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脐切口行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我科11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术后膀胱尿道吻合口漏,5例尿失禁,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尿失禁观察6个月恢复完全控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严密的手术切口观察,有效的尿管牵引及严格的控尿训练,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关健仪;陈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9 年 2 月-2011 年 7 月来我科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患者 120 例,其中男性患者 48 例,女性患者 72 例,平均年龄 68 岁,病程 8-72d,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将 120 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中药内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针刺 1 次/ d.中药由专人水煎服每日 1 剂,15 日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30.0%),有效(40 0%),无效(30.0%),总有效率 79.0%;观察组患者显效(41.7%),有效(53.3%),无效(5.0%),总有效率 95%.结论:采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满意,副作用少.
作者:杨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治疗.方法:采用对比研究与总结回顾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04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评价再治疗疗效.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包括肿瘤部位、Dukes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复发的处理包括,再手术34例,改行Miles术15例,局部复发癌灶根治性切除17例,结肠造瘘术25例,会阴部转移癌局部切除13例,同时配合一定的放化疗和综合治疗.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5.77 %(58/104)、41.35 %(43/104)、32.70 %(34/104).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因素对于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清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另外要加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戴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时明确诊断,判断室速的原因、诱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及时处理.
作者:罗寿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132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患者康复效果理想.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综合护理、预见性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恐惧感,提高治疗有效率、治愈率.
作者:卢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给予早期康复加针灸治疗,对照组51例在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及FIM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早期给予康复加针灸治疗能够较好的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了残障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Brunnstrom康复训练的临床方法,探讨Brunnstrom康复训练对偏瘫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Brunnstrom康复训练治疗偏瘫的经验.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Brunnstrom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训练前及训练后4周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Brunnstrom康复训练对偏瘫进行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尽快恢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朱菊清;颜蔓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柴胡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品种混乱药物之一,同时也是功效有争议的药物之一.考察调研我国22个省市,流通的商品柴胡竟达12种之多,依次为北柴胡、狭叶柴胡、膜缘柴胡、锥叶柴胡、小叶黑柴胡、黑柴胡、雾灵柴胡、银州柴胡、秦岭柴胡、兴安柴胡等.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本草>中,入药柴胡品种已增至21个.现各地应用柴胡有用其根的,有单用其茎叶的,有用其全草的,可谓品种繁多,应用混乱.本文所述,是关于市场柴胡应用品种调研的一些浅析.由于水平有限,体会不深,不当之处,评批评教正.
作者:邹旭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查房时药师参于纠正医师不合理用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发生的医师不合理用药40例,就药师参于临床查放并提出用药方案指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抗菌药物滥用、药物配伍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联合用药的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纠正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由临床药师参于查房制度,并派专业资探药师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及时纠正,使不良反应率降低同时提高了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一种过程,发生在各行各业.而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沟通的主要内容是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等方面的内容.护理是一门具人性、极富人情的专业,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社会性、人文性的结合与统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大大增加,护理模式也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除掌握必备的医学护理知识外,还要自觉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就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陈燕;查桂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按制定的护理程序进行,做到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谨的术后护理,不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针对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统计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人性化临床护理.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并且能够通过给予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全面护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美琴;张雪芳;林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对242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42例手足口病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若早期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抗病毒治疗,可缓解疾病进展,减少重症病例发生,加速疾病好转.
作者:陈兵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盆腔淤血综合征以慢性下腹、腰骶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淤血是其病理基础.推拿治疗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法、选择合适的部位和穴位可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微调解剖位置、调补脾肾,终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活血止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耀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在儿内科病房中的推进及其意义.方法: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由责任组长每天根据本组患儿病情及护理组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决定组员包干的病员数,一般每位护士包干6~9人次,责任组长统一监管,督促护理质量.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以来,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样既能不断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又能提高责任护士的管理带教能力.结论:在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中,以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工作,能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理念,不断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毛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发泄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象征性地满足其愿望.游戏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其创造性.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肝硬化患者2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当飞利肝宁治疗,6~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肝功能(包括TBIL、ALT、AST、r-GT、ALB、GLB等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以及肝脾B超(MPV、SPV、脾厚)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比症状缓解率除脾脏回缩为62.5%,余者均在80%以上;肝功能六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TBIL、ALT、AST下降及ALB提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有明显MPV、SPV直径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李文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传统方法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然而静脉输液也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为确保临床静脉输液操作安全、规范、有效,正真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必须经过规范培训,认真执行输液安全操作规程,所以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护士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秀美;杨异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