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10年8月南通市文峰街道社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及就诊时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咨询、上门服务多种方式进行社区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用药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糖尿病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社区干预1年后观察组知晓率80.00%、服药依从性87.50%高与对照组的45.00%、50.00%;空腹血糖(6.56±0.45)mmol/L、餐后2h血糖(8.12±0.45)mmol/L、及并发症12.50%发低于对照组的(7.02±0.74)mmol/L、(9.23±0.65)mmol/L、30.00%(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亦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引起咳嗽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处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门诊20例卡托普引起咳嗽的高血压病患者资料,观察其出现咳嗽不良反应的经过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其中6例被误诊,停药后渐缓解并消失.结论:卡托普利致咳嗽的不良反应早期不易发现,但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误诊.
作者:董祥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确诊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5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的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现广泛的急性毛细血管炎、小动脉及小静脉炎症反应,甚至可导致各组织器官出血坏死[1].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既往常采用常规激素冲击疗法,但治疗效果欠佳,且皮疹易反复发作[2].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西咪替丁对26例过敏性紫癜小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显著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后为气虚血瘀痰阻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随机经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有患者41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中有患者5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何亮昌;陈昌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情志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5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焦虑程度表现明显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情志护理保证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手法复位推拿组)和对照组(舒血宁治疗组)各48例,观察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64.57%,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推拿加手法复位对于颈性眩晕治疗较之单纯扩血治疗更利于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艳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循证为临床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压疮形成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对5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循证护理实施的步骤方法为依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查阅有关临床实证对患者实施佳护理.结果:通过相关循证护理干预,51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保护良好,未发生压疮,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并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指导护理实践;通过实践验证,它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促进护理学的必然发展,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韦广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简述微粒的种类及对人体的危害,分析由护理操作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并制定出一系列预防对策,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分析引起微粒污染的各种因素.结果:从相关因素着手,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论: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全社会应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进一步预防和杜绝微粒产生,维护人类健康.
作者:赵冬梅;程禹帅;杜华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中风偏瘫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采取分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期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简化Fugl-Meyer(FMA)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MA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积分均提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分期针刺较传统针刺能更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修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作者:姚国新;周飞雄;曾科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神经内科的收治病人以老年人为多,其特点是年龄较大,病程长,合并疾病多,病情发展不确定因素,并多伴有不同级别的的意识或精神的上障碍,感觉及运动上的反应迟钝,还有各种心、肺、肾功能不全等[1].所以在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应该把常见的安全隐患作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护理质量,要做到一切以为患者为中心,把安全隐患指数降到低,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我院在过年来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现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比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86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利普刀治疗)和对照组(微波治疗)各43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1±2.4)min,术中出血量为(10.4±2.0)ml,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2.4)min,术中出血量为(20.3±20.2)ml,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传统微波治疗,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可术中同时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有效防止宫颈癌的漏诊、误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正脊手法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按治愈、好转、未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19例,好转5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方法简便、疗效高、安全、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辉;丁小军;何俊;陈璐;白健;张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观察组) B(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骨科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B组采用骨科手法复位和石膏托臂外固定治疗.结果: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为35例,有效率87.5%,B组临床疗效优良为22例,有效率55%,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海涛;蔡政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云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探讨云克静脉滴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31例RA患者用云克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结果:该药在改善晨僵,减轻关节疾病,消除肿胀,恢复受阻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其中消化道反应4例,静脉炎2例,乏力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完成疗程.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密切的临床观察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清除中分子毒素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终末期肾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组: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每周2次血液透析及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组: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其中1次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结果:HP+HD组和HDF组治疗后血清iPTH、β2MG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HP+HD下降更明显(P<0.05),而HD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HP+HD组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明显优于HDF组和HD组.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便,在保证有效透析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允;樊桂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抭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作者:凌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自动煎煮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作者:黄桂波;韦志军;覃天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根据栓塞部位可分为下肢近端(位于腘静脉内或以上部位)和远端(腘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下肢近端的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作者:李海蓉;丁彩霞;朱薇莹;赵素伟;王娟娟;万帅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生活护理干预对体检后人群骨质疏松防治的影响.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的离退休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运用健康教育讲座、电话随访、入户随访等实施院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运动及生活常识等知识.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骨密度值明显>-2.5(p<0.05).结论:生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治正常人群的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刘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