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优越性.方法:1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根据病灶部位、大小、是否破裂、有无生育要求等决定手术方式.开腹组8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按常规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腹腔镜组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时间早、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留置尿管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濮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的一般状态、病因构成、病情程度和治疗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ALI/ARDS病死率不同.APACHEII评分及氧合指数、低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内外诱因、糖皮质激素与ALI/ARDS的预后引起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ALI/ARDS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陈玉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11年2月发生液化时所进行的防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2年3月-2010年3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4例,经给予切口换药引流,局部高糖外敷等处理均愈合,未发生感染.2010年3月-2011年2月共行108例腹部手术,均进行早期干预局部处理等积极防治后,未发生过切口脂肪液化.结论:采用加强营养,防止咳嗽,改善全身状况,局部加包扎,术中轻柔,细致操作,彻底冲洗伤口,加强术后护理等措施,明显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
作者:陈良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手术室是一个充满高度挑战的工作场所,超负荷的工作量、高度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为手术室护理及工作人员交织成了一幅幅紧张的画面.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运用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口服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及面色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70名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加味,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温治疗小儿遗尿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加味.
作者:高慧萍;强茂;孙志伟;吴青霞;陈顺如;马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真武汤治疗老年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真武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EF、CO、CI、SV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陆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6月~2011年6月153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46min,平均(104.58±14.79)min,出血量40~100ml,平均(69.84±6.74)ml,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可明显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小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上在宫外孕术中采用自体输血的效果,并研究探讨自体输血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14例实施宫外孕术的患者,在术中为患者进行自体输血,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14例患者在进行自体输血后均未出现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产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得到了纠正.结论:在宫外孕术中采用自体输血,不但可以快速回输缓解休克等症状,节约了异体血源,还能避免血液感染,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使患者尽早出院恢复健康.
作者:王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无一例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发生,无继发感染.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及时、恰当的治疗与护理均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郑桂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士职业认同在护理人才素质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结合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当前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护士个人、医院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从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工作环境、护士收入满意度以及从护士个人思想等多方面的相关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护士职业认同的水平以及保持临床护士健康的心理.
作者:张学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35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护理重点是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指导和病情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玉梅;张常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口服抗菌药对于法国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1年月收治的80例经剖宫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法,治疗组患者应用口服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药物费用、产褥期感染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及产褥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口服与静脉给药对预防产褥期感染无明显差异,但是口服给药经济方便,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苏月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7例,半椎板切除术5例,全椎板切除术6例,椎间融合术2例;经前路手术3例.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15天.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有5例病例复发,1例患者手术治疗.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总优良率为96.1%.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益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小儿麻醉苏醒期是患儿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简要分析了我院26例麻醉苏醒期患儿的临床资料,详细探讨了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观察以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合理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7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外科手术标本均经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38.3%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10.6% ),乳腺癌8例(17.0% ),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21.3% ),导管扩张症3例(7.5% ),导管扩张并导管炎4例(5.3% ).8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全乳切除术或皮下乳腺全切除术,4例选择性病变导管及其周围少许腺体切除术,其余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论: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细胞学检查、钼靶导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手术治疗及术中冰冻活检是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常见的慢性病,而顽固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率的10%以上,在我国高血压病知晓率、药物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十分低.积极治疗可以减少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的发病和死亡,继而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而非药物治疗是寻求治疗顽高血压的辅助方法,能大限度发挥目前所服用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减少药物毒副作用、降低其他危险因素.
作者:韩彦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包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采用包皮背侧纵切术治疗小儿包茎术后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治愈例达91.25%,总治愈率为100%.患儿痛苦小、省事省时.结论:包皮纵切术切实可行,适合于3~13岁儿童.
作者:姚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社区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病因多,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往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陈明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融合现代生命科学与多学科理论研究手段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为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各类生物技术分支理论及方法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交互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现了中医药与其他学科交融发展历程,进而引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力求原汁原味地归纳各种学术观点并提出见解.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
作者:王可炜;羊芳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一般康复训练+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及对照组30例(一般康复训练).以Fugl-Meyer评定法、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SF-36量表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6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运动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积分及SF-36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运动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积分及SF-36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积分及SF-36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立仁;张雯;柴松;雷斌;刘华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