准.单用枸杞子15克,每晚嚼碎咽下,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经过化验检查,一般在精液常规转为正常后,继续服用一个疗程.用药期间,适当减少房事次数.有董德卫等医师,用此法治疗观察4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其病情程度,无精子者6例,精子每毫升1千万~4千万者15例,4千万~6千万者21例,活动力弱1 1例,活动力一般25例.

    作者:丁兆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些热情,少些盲目

    夏天是个热情洋溢的季节,就像运动给人的感觉一样,总是充满着活力.今夏还特别活力四射些,这大概是因为随着里约奥运火炬一起点燃的还有人们对于体育运动更加高涨的热情吧.毫无疑问,运动本身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但又无可否认,它的确是把双刃剑.赛场上神采飞扬的运动员,赛场下可能饱受伤病困扰,有些甚至因此遗憾结束运动生涯.纵观体坛,几乎从不缺少运动损伤: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游泳、举重等深受国人喜爱的运动,有可能引发肩部慢性损害;篮球运动员、田径运动员的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总是受到急性损伤;自行车、摔跤运动中,很容易发生骨折……有人或许心存侥幸,认为运动损伤只属于大强度运动,殊不知,骨折、韧带拉伤、肌腱断裂这些看似遥远的损伤同样不少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作者:桔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厥阴头痛

    厥阴头痛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以头顶痛为主,项痛、干呕、吐涎沫、四肢厥冷等症状.笔者采用循经远道取穴,以太冲穴为主,刺入捻进之平补平泻手法,疏泄厥阴经的逆气,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梁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酸梅汤的古典味道

    酸梅汤这种饮品,比起其他媚甜的饮料,高妙之处在于,它的滋味是多元、立体的:初始是酸,再品是甜,细咂摸,又回到了酸,可还裹伴着一缕缕的甜.酸酸甜甜,舒缓悠长,如一曲悠扬慢板,将火烧火燎的心情调缓了、放稳了,让人能够平静地面对这个热情如火的夏天.

    作者:苦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踝关节扭伤的神速疗法

    如果你喜欢运动,那便免不了与一些运动伤害“会面”,其中较为常见的便有踝关节扭伤.不管是在足球场或篮球场上驰骋,还是在乡间小路遛弯,“意外”总会不经意地奔向你的脚踝,令你措手不及.这不,我前两天打球又把脚踝扭伤了.在起跳下落的时候踩到了别人脚上,伴随着“嘎嘣”一声,我便只好场边“歇菜”.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有奇效,马上找来针具治之,效如桴鼓.

    作者:半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