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淑意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选用情况、术前预防用药方法、术后用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64例,占53.3%,不合理选用药物以氨曲南、头孢米诺、头孢派酮舒巴坦为主.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41例,占34.2%,表现为手术结束时给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109例,占89%,长达10天.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混乱、高档,术前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医院应加大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卫生部文件的落实执行,确保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苏碧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干出血是一种病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约占脑出血的1%左右.一般认为,脑干出血5.0 ml以内的病人有生存的可能,>5.0 ml死亡率在50%以上,>10 ml死亡率近100%.脑干出血会引起意识、呼吸、循环等功能障碍,病情常进行性恶化,死亡率高.发病后昏迷深,延髓性麻痹,病程长,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因此,脑干出血抢救成功与否,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我科对一例脑干出血患者,以预防并发症为主,加强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许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四肢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多发生在前臂掌侧和小腿.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15例,经过精心治疗、良好的监护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秋仙;黄江英;高兰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非法行医现象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2005年以来,国家对非法行医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但非法行医行业一直是暴利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有不法行医人员一直从事非法行医工作.笔者以一起非法行医案件处理后引发的思考为例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提出如下个人见解.
作者:丛树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黄与大黄联合芒硝外敷对重症胰腺炎早期导泻效果.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大黄水+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照组则给予口服大黄水+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通便情况,以确定大黄联合芒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导泻中的作用.导泻疗效判断方法:观察病人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通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明显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水鼻饲联合芒硝外敷对于重症胰腺炎早期导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大黄水口服.
作者:徐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的优化组合治疗方案.方法:将428例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针刺+推拿+牵引):B组(针刺+推拿):C组(针刺+牵引):D组(牵引+推拿),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A、B、C、D组的效优良率分别为83.3%、63.3%、65.4%和46.7%;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89.3%、7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其他三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推拿、牵引、针刺组合疗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王诗忠;何峰;陈少清;郑其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9例,行骶髂关节MR检查;同时综述了近年来As的早期SIJ炎的病理、MRI特征,序列应用和评分系统.结果:骶髂关节(SIJ)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的特征性改变.99%的AS病人初表现为骶髂关节病变.核磁共振(MRI)能可靠的显示骶髂关节慢性(骨侵蚀、硬化、骨桥)和急性期(滑膜炎、骨炎、关节囊炎)炎性病变,并能分别对急慢性病变量化分级.结论:MRI能够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病理改变,并且MRI表现在评价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秦海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决定了其易于发生感染,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部的外科特点,之后阐述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后对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胡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对长期接受康复护理和坚持康复训练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IPROS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护理能够保障精神病人的人身权力,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启发他们的关心和兴趣,稳定病情,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终达到康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更加需要良好的技能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和按时服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回归社会.
作者:宋群芳;柯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于人口老龄化、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增多及人们对康复治疗进一步认识和需求增加,凭三级和二级医院康复科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康复的需求,社区医院以其经济、有效、方便的特点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大力推广社区康复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多种Bobath疗法、B runnstroom疗法、Rood疗法、PNF、作业疗法、心理疗法、传统治疗等技术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使脑卒中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对于改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降低康复费用减少家庭负担并取得较大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门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近2年发生的10例门急诊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对门急诊护理纠纷采取防范措施后,病人对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只有提高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具有过硬的急救本领,强化法律意识,就能杜绝门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永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试点病区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责任护士对其负责的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魏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器械在灭菌前的彻底清洗是合格灭菌的前提,加强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提高清洗质量是保证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林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不孕症对于育龄妇女来说是一种心理创伤,是其生活中经历的有压力的事件之一,导致其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不孕症妇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情绪中,处事偏激、入际关系敏感,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本文谈论了对不孕症妇女心理有针对性实施干预、普及生殖科学知识、化解患者与家人的矛盾、营造宽容环境等方面减轻不孕症妇女的心理压力.
作者:陈秀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35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5例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35例患者中,32例痊愈出院,有效率91.4%.结论:对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气道湿化,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孙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ICU患者中的应用,ICU患者病情变化快,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用药多且复杂,同时常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锁骨下静脉具有管腔粗大、血流速度快、位置固定等优点,在抢救病人时能快速补液,对血管刺激小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临床输液,提高抢救成功率.危重患者往往循环较差,穿刺难度大,反复穿刺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延误抢救时机,锁骨下静脉置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朱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穿刺是社区临床治疗常用的护理技术,但社区门诊老年病人经常会用一些因素而导致改穿刺失败,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经验提出了解的方法.
作者:葛亚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冠心病的介入检查及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小的特点,但此种检查治疗需要进行穿刺,术后需平卧位并患侧下肢制24 h,这就使患者易出现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等情况,如果患者不能按要求卧床休息及患侧下肢制动则易出现伤口部位出血、皮下气肿、甚至引起患者发生休克等并发症.为了探讨冠心病介入检查治疗术后既防止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又减少患者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等不适,我们对此作了研究.
作者:卜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基础教学和临床工作之间的重要衔接,是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及技能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我中心注射室根据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在临床带教中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及问题指导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及好评,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琪;黄筠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治疗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邢浩;陶可胜;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