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状况的影响评价

陈万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水平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控制饮食、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检测在内的健康教育.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后遵医程度提高,其血糖水平和并发症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地位至关重要.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按摩配合场效应治疗田径运动员梨状肌综合征

    目的:探讨按摩配合场效应对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72例患有梨状肌综合征田径运动员中随机选择24例作为实验组,运用按摩手法配合场效应对梨状肌进行治疗.对照组分两组各24例分别采用单纯按摩手法和单纯场效应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中治愈20例,显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按摩组的有效率为75%,场效应组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跟按摩组、场效应组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摩配合场效应对治疗田径运动员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要比单纯按摩或场效应的疗效要好.

    作者:邱燕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在儿内科病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在儿内科病房中的推进及其意义.方法: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由责任组长每天根据本组患儿病情及护理组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决定组员包干的病员数,一般每位护士包干6~9人次,责任组长统一监管,督促护理质量.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包干制以来,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样既能不断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又能提高责任护士的管理带教能力.结论:在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中,以责任组长小组包干制的形式工作,能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理念,不断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毛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治疗组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尿潴留效果较好.

    作者:查天兰;姚萍;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概述

    医疗责任保险是管理医疗风险、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有力工具,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及建设情况,可以对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稳步推进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崔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产妇以及患者在医院手术后的感染情况,并据此给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到我院妇产科的1210例手术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的患者数据.结果:医院感染共计发生了30例,发生率相为2.5%左右,在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比较常见的有:泌尿道、呼吸道、以及手术切口,其中呼吸道为常见,泌尿道次之.但是不同的手术组发生率还有变化,剖宫产术组高的发生率位于呼吸道处,子宫切除术组高的发生率位于泌尿道处,会阴切开术高的发生率位于手术切口处.结论:患者在医院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只要针对易感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将大大降低.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治疗策略

    目前在有些医院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有过治、滥治的趋势,亟待统一认识、规范管理、明确治疗原则.本文将围绕子宫肌瘤该不该治疗,该不该手术,该不该切除子宫进行探讨,重点介绍手术、药物、介入及物理消融术等各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

    作者: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不全清宫术及护理

    目的:对药物流产不全病人清宫手术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门诊处置、观察42例药物流产不全后清宫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特点.结论:正确有效地进行药物流产不全后清宫手术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心身健康.

    作者:石海燕;史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2例恙虫病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皮疹、焦痂及溃疡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江平;方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拮抗肌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拮抗肌群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主动肌配合推拿与针刺拮抗肌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Brunnstrom分期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两组前后及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针刺主动肌配合推拿与针刺拮抗肌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均有一定疗效,但二者相比,针刺拮抗肌疗效配合更为显著.

    作者:范培武;姚婷;胡青;顾晨晨;张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加强手术室无菌管理工作,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病人预后.无菌技术不严,轻者影响无菌切口的感染率,重则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无菌技术质量必须加强管理.无菌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是有效的无菌质量管理方法,我院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严把手术室质量管理关,明显的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康连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再治疗探讨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治疗.方法:采用对比研究与总结回顾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04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评价再治疗疗效.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包括肿瘤部位、Dukes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复发的处理包括,再手术34例,改行Miles术15例,局部复发癌灶根治性切除17例,结肠造瘘术25例,会阴部转移癌局部切除13例,同时配合一定的放化疗和综合治疗.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5.77 %(58/104)、41.35 %(43/104)、32.70 %(34/104).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因素对于患者的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清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导致伴有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如不有效地对血压进行预防性监测,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心脏专家研究提出,在55岁血压正常的人群中,有90%的可能性发展为高血压.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连续一致,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它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血脂紊乱、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作者:郭艾;李叶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低体温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行妇科腹腔镜术病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为80例.干预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输入加温至37℃的液体,冲洗液为37℃的生理盐水,术中使用温毯保温且温度保持在28℃到30℃之间;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输入常温液体,冲洗液选择常温生理盐水.对两组病人进入手术室即刻、手术1小时、手术后1小时,监测其心率,血压,鼻咽温.结果:对照组患者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干预组患者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妇科腹腔镜术中病人,能有效预防其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庆如;胡莲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妇科患者化疗时的护理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妇科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更为显著.过去,此病的病死率为100%,采用化疗后,绒毛膜上皮癌患者可以得到治愈;恶性葡萄胎患者几乎已无死亡;卵巢癌患者也可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化疗有较大的副作用,主要的是它既对癌细胞有杀害作用,又对正常细胞有毒性作用.因此,在化疗前后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给与患者妥善的护理.

    作者:杨异玲;江彩虹;李秀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早期干预的体会

    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存脑卒中患者大约600万.脑卒中具有高度的致残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导致严重抑郁情绪等情感心理反应.我院ICU、神经内科及康复科自2009年3月起合作,对经由ICU及神经内科治疗稳定,且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过41分的患者,转入康复科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以期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现就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作者:石文玲;付晓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舌针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改善患儿预后.方法:2004-01/2005-10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瘫科住院脑瘫儿童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舌针组)36例,对照组(体针组)23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取心、肾、脾、肝、聚泉、舌柱、中矩、金津、玉液为主;对照组取四神聪、百会、神庭、廉泉、列缺、照海、风池、哑门为主.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经S-S检查法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舌针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较体针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霄;张敏;宋虎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论临床药学监护的道德意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同行者普遍认可.药师在药学监护工作中,要牢记医药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临床药学监护的道德意义.

    作者:孙爱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适应全程的整体糖尿病教育模式,满足门诊病人的需要.方法:实施后组是由随专家出诊的糖尿病教育护士接诊,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仅有专家医师出诊的为实施前组.对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上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门诊患者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实施前组(P<0.05).对就诊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后门诊人数增长为1464人次/年,患者复诊率也较前增加.结论: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依从性,提升糖尿病教育护士角色认同,优化了就诊程序,值得推广.

    作者:何晶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Mckenzie疗法结合齐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结合传统齐刺电针在腰突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结合治疗组、Mckenzie治疗组及齐刺电针组各29例.2疗程后,观察3组治愈率,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结果:结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一、第二疗程后结合治疗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Mckenzie疗法结合齐刺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海新;马朝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08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按摩加口服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手法及中药三联综合疗法治疗,两组治疗随访6各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中医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吴礼茶;范思武;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