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会娟
急性湿疹是一种瘙痒难忍,影响生活和健康的皮肤病.我院自 2008 年来采用自制清利湿热,杀虫止痒,祛瘀解毒的中药汤剂对36例急性湿疹患者进行湿敷治疗,并结合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皮肤护理,有效率达91.6%.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郑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患者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结果的差异性,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以有效依据.方法:以POCT法对100例患者末梢血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以氧化酶法对同一患者其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后对两种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POCT法较氧化酶法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9.837±4.085,10.105±3.804,P<0.05).结论:氧化酶法与POCT法所测血糖结果具有方法间差异,并且前者稍高于后者,但其结果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法于临床范围内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均有良好的准确度,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各自的优劣,所以需依据临床的需要来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求排除各类干扰因素,精确获取患者其血糖的正确值,用以准确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美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了对照组(P<0.01或P<0.05)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科学规范的临床路径是医疗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模式.
作者:李培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贲门癌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老年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术后给予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引流通畅有效、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做好老年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尤华琴;张延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护患关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严峻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摩擦与纠纷,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ICU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为保证多种救治措施能准确、快速到位,须分秒必争,是容易出差错高发护患纠纷的科室之一.
作者:刘瑞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口腔正畸者的研究表明,其术前的期望与术后的满意度呈显著的相关性.口腔正畸心理学治疗是口腔正畸医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口腔正畸求术者的心理定势、期待与满意;口腔正畸治疗后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口腔正畸治疗失败患者的心理和护理等做概括性论述.
作者:李宗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企业退休职工,随机抽取其中的580例,根据B超诊断,并结合其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分析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的关系.结果:脂肪肝患病率69.14%,高脂血症者患病率60.52%.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中老年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均明显增高.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有密切关系,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沈自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歧义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对一定的短语词组或句子有不止一种解释的语言现象.歧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歧义运用得当,有时能收到幽默、诙谐,讽刺、揭露的良好效果.科技论文与文学、艺术类文章大的区别在于科技论文的语言表达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歧义妨碍了科技信息的交流,困扰着读者、作者和编者,特别是在医学论文中,歧义有时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在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过程中消除语言文字表达中的歧义,成为科技编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赵金文;钱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循证为临床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压疮形成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对5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循证护理实施的步骤方法为依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查阅有关临床实证对患者实施佳护理.结果:通过相关循证护理干预,51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保护良好,未发生压疮,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并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指导护理实践;通过实践验证,它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促进护理学的必然发展,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韦广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合理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7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外科手术标本均经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38.3%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10.6% ),乳腺癌8例(17.0% ),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21.3% ),导管扩张症3例(7.5% ),导管扩张并导管炎4例(5.3% ).8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全乳切除术或皮下乳腺全切除术,4例选择性病变导管及其周围少许腺体切除术,其余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论: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细胞学检查、钼靶导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手术治疗及术中冰冻活检是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心理辅导和非药物治疗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取心理辅导和非药物治疗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非药物方法治疗下,64例高脂血症患者的平均血压稳定,血脂血糖下降,防止和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全面恢复.结论:心理辅导和非药物治疗有利于高脂血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重塑患者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
作者:叶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利用超声波治疗脑卒中患者滑膜囊肿,观察其康复疗效.方法:对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用超声波对其左肘鹰嘴处滑膜囊肿进行治疗.结果:超声持续治疗1个月后,肿块明显减小.B超显示:左肘鹰嘴处皮下囊性占位,较前明显缩小.
作者:刘强;黄莉华;朱玉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血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120例新生儿脓毒血症患者分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包括有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循环支持、液体疗法及其它常规营养支持,如病情需要给予抗凝对症治疗、脏器代替治疗以及呼吸机和血液透析等).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生命体征、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住院总天数和治愈率.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脓毒血症患儿治愈率(治愈疗效评定标准: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稳定,体温及血象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提高新生儿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是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有效药物.
作者:张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包皮环切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的总结,为临床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减少包皮环切术后水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来165例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经过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或减轻,效果明显,并对如何预防和治疗包皮环切术并发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论:如在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皮环切术并发症可明显减少或减轻.
作者:李福祥;马广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2005年10月至今已进行4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起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之间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标准,并且无其他并发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常规组,对各组治疗30分钟以后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结果:雾化组在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比常规组有较大的提升,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相对于常规组降低幅度较大.结论:雾化吸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比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更明显、更快捷、更安全,应当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周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脏的损害.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排在第三位.现报道使用抗菌药物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后出现黄疸的肝损伤的病例,并就其发生原因、处置及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总结.提示临床应用该药时应警惕其对肝脏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合理使用保肝药.
作者:李启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确诊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5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及策略.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计194例肝移植病人,统计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104例(53.61%)病人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其中术后心功能不全48例(24.7%),心衰11例(5.7%),高血压39例(20.1%),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6例(3.1%).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2.58%(5/194).对此104例病人进行严格监测,包括单位时间内液体平衡、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尿比重、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加强心血管系统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采取有效措施.结论:针对肝移植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可有效促进心血管并发症的康复.
作者:郝佳;史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优越性.方法:1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根据病灶部位、大小、是否破裂、有无生育要求等决定手术方式.开腹组8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按常规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腹腔镜组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时间早、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留置尿管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濮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