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这些病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因此对患者及时而有效地救治同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熟练而准确的操作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我近年收集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蓉芬;李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短波配合红外线治疗.以关节区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压痛、弹响及运动异常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20d)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79.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超短波配合红外线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金来;蔡奇芳;杨明;谭炎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作者:周赵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初步评估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一2011年6月期间行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3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大的60岁,小的20岁.结石性胆囊炎24例,胆囊息肉6例.结果:30例行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者,平均手术时间40 rain,平均术后第3天出院.本组3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微型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快、痛苦轻、瘢痕小等优点.
作者:朱绪辉;杨军;任勇;喻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案确立问题,检索相关证据,评价证据的可操作性,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应用、实践.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98.22%其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ADL.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感冒(common cold)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抗感冒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为非处方药,又是复方制剂,且种类繁多,常用药物手册,如<新编药物学>均未把它单独列项,其各种成份的功效散见于各章节.而临床医师常在用药中出现明显错误.笔者参阅文献,结合临床,现浅谈几句.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复方丹参液冲洗结合抗生素滴眼液、眼膏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护理措施在其治疗中的价值,总结护理干预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复方丹参液冲洗结合抗生素滴眼液、眼膏的方法治疗8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同时采取护理干预包括预防交叉感染,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正确冲洗患眼、滴眼药水、涂眼膏的方法等.疗效判断标准:眼睑水肿及结膜充血和局部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完全消失为治愈,基本消失为基本治愈;好转是指眼睑水肿及结膜充血较前明显减轻,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无效是指主客观症状无改善.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62例,占77.5%;基本治愈10例,占12.5%;好转6例,占7.5%;无效2例,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及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切断了传播途径,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
作者:夏艳萍;杨红云;胡力生;饶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应用于宫颈妊娠的一种新的介入放射治疗方法.通过对15例宫颈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重点做好对穿刺部位、下腹疼痛、阴道流血、β-HCG监测、下肢血循环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实施健康宣教中向患者说明本治疗的特点.
作者:江淑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尿毒症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蛋白质合成明显减少加之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及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尿素氮迅速下降,晶体内吸收过多的水分,可促使晶体混浊和发生白内障.1因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推广,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逐步降低,2改善视力功能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院2003年6月~2010年10月共收治48例﹙57眼﹚血液透析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24月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蓉;陈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因素和术中预防压疮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low's压疮危险评分法158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压疮评分在10-15分38例,15-20分98例,20分以上22例.发现急性压疮主要与压力、手术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结论:做好体位护理和皮肤局部护理对预防颅脑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儿科护理学内容多、范围广、知识体系的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对其缺乏兴趣,这影响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影响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护理临床课教师不断的追求.工作中借鉴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刘宇;杨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治疗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邢浩;陶可胜;刘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烧灼治疗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鼻出血患者使用在鼻内镜下微波烧灼止血.结果:53例鼻出血均治愈.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烧灼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痛苦较小、疗效显著的优点.
作者:赵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生儿惊厥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死亡率较高,是新生儿期急危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出生后第1周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逐渐下降.反复严重的惊厥发作易影响脑发育,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故早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并及时对症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极为重要.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惊厥病例97例,经积极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阐述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并认真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及时处理,认为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作者:周林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重度构音障碍的患儿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易反复,但是如果在掌握了患儿的心理需要,满足了患儿的成就感,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该患儿治疗时间仅仅两个月:吐字清晰、说话易懂、交流自然流畅,随访未见反复,说明此治疗方法适用、好用,值得推广和进一步临床实践研究.
作者:杨文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70例患儿,经干扰素治疗,痊愈21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为75.71%;治疗组70例患儿,经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痊愈45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经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樊国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下腰痛(low back pain)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成年人一生中几乎80%的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临床表现主要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疼痛常可放射到腿部.我科采用关节松动术与中频电疗、核心稳定性训练相结合的综合疗法给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天聪;王家麟;叶一卫;戴杨策;林艳丽;黄斌;张建;程佩锋;周建锡;陈微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对骨密度(BMD) 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70例RA患者的跟骨的骨矿含量.结果:70 例RA患者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47%.RA患者中糖皮质激素组与非糖皮质激素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糖皮质激素长时间药组较短时间用药组的骨质疏松发生多(P<0.01).RA患者中慢作用抗风湿药组与非慢作用抗风湿药组间引起骨质疏松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改善症状的同时,应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尽快减少激素用量.
作者:于国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五藤汤治疗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对78例腰腿痛患者用五藤汤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率50%,总有效率96.15%.结论:五藤汤随证加减为治疗腰腿痛之良方.
作者:廖碧常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