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管理的体会

林露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控制
摘要:器械在灭菌前的彻底清洗是合格灭菌的前提,加强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提高清洗质量是保证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老年患者家庭用药合理性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家庭用药出现的问题,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老年患者家庭用药趋于合理.方法:随机选择60岁以上门诊老年患者120名,了解他们家庭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多数老年患者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用药种类较多,有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老年患者用药过多、滥用等不合理现象较多,医师和药师要对老年患者多进行合理用药宣传.

    作者:陈玉玲;秦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按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做到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谨的术后护理,不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危害巨大.脑卒中后,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对于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降低患者的病痛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脑血管意外康复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尹娣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案确立问题,检索相关证据,评价证据的可操作性,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应用、实践.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98.22%其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ADL.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一种过程,发生在各行各业.而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沟通的主要内容是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等方面的内容.护理是一门具人性、极富人情的专业,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社会性、人文性的结合与统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大大增加,护理模式也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除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知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就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陈燕;查桂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42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对242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42例手足口病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若早期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抗病毒治疗,可缓解疾病进展,减少重症病例发生,加速疾病好转.

    作者:陈兵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试点病区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责任护士对其负责的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魏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放松弹拔法治疗背、腰痛148例疗效观察

    背痛、腰痛是康复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为肌肉痉挛、紧张,起病急骤,疼痛剧烈.如何即时有效的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临床医生较为重视的问题.笔者自创了一套放松推拿法治疗肌肉痉挛引起的背痛、腰痛计148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童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在儿内科病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在儿内科病房中的推进及其意义.方法: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由责任组长每天根据本组患儿病情及护理组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决定组员包干的病员数,一般每位护士包干6~9人次,责任组长统一监管,督促护理质量.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以来,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样既能不断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又能提高责任护士的管理带教能力.结论:在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中,以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工作,能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理念,不断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毛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改良鼻饲法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鼻饲采用传统方法(对照组)和改良鼻饲方法(实验组)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呛咳、食物反流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增加胃管置入深度和鼻饲时抬高床头并保持此体位30-60分钟的护理方法,可明显减少脑卒中患者呛咳、食物反流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鳞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具有季节性,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多发于3岁以下幼儿,腹泻之前常有1-2天发热、咳嗽、流涕[1]主要症状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粘液病,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全世界每年儿童死亡病例高达300-400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占第二位,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10月共收治秋季腹泻患儿66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年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精神科患者的危险行为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精神科多种危险行为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早发现、早预防,降低危险行为.结果: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精神科危险行为发生降低.结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降低精神科的危险行为.

    作者:段洪兰;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免疫调理改善脓毒症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简述

    国外应用静脉营养支持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于临床,至目前已普及到区(县)一级医院,而且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尤其对严重创伤,重度感染,大手术后,胃肠道瘘,短肠综合症,大面积烧伤等提供了病人必需而全面的营养物质,在调节机体免疫,促进创伤愈合,维持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这也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对危重病人治疗中一个新的突破.

    作者:孙小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 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黄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27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33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233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7例合并高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下丘脑损害、大剂量脱水剂、补液不足及血糖升高患者易并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患者病死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易并发高钠血症,病因可能与丘脑出血及脑出血早期大剂量脱水剂应用等因素有关,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预后差.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万和德;文见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我国主要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14周以内的孕妇.以前人工流产手术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许多患者觉得疼痛难忍,甚至有疼痛性休克,给部分患者造成心理创伤,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我院开展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人流术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从2003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施行无痛人流术1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格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ALB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讨论:前列地尔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过对控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有显著疗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积极的治疗与控制作用.

    作者:向日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治以美沙拉嗪肠溶片,4次/d,0.5g /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g/次,4次/d.2组均以2 0 d为 1 个疗程.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着.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施怡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48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分析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氧化酶法分别检测2011年6月至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HbA1c和FBG水平间呈正相关;具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例HbA1c水平升高明显.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联合测定将有利于指导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并预防其并发症.

    作者:杨汉才;李关华;梁潮声;陈平熹;黎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