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
目的:探讨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肠道线虫感染的患者2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钩虫感染、蛔虫感染、鞭虫感染、蛲虫感染.270例患者均给予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比较治疗后感染转阴情况,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我院的治疗,钩虫感染68例,转阴47例;蛔虫感染65例,转阴65例;鞭虫感染64例,转阴28例;蛲虫感染73例,转阴72例.27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短暂性腹痛.结论: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治疗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全组患者均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明显减轻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德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云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探讨云克静脉滴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31例RA患者用云克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结果:该药在改善晨僵,减轻关节疾病,消除肿胀,恢复受阻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其中消化道反应4例,静脉炎2例,乏力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完成疗程.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密切的临床观察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婴幼儿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的婴幼儿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观察分析.结果:在初步诊断为癫痫的46例婴幼儿中,AEEG异常率为83%,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76%;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组40例异常率为10%,痫性波检出率为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婴幼儿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英;卢丽萍;车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顺利成功植入,均在术后2-3周安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的优点,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促进康复的作用.
作者:丁彩霞;李海蓉;朱薇莹;曹景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将神经外科患者按导尿管管理路径进行导尿管护理(实验组),观察其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并与前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神经外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28‰.结论:按导尿管管理路径进行神经外科导尿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沈月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35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护理重点是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指导和病情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玉梅;张常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找出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人员当时的心情状态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训练,提出防范措施以预防或者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作者:余卉;孙乐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巩固治疗对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持续治疗6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间歇性巩固治疗半年,随访1年复查两组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后溃疡复发率为8.24%,一年后为12.79;对照组半年后溃疡复发率为15.76%,一年后为76%.讨论:间歇性巩固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娅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指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56临床资料56例患者男36例,女20例,小26岁,大65岁,病程短的几天,长三年多,全部病例均经腰椎CT片,MRl,X片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陶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包括饮食护理、血糖检测、创伤面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与护理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98例患者中,痊愈68例,占69.4%,显效29例,占29.6%,有效1例,占1.0%,总有效率100%,无截肢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施国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毫米波辐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毫米波组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HZ-1型医用毫米波治疗仪辐射病变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同期用超短波治疗9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为对照组,三周为一疗程,停止治疗1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毫米波组有效58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78例,有效率79.6%.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毫米波辐射治疗简便安全,有效率高.
作者:张致辉;孙正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因胫骨骨折行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随访术后一年时间,疗效优52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可早日恢复日常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Maitland手法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手法结合针灸推拿的综合法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和OSW 指数均下降,且治疗组指数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66 例随访患者,治疗组复发1 例,对照组复发5 例.复发率治疗组2.94%( 1/ 34) 明显低于对照组15.6% (5/32).结论:在以推拿、针灸的中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术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症,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旭光;谢辉;郑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以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3年后的死亡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积极的控制,并改善患者自身的贫血状况.
作者:胡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病科的常见病.随着肾移植和透析技术的发展,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有很大的提高,但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进展,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附子蜂房汤治疗,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产后排尿中的应用,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方法:临床护理中对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初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产后及中医穴位针灸护理干预可预防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痛苦,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宗旨.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早期镇静止痛与心理干预配合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胸外科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镇静止痛及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镇静止痛配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6h、1d、2d、3d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早期镇静止痛与心理干预配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赢得医疗市场.
作者:王莉;夏同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提供一些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宫缩素、卡孕栓、子宫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欣母沛和宫腔填纱,对比总结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
作者:陈绪兰;卢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