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临床护理工作,寻找护理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总结避免发生此安全问题的护理方法.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发生护患纠纷9例,护理差错3例,其主要原因为:护士对医院制度不够重视、操作不熟练、中医知识了解较少、护患沟通差及患者自身对中医的误解等.临床应对措施应从护士基本素质入手,强调护理安全知识,加强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工作中注意弘扬祖国医学.结论:在中医护理中,可能会存在有各种护理问题,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常治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疏理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36例,治疗组20例,采用口服自拟疏理散结汤治疗;对照组l6例,采用口服乳核内消颗粒.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为50%.结论:治疗组在改善状况、消除肿块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12例)、CT增强扫描(12例)、MRI成像(3例)、DSA(4例)诊断该病.结果:12例CT与彩超的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CT与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腹主动脉瘤中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科室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采用护患沟通量表对护患沟通进行评价.并对比两阶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010年段,我科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效果更好,2009年段比较,p<0.05.2010年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科室管理中,有助于构建和谐科室,促进护士对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护患沟通更加有效.
作者:奚春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5 分、麦冬5分、五味子7粒组成.全方药仅三味,一补一滋一敛,配伍极为严谨,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署热汗多、耗伤气液、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久咳肺虚、气阴两亏、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作者:周赵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肝硬化患者2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当飞利肝宁治疗,6~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肝功能(包括TBIL、ALT、AST、r-GT、ALB、GLB等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以及肝脾B超(MPV、SPV、脾厚)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比症状缓解率除脾脏回缩为62.5%,余者均在80%以上;肝功能六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TBIL、ALT、AST下降及ALB提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有明显MPV、SPV直径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李文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输液支持流程如接待流程、注射流程、健康教育流程、投诉和纠纷处理流程等4个方面引入细节管理的方法,记录每一细节并给予评价.结果:值班护士对病人分布的知晓率、挂置输液卡瓶与座位号的符合率、病人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现场解决纠纷的成功比例由56.5%提高到96.22%,投诉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病人满意度调查不断上升(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的作用效果显著,两者相辅相承,具有协同作用,值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易继贞;罗慧;许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的优化组合治疗方案.方法:将428例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针刺+推拿+牵引):B组(针刺+推拿):C组(针刺+牵引):D组(牵引+推拿),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A、B、C、D组的效优良率分别为83.3%、63.3%、65.4%和46.7%;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89.3%、7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其他三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推拿、牵引、针刺组合疗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王诗忠;何峰;陈少清;郑其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7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37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白平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通过收集我院近六年来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分析器治疗措施的可行性与缺点.结果:糖尿病肾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规范治疗方案,其HBAlc、TG有明显好转.对于患者身体虚弱、腰痛乏力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在临床中应注意筛查,积极的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分析卵巢癌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制定心理护理对策,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佳的心理状态.
作者:丁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抗炎、膀胱药物灌注、经尿道电灼术等治疗.结果:18例随访7-68个月,平均35个月,治愈6例,好转7例,未愈3例,加重2例.结论:在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前提下,经尿道电灼、膀胱药物灌注及抗炎治疗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应密切随访.
作者:向田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务,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包括感觉、运动拓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往往导致严重残疾.SCI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害,细胞原发性死亡在损伤当时即已发生,在原发性损伤发生后数分钟内,续贯生化瀑布反应激发,包括水肿、局部缺血、缺氧、脂质过氧化作用、钙离子超载等,导致可持续数天致数周的继发性细胞死亡,存活神经元和神经角质细胞死亡.
作者:刘莲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视力低予同龄正常水平.近视是世界上常见的危害视力健康的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近视病因及如何防治近视.
作者:金亚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妇科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更为显著.过去,此病的病死率为100%,采用化疗后,绒毛膜上皮癌患者可以得到治愈;恶性葡萄胎患者几乎已无死亡;卵巢癌患者也可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化疗有较大的副作用,主要的是它既对癌细胞有杀害作用,又对正常细胞有毒性作用.因此,在化疗前后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给与患者妥善的护理.
作者:杨异玲;江彩虹;李秀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治疗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邢浩;陶可胜;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案确立问题,检索相关证据,评价证据的可操作性,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应用、实践.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98.22%其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ADL.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跪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外还配合跪位训练.治疗6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训练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廖长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