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玲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7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寻找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脑卒中以及年龄因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以防其发展至脑梗死
作者:刘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MEDPOR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临床应用,并对比评价其效果.方法:22例(22 眼) 分别行Ⅰ期(18 例) 或Ⅱ期(4 例) MEDPOR义眼座植入术,10例(10 眼) 分别行Ⅰ期(8 例) 或Ⅱ期(2 例)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结果:随访4~24 月,22例MEDPOE义眼座植入者均获良好效果,无明显义眼座暴露或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发生,9例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者获良好效果,1例义眼座暴露,经结膜修补后效果良好.结论:MEDPOR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均为理想的眶内植入物.
作者:郑晖;赵晓静;杨秀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多药耐药肺结核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疾控对本区某医院的流行病调查的肺结核病人痰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41例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0.08%,环丙沙星为35.90%,头孢曲松为68.63%,头孢唑林为85.37%,呋喃妥因为87.70%,庆大霉素为41.46%,亚胺培南为10.00%,左氧氟沙星为28.21%,头孢噻肟为57.89%,妥布霉素为29.27%.结论:酶抑制剂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应用于治疗多药耐药肺结核病人,否则,很容易形成诱导剂,进而出现交叉感染与质粒传播等症状.
作者: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给予早期康复加针灸治疗,对照组51例在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及FIM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早期给予康复加针灸治疗能够较好的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了残障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Brunnstrom康复训练的临床方法,探讨Brunnstrom康复训练对偏瘫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Brunnstrom康复训练治疗偏瘫的经验.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Brunnstrom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训练前及训练后4周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Brunnstrom康复训练对偏瘫进行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尽快恢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朱菊清;颜蔓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快速有效地抢救特重度烧伤病人.方法:现场评估伤情及相关的抢救措施.结果:20人己痊愈出院,1例100%烧伤病人死亡.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为抢救特重度烧伤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易继贞;罗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于人口老龄化、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增多及人们对康复治疗进一步认识和需求增加,凭三级和二级医院康复科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康复的需求,社区医院以其经济、有效、方便的特点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大力推广社区康复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多种Bobath疗法、B runnstroom疗法、Rood疗法、PNF、作业疗法、心理疗法、传统治疗等技术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使脑卒中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对于改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降低康复费用减少家庭负担并取得较大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目前主要使用钢丝或可吸收螺钉对其进行手术复位后固定.我院自2004年至2010年间,应用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髁间隆突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清;耿金钟;郭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输尿管壁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输尿管壁段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经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KUB+IVU)对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率.结果:B超对输尿管壁段结石的诊断率为85.0%,KUB+IVU的诊断率为92.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于结石直径>1.0cm者,两者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都是检测输尿管壁段结石的良好方法,但B超具有经济方便的特点,可用于普查或初筛.
作者:李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收集520例孕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中采用母乳喂养率为85.8%,对照组中母乳喂养率为59.2%,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决定了其易于发生感染,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部的外科特点,之后阐述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后对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胡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风险进行探究,然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的对策,供呼吸内控护理工作人员参考.方法:首先分析了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根据存在的风险提出若干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对这些护理策略的实施,使得我院呼吸内科护患关系更加地和谐,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程度地好转.结论:加强对呼吸内控护理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能够有效地控制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洪克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监测可反映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是目前脊柱外科手术中脊髓与神经根功能监护的主要方法[1].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脊髓的损伤,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使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6.9%降至0~0.7%[2].本组资料回顾性分析5年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颈胸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政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另外要加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戴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初步评估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一2011年6月期间行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3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大的60岁,小的20岁.结石性胆囊炎24例,胆囊息肉6例.结果:30例行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者,平均手术时间40 rain,平均术后第3天出院.本组3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快、痛苦轻、瘢痕小等优点.
作者:朱绪辉;杨军;任勇;喻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有资料显示,近年来中青年患者日渐增多.且脑出血中后期约80%患者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还有一部分人中度致残,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本文认为,正确及时地抢救和护理脑出血病人,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采取严密的监测与护理措施,对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腊云;童成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在有些医院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有过治、滥治的趋势,亟待统一认识、规范管理、明确治疗原则.本文将围绕子宫肌瘤该不该治疗,该不该手术,该不该切除子宫进行探讨,重点介绍手术、药物、介入及物理消融术等各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
作者: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感冒(common cold)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抗感冒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为非处方药,又是复方制剂,且种类繁多,常用药物手册,如<新编药物学>均未把它单独列项,其各种成份的功效散见于各章节.而临床医师常在用药中出现明显错误.笔者参阅文献,结合临床,现浅谈几句.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09~2009-08在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的7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患者中治愈75例,治愈率为94.94%;其中1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92%.经积极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治愈或好转.所有患者均获得6~12月的随访,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疗效确切、可靠,应提高临床操作技术水平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朱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氧化酶法分别检测2011年6月至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HbA1c和FBG水平间呈正相关;具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例HbA1c水平升高明显.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联合测定将有利于指导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并预防其并发症.
作者:杨汉才;李关华;梁潮声;陈平熹;黎艺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