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刚
不孕症对于育龄妇女来说是一种心理创伤,是其生活中经历的有压力的事件之一,导致其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不孕症妇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情绪中,处事偏激、入际关系敏感,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本文谈论了对不孕症妇女心理有针对性实施干预、普及生殖科学知识、化解患者与家人的矛盾、营造宽容环境等方面减轻不孕症妇女的心理压力.
作者:陈秀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妇产科腹部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2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首先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在加用引流治疗.结果:两组3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两组愈合率与切口感染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6.5天和25.5天.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痊愈时间分别为10.2天和13.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糖尿病导致的外直肌麻痹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肌注维生素B1针和维生素B12针.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36例(72.00%)、14例(28.00%)、0例(0%),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42.00%、20例(40.00%)、9例(18.00%),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具有效果好、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李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视力低予同龄正常水平.近视是世界上常见的危害视力健康的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近视病因及如何防治近视.
作者:金亚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同行者普遍认可.药师在药学监护工作中,要牢记医药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临床药学监护的道德意义.
作者:孙爱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皮疹、焦痂及溃疡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江平;方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门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近2年发生的10例门急诊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对门急诊护理纠纷采取防范措施后,病人对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只有提高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具有过硬的急救本领,强化法律意识,就能杜绝门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永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开展临床药学提供了工作平台,增强了药师的作用,促进了合理用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使药师的职能从单纯的药品调配转向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配置中心按照无菌技术配制药物,使药品安全有了有力的保证,提高了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减少了医药资源的浪费.
作者:孙微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88例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行雾化吸入治疗,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8例全麻患者实行雾化吸入.结果:88例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呼吸道并发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佳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儿114例,随机将114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与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与家长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儿与家长的满意程度,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孔连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氧化酶法分别检测2011年6月至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HbA1c和FBG水平间呈正相关;具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例HbA1c水平升高明显.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联合测定将有利于指导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并预防其并发症.
作者:杨汉才;李关华;梁潮声;陈平熹;黎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按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做到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谨的术后护理,不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老年病房患者的安全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查阅相关理论资料并结合自身护理经验对老年病房患者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论: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无疑是其重中之重,通过分老年病房患者安全护理隐患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行了浅谈.
作者:曹青梅;刘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7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37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白平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支原体肺炎(PMP)的临床分析来提高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4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喘息症状、双侧肺听诊喘鸣音,少许伴有中细湿性啰音,肺部X线表现有阴影.结论:婴儿支原体肺炎(PMP)多呼吸改变、肺外症状,且主要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受损.为此患儿除使用常规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外,还可联合使用利福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详细叙述了骨折早、中、晚三期的中医药治疗.从内、外两途,全面地论述了骨折的内服、外用药物的用药规律,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并重视分部用药及引经药的运用.文中尤其是叙述了按症状、证候用药经验,可资临床借鉴.
作者: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7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为预防该病提供思路.方法:对收治于我院的7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因、诊断、处理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病因有并发妊高症、胎膜早破和脐带绕颈等.经过治疗,本组产妇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围产期死亡14例,顺利出院62例.结论:对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因进行早期诊断并尽早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降低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
作者:胡延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临床护理工作,寻找护理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总结避免发生此安全问题的护理方法.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发生护患纠纷9例,护理差错3例,其主要原因为:护士对医院制度不够重视、操作不熟练、中医知识了解较少、护患沟通差及患者自身对中医的误解等.临床应对措施应从护士基本素质入手,强调护理安全知识,加强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工作中注意弘扬祖国医学.结论:在中医护理中,可能会存在有各种护理问题,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常治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家庭护理从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发展道路,体现了各个方面的优势,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真正提高了生活质量,社会得到和谐发展.
作者:柳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