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王李理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 眼肌麻痹,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糖尿病导致的外直肌麻痹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肌注维生素B1针和维生素B12针.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36例(72.00%)、14例(28.00%)、0例(0%),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42.00%、20例(40.00%)、9例(18.00%),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具有效果好、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 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黄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3942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孕产妇提供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选择佳的教育方法途径,以满足孕产妇的健康知识需要.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为孕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和产科护理质量,预防产科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王宝娥;白亚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154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采用国产善愈腹膜前补片进行腹膜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1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的方法、关键步骤以及并发症.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43分钟,急性尿潴留5例,阴囊肿胀4例,无感染切口、浆液肿、阴囊血肿及积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 天,随访2~79个月,复发1例,无排斥反应、长期慢性疼痛与明显异物感.结论:腹膜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并且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曹双军;李晋;赵振生;王红绿;石庆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孕期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收集520例孕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中采用母乳喂养率为85.8%,对照组中母乳喂养率为59.2%,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方法:本文从健康观念、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康复促进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健康教育值得推广,具有积极有效的康复促进作用.

    作者:曹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脾部分切除治疗Ⅲ、Ⅳ级脾破裂的术后护理

    脾脏组织柔软脆弱且血供丰富,外伤后易损伤破裂,脾外伤约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30~67%,居首位.自King和Shumker报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R)之后,近年又发现脾切除术可以造成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故目前在对待脾脏破裂的治疗,更倾向于保脾手术,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部分切除实行保脾,成功的手术加上术后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术后护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心注射室护理带教体会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基础教学和临床工作之间的重要衔接,是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及技能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我中心注射室根据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在临床带教中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及问题指导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及好评,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琪;黄筠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跪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跪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外还配合跪位训练.治疗6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训练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廖长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这些病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因此对患者及时而有效地救治同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熟练而准确的操作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我近年收集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蓉芬;李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10月社区内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烟酒、血压监测、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ICU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ICU患者中的应用,ICU患者病情变化快,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用药多且复杂,同时常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锁骨下静脉具有管腔粗大、血流速度快、位置固定等优点,在抢救病人时能快速补液,对血管刺激小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临床输液,提高抢救成功率.危重患者往往循环较差,穿刺难度大,反复穿刺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延误抢救时机,锁骨下静脉置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朱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术中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监测可反映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是目前脊柱外科手术中脊髓与神经根功能监护的主要方法[1].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脊髓的损伤,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使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6.9%降至0~0.7%[2].本组资料回顾性分析5年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颈胸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政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一组单纯采用微波治疗10天,另一组采用纳米银凝胶配合微波治疗10天,均每日一次.结果:A、B两组中轻度盆腔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有效率95.1%,配合微波有效率100%,痊愈率A组为81.5%,B组两者合用痊愈率100%.中重度盆腔炎A组经过10天治疗,痊愈率96%.经纳米银凝胶及微波配合治疗均一疗程治愈,治愈率100%.

    作者:王冉;王海红;兴燕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重点科室工作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话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专业知识的合格率及所护理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专业知识的合格率及所护理的患者的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专业护理能力,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俊;潘康平;李务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误治1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该病的诊治原则,提高对该病病因的理解以及诊断治疗水平,避免再次发生误诊误治现象.方法:对全部14例误诊误治病人的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病情实施对症的手术治疗,其中4例病人实施颈前路手术,10例病人实施颈后路手术.结果:本组全部14例均被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经手术治疗后,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及2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术后症状出现加重;2例肩周炎、2例神经官能症、2例锁骨上肿瘤、1例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1例帕金森氏综合征病人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例短颈畸形者术后截瘫.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而言,全面细致的检查是诊断该病为首要的且不可或缺的程序,是避免发生误诊误治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赵焕芬;张潇匀;张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场所,是患病人群就医的场所,也是患者接受各种无创伤或有创伤的检查和治疗的场所.因不同的疾患而走进医院就诊的患者,均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出现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反应也是完全不同的.耳鼻喉科病种类型多、急症多,患者在门诊就诊时易着急、情绪激动,易发生医患、护患、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矛盾.所以,了解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做好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着重探讨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护理对策.

    作者:邵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70例患儿,经干扰素治疗,痊愈21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为75.71%;治疗组70例患儿,经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痊愈45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经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樊国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其临床症状,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治疗.结果:痊愈43例,有效14例,痊愈率为74.1%,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康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方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硫辛酸300m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连续2周,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明确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作者:孙润锋;李志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病房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病房患者的安全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查阅相关理论资料并结合自身护理经验对老年病房患者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论: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无疑是其重中之重,通过分老年病房患者安全护理隐患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