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鳞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具有季节性,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多发于3岁以下幼儿,腹泻之前常有1-2天发热、咳嗽、流涕[1]主要症状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粘液病,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全世界每年儿童死亡病例高达300-400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占第二位,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10月共收治秋季腹泻患儿66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年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该术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5.4±12.1)min;住院时间为(5.2±1.3)d;除2例患者外,术后均未使用镇痛剂;术后发生阴囊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异物感2例,尿潴留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3%;随访1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符合人体生理解剖,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显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 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黄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行了浅谈.
作者:曹青梅;刘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为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每日1次,治疗14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17.58;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547.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塞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好.
作者:张仁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策;方法:观察108例接受CPAP压力滴定OSAHS患者CPAP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结果:CPAP治疗的依从性50.92%(55例),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仪器的类型、对CPAP治疗的意义及应用的了解有关;结论:OSAHS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CAPA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正确的压力滴定,减少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适应程度,提高CPAP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植少娟;刘艳娟;高志娟;李媚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专用冷光源内照明显露系统和相关特殊手术器械,实施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69例.结果:69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术野直观、创伤轻、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手术费用低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较好术式.
作者:陈忠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共47例患者,显效21例(44.68%)、有效24例(51.06%)、无效2例(4.26%),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相比单用硫酸镁具有显效率高、总有效率提升较为显著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欧兰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梗塞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或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有效地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大限度地恢复患病肢体的功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坚持饮食调节、坚持肢体功能等康复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是能够达到有效改善症状并不再复发的康复治疗目的.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穿刺是社区临床治疗常用的护理技术,但社区门诊老年病人经常会用一些因素而导致改穿刺失败,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经验提出了解的方法.
作者:葛亚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皮疹、焦痂及溃疡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江平;方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详细叙述了骨折早、中、晚三期的中医药治疗.从内、外两途,全面地论述了骨折的内服、外用药物的用药规律,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并重视分部用药及引经药的运用.文中尤其是叙述了按症状、证候用药经验,可资临床借鉴.
作者: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选用情况、术前预防用药方法、术后用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64例,占53.3%,不合理选用药物以氨曲南、头孢米诺、头孢派酮舒巴坦为主.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41例,占34.2%,表现为手术结束时给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109例,占89%,长达10天.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混乱、高档,术前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医院应加大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卫生部文件的落实执行,确保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苏碧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感冒(common cold)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抗感冒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为非处方药,又是复方制剂,且种类繁多,常用药物手册,如<新编药物学>均未把它单独列项,其各种成份的功效散见于各章节.而临床医师常在用药中出现明显错误.笔者参阅文献,结合临床,现浅谈几句.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 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 <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较严重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致命的.发生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危及组织生存的病理生理变化,如果不及时护理治疗,可能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发伤的临床特点,进而分析了诊断中易发生的失误,后对护理措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作者:秦培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盆腔淤血综合征以慢性下腹、腰骶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淤血是其病理基础.推拿治疗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法、选择合适的部位和穴位可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微调解剖位置、调补脾肾,终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活血止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耀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学史是医学类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首选课程,我校从2009年起,在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新开设了<康复医学史>课程.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其起源、形成、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故本门课程内容体系分为两大部分:中外医学史和康复医学史.
作者:陈宇;任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镇脑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统一服用镇脑宁胶囊,1日3次,每次4粒,15天为1疗程.结果:100例患者,痊愈64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4%.结论:镇脑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程付印;武德嵩;齐冬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脾脏组织柔软脆弱且血供丰富,外伤后易损伤破裂,脾外伤约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30~67%,居首位.自King和Shumker报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R)之后,近年又发现脾切除术可以造成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故目前在对待脾脏破裂的治疗,更倾向于保脾手术,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部分切除实行保脾,成功的手术加上术后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术后护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