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玉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1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治疗7d,负压控制在-60~-80kPa(-450~-600mmHg).结果: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肢体肿胀消退.切开减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无1例发生创面感染.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迅速彻底对骨筋膜室减压,简单、经济、安全高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王鑫;艾尔肯;侯彦杰;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我科收治的32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与手术方法以及麻醉方法和预防做研究探讨.结果:在本组中的32例患者,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余27例患者经早期的诊断与早期的治疗后,均没有发生肺栓塞与脑栓塞以及下肢的坏死等情况.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以及术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的部分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或肥胖,包括高龄或者具有代谢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对骨密度(BMD) 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70例RA患者的跟骨的骨矿含量.结果:70 例RA患者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47%.RA患者中糖皮质激素组与非糖皮质激素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糖皮质激素长时间药组较短时间用药组的骨质疏松发生多(P<0.01).RA患者中慢作用抗风湿药组与非慢作用抗风湿药组间引起骨质疏松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改善症状的同时,应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尽快减少激素用量.
作者:于国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本院的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中西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的62个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实验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治疗Hp感染的疗效.结果: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病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全部治愈的有25例,治愈率为80.65%,治疗有效的为5例,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全部治愈的有18例,治愈率为58.06%,治疗有效的为10例,总有效率为90.32%.二者治愈率有显著差异,Hp感染根治率前者为93.55%,后者为77 42%,二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结合的联合疗法在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和Hp感染的根除方面比单纯的三联疗法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
作者:尹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应用于宫颈妊娠的一种新的介入放射治疗方法.通过对15例宫颈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重点做好对穿刺部位、下腹疼痛、阴道流血、β-HCG监测、下肢血循环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实施健康宣教中向患者说明本治疗的特点.
作者:江淑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对长期接受康复护理和坚持康复训练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IPROS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护理能够保障精神病人的人身权力,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启发他们的关心和兴趣,稳定病情,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终达到康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更加需要良好的技能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和按时服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回归社会.
作者:宋群芳;柯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12例)、CT增强扫描(12例)、MRI成像(3例)、DSA(4例)诊断该病.结果:12例CT与彩超的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CT与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腹主动脉瘤中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所谓电子处方,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现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处方.电子处方系统按流程包括挂号、就诊、收费、配药四部分.病人到医院初诊挂号时就会在系统中登记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资料,获得IC卡,医生问诊后直接在电脑上开电子处方.病人就诊完毕即可持IC卡缴费取药.该系统在我院运行2年,极大地提高了我院门诊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处方的质量,深受病人的好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就电子处方系统运行2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行了浅谈.
作者:曹青梅;刘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盆腔淤血综合征以慢性下腹、腰骶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淤血是其病理基础.推拿治疗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法、选择合适的部位和穴位可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微调解剖位置、调补脾肾,终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活血止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耀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腿麻、行动不便等症状.治疗不当或者不及时,还易引起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等严重后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因此,它对人的危害是很严重的.目前,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有三类治疗方法,分别是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渐增多,由于非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外科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性大,且手术往往给患者带来心理恐惧和生理病痛,大多患者常常不愿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成为近年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乔小丽;张亚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9例,行骶髂关节MR检查;同时综述了近年来As的早期SIJ炎的病理、MRI特征,序列应用和评分系统.结果:骶髂关节(SIJ)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的特征性改变.99%的AS病人初表现为骶髂关节病变.核磁共振(MRI)能可靠的显示骶髂关节慢性(骨侵蚀、硬化、骨桥)和急性期(滑膜炎、骨炎、关节囊炎)炎性病变,并能分别对急慢性病变量化分级.结论:MRI能够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病理改变,并且MRI表现在评价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秦海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Brunnstrom康复训练的临床方法,探讨Brunnstrom康复训练对偏瘫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Brunnstrom康复训练治疗偏瘫的经验.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Brunnstrom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训练前及训练后4周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Brunnstrom康复训练对偏瘫进行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尽快恢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朱菊清;颜蔓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外应用静脉营养支持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于临床,至目前已普及到区(县)一级医院,而且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尤其对严重创伤,重度感染,大手术后,胃肠道瘘,短肠综合症,大面积烧伤等提供了病人必需而全面的营养物质,在调节机体免疫,促进创伤愈合,维持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这也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对危重病人治疗中一个新的突破.
作者:孙小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3942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孕产妇提供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选择佳的教育方法途径,以满足孕产妇的健康知识需要.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为孕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和产科护理质量,预防产科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王宝娥;白亚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镇脑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统一服用镇脑宁胶囊,1日3次,每次4粒,15天为1疗程.结果:100例患者,痊愈64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4%.结论:镇脑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程付印;武德嵩;齐冬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于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其静脉穿刺相对于成人静脉穿刺有着其固有的困难因素.大隐静脉是婴幼儿条件相对较好的静脉之一,在婴幼儿静脉输液时此静脉常常是首选静脉.而由于大隐静脉的特殊解剖位置,在穿刺成功后需要在针柄下垫一棉球妥善固定才能保证输液通畅.笔者尝试了针柄翻转180°的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秋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家庭护理从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发展道路,体现了各个方面的优势,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真正提高了生活质量,社会得到和谐发展.
作者:柳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风险进行探究,然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的对策,供呼吸内控护理工作人员参考.方法:首先分析了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根据存在的风险提出若干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对这些护理策略的实施,使得我院呼吸内科护患关系更加地和谐,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程度地好转.结论:加强对呼吸内控护理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能够有效地控制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洪克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网络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现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黎桂榕;李洁妍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