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蓝田头皮针针刺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5例

高慧萍;强茂;孙志伟;吴青霞;陈顺如;马晓东

关键词:蓝田头皮针, 金匮肾气丸, 小儿遗尿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口服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及面色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70名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加味,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温治疗小儿遗尿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加味.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总结26例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认真做好用药护理,防止血管危象,积极对血运障碍、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和感染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是确保皮瓣存活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仙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

    从中医治疗高血压优势、传统中药治疗分类各类型高血压和初级预防指导等讨论中国传统医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指出:发挥中医优势特点和习惯优势,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成果.

    作者:张燕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430例偏头痛确诊患者,全部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5~10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以及第3个月末对全部患者各进行一次随访调查,对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血压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本组430例患者治愈274例(63.72%),显效90例(20.93%),有效55例(12.79%),无效11例(2.56%),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治疗结束后,本组患者在头痛程度与头痛发作频率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P<0.05);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用量在第2个月末及第3个月末时均较治疗开始时有明显减少(P<0.05);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全部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副作用较轻,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产妇健康护理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危害及针对性健康护理效果.高危妊娠可能会危害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是产妇难产的诱发原因之一,严重者会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全方面重点监护高危妊娠孕产妇,是母婴安全和健康的有效保证.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对孕产妇全面的健康护理,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并有效地避免了早产情况的发生.

    作者:薛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皮肤病人的错误心理与健康指导

    皮肤科常见病包括:急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化妆品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均伴有轻重不一的瘙痒症状,并有愈后易复发,阶段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影响病人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

    作者:仲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红细胞指标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420例婚检人群,分别进行婚前地贫筛查,观察其筛查结果.结果:三种红细胞检测指标中以MCH试验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X2=160.93,153.6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MCV或MCH联合红细胞脆性试验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的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的功能康复办法.方法:针对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程度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不同、内固定的不同及个体的不同,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锻炼方法.结果:随访121例经该方法锻炼的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手术患者4~12个月,平均8个月,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1.7%.结论:对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手术后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陈闽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小儿麻醉苏醒期是患儿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简要分析了我院26例麻醉苏醒期患儿的临床资料,详细探讨了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观察以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供应室配合临床科室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为全院各临床科室提供所需的无菌物品,是医院临床一线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供应室各环节的工作及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与临床工作人员有着比较多的接触,而由此产生的各种误会或矛盾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导致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才能尽可能减少矛盾,使供应室的服务于临床的机能更好地发挥,并真正地服务临床,服务病人,除了要求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了解与沟通,协调与帮助外,还要注意针对一些常见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作者:刘琍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诺和锐治疗二型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0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治疗,治疗组采用诺和锐30治疗,两组治疗期间严格控制饮食,适量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二型糖尿病起效快,降糖效果好.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间质性肾炎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7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抗生素为主,其他致病因素包括特发性的以及细菌、病毒感染;患者多数有发热及尿量改变,少数可有皮疹、关节痛等;辅助检查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异常,还可以通过肾小管功能以及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在半年内恢复.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应早期明确诊断及致病因素,及时采取合理治疗,以期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夏静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对医院2008 ~2010年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医院感染数据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脑血管意外患者971例,发生医院感染110例,医院感染率为11.33%;感染12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12.56%;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66.39%、上呼吸道感染占22.95%、泌尿道感染占10.66%;住院时间≥14d,意识不清、合并基础疾病、颅脑血肿清除术、留置尿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只有采取多种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杜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紧急处理及预防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问题之一.国外的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其发生率为3% -14%[2],在我国UEX没有确切统计,医院的研究报道从5.4%-15.5%不等[3-9].UEX可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还可导致循环、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对生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无论何种原因,一旦发生UEE,均应视为呼吸道急症,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UEX的紧急处理、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娟;何小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移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及策略.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计194例肝移植病人,统计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104例(53.61%)病人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其中术后心功能不全48例(24.7%),心衰11例(5.7%),高血压39例(20.1%),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6例(3.1%).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2.58%(5/194).对此104例病人进行严格监测,包括单位时间内液体平衡、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尿比重、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加强心血管系统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采取有效措施.结论:针对肝移植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可有效促进心血管并发症的康复.

    作者:郝佳;史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核磁共振表现与分析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磁共振表现并判断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人工作学习中收集的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32例其他类型颈椎病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颈椎核磁共振(MRI)及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MRA结果显示观察组椎动脉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钩椎关节增生硬化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与MRA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对分析颈椎病病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星玉;邰剑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包皮环切术后水肿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通过对包皮环切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的总结,为临床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减少包皮环切术后水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来165例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经过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或减轻,效果明显,并对如何预防和治疗包皮环切术并发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论:如在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皮环切术并发症可明显减少或减轻.

    作者:李福祥;马广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根据小儿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上的特点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各医院收治并确诊的22例患儿的资料,观察临床表现和治疗进程.结果:22例小儿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8岁.临床表现多样,大多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22例小儿患者中ECG表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阿斯综合征6例,出现心源性休克12例,酶学及肌钙蛋白异常17例.22例患儿经抢救、综合治疗后好转7例,死亡14例.结论:小儿重症暴发性心肌炎起病非常快、死亡率高,临床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ECG、心肌损害客观生化指标等充分考虑,早诊断,早治疗,以可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彭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进行临床分析,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起病方式、症状体征、治疗方法、临床转归.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内科治疗主要有稳定血压、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及时、规范化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毕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探析

    检验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

    作者:俞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50例锁骨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与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50例锁骨骨折,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组,保守治疗组给予三角巾悬吊和石膏绷带固定,手术治疗组给予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达到解剖对位,无骨折延期愈合,骨不连.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两者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要掌握适应症.

    作者:周世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