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和水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共47例患者,显效21例(44.68%)、有效24例(51.06%)、无效2例(4.26%),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相比单用硫酸镁具有显效率高、总有效率提升较为显著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欧兰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收集520例孕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中采用母乳喂养率为85.8%,对照组中母乳喂养率为59.2%,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发病机理及治疗效果.本文对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观察对象.
作者:刘百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策;方法:观察108例接受CPAP压力滴定OSAHS患者CPAP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结果:CPAP治疗的依从性50.92%(55例),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仪器的类型、对CPAP治疗的意义及应用的了解有关;结论:OSAHS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CAPA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正确的压力滴定,减少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适应程度,提高CPAP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植少娟;刘艳娟;高志娟;李媚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肝硬化患者2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当飞利肝宁治疗,6~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肝功能(包括TBIL、ALT、AST、r-GT、ALB、GLB等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以及肝脾B超(MPV、SPV、脾厚)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比症状缓解率除脾脏回缩为62.5%,余者均在80%以上;肝功能六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TBIL、ALT、AST下降及ALB提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有明显MPV、SPV直径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李文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35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5例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35例患者中,32例痊愈出院,有效率91.4%.结论:对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气道湿化,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孙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老年髋部疾病逐年递增.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给117位患者进行转子间骨折手术.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术者的习惯、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丽丽;王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应用蒙医药理论,研究探索治疗妇女寒症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包龙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决定了其易于发生感染,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部的外科特点,之后阐述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后对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胡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不孕症对于育龄妇女来说是一种心理创伤,是其生活中经历的有压力的事件之一,导致其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不孕症妇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情绪中,处事偏激、入际关系敏感,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本文谈论了对不孕症妇女心理有针对性实施干预、普及生殖科学知识、化解患者与家人的矛盾、营造宽容环境等方面减轻不孕症妇女的心理压力.
作者:陈秀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选用情况、术前预防用药方法、术后用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64例,占53.3%,不合理选用药物以氨曲南、头孢米诺、头孢派酮舒巴坦为主.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41例,占34.2%,表现为手术结束时给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109例,占89%,长达10天.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混乱、高档,术前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医院应加大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卫生部文件的落实执行,确保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苏碧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该术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5.4±12.1)min;住院时间为(5.2±1.3)d;除2例患者外,术后均未使用镇痛剂;术后发生阴囊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异物感2例,尿潴留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3%;随访1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符合人体生理解剖,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显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疗责任保险是管理医疗风险、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有力工具,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及建设情况,可以对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稳步推进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崔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皮疹、焦痂及溃疡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江平;方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该病的诊治原则,提高对该病病因的理解以及诊断治疗水平,避免再次发生误诊误治现象.方法:对全部14例误诊误治病人的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病情实施对症的手术治疗,其中4例病人实施颈前路手术,10例病人实施颈后路手术.结果:本组全部14例均被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经手术治疗后,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及2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术后症状出现加重;2例肩周炎、2例神经官能症、2例锁骨上肿瘤、1例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1例帕金森氏综合征病人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例短颈畸形者术后截瘫.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而言,全面细致的检查是诊断该病为首要的且不可或缺的程序,是避免发生误诊误治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赵焕芬;张潇匀;张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采用国产善愈腹膜前补片进行腹膜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1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的方法、关键步骤以及并发症.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43分钟,急性尿潴留5例,阴囊肿胀4例,无感染切口、浆液肿、阴囊血肿及积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 天,随访2~79个月,复发1例,无排斥反应、长期慢性疼痛与明显异物感.结论:腹膜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并且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曹双军;李晋;赵振生;王红绿;石庆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在有些医院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有过治、滥治的趋势,亟待统一认识、规范管理、明确治疗原则.本文将围绕子宫肌瘤该不该治疗,该不该手术,该不该切除子宫进行探讨,重点介绍手术、药物、介入及物理消融术等各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
作者: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超声科2008年4月-2010年4月应用阴道超声诊断的宫颈病变280例,采用经手术结果与病理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280例宫颈病变中,宫颈纳囊221例,宫颈息肉42例,宫颈癌9例,其它8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病变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脾脏组织柔软脆弱且血供丰富,外伤后易损伤破裂,脾外伤约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30~67%,居首位.自King和Shumker报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R)之后,近年又发现脾切除术可以造成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故目前在对待脾脏破裂的治疗,更倾向于保脾手术,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脾破裂,既要迅速控制出血又要保留有良好血供和足够的脾组织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总结了22例Ⅲ、Ⅳ级脾损伤部分切除实行保脾,成功的手术加上术后及时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术后护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重度构音障碍的患儿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易反复,但是如果在掌握了患儿的心理需要,满足了患儿的成就感,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该患儿治疗时间仅仅两个月:吐字清晰、说话易懂、交流自然流畅,随访未见反复,说明此治疗方法适用、好用,值得推广和进一步临床实践研究.
作者:杨文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