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头痛护理观察

臧亚利;田淑芳

关键词:老年人, 头痛, 观察
摘要:头痛是老年患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其病因以神经系统疾病居多.据国外资料报道,在健康老年人中,60.2%曾发生过头痛,所以完全没有体验过头痛的人是极少的.老年人头痛的病因很复杂,所以对他们的头痛症状更应仔细观察,找出引起头痛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观察方法、内容总结如下.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尖锐湿疣一例护理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样病毒引起,是主要通过性传播的疾病,少数人可通过日常用品如内裤、浴巾、浴盆传染[1].我院于2004年7月收治1例罕见的外阴巨大尖锐湿疣.患者入院后经手术治疗,并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未发生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把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1].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通过临床实习,使护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充实理论知识,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员,是每一位临床带教者都应该关心的问题.现将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李小宁;姚聪;王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群体参与质量管理的方法和体会

    目的增强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共同制定质量评估标准;护理部对护理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利用PDCA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结果各项护理合格指标由3年前的90%上升到95%,病人满意率均达98%以上.结论护理群体参与质量管理体现了管理的民主性,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书华;陈锐群;林小艳;王芬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论文写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作为申报科研成果主要依据的科研论文,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护理科研论文不仅是交流科技信息、临床工作经验的主要形式,它还是推广护理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篇好的护理论文不仅需要广泛收集资料,认真论证选题,严格试验设计,还要运用医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才有可能写出学术价值较高、又易被出版机构接受的护理论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护理论文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现就护理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褚敬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赋予生命圆满的终结:浅谈临终护理

    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目睹了无数的死亡,深刻体会到如何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确实是摆放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趋完善,无数罹患疾病的生命被挽救回来,使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但是现今人们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圆满、平静地走完人生后旅程的愿望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工作中,临终治疗、护理工作做的并不尽如人意.

    作者:高雅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糜蛋白酶治疗褥疮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糜蛋白酶去除褥疮创口分泌物、促进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32例患者的52处褥疮,所有创口均伴继发性感染.随机将26处褥疮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26处褥疮采用糜蛋白酶进行清创,比较2种方法去除坏死组织、脓液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创口脓液清除效果较对照组好,对照组清创后有12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而研究组有23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经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糜蛋白酶清除褥疮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迅速、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陆娥;胡卿香;程丽红;周江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门诊导医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拥有30多个专科诊室,日门诊量近2 000人次.因就医地点分散,加之患者对门诊环境不甚了解,时常发生走错门现象,造成就医秩序混乱.为方便患者就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自1996年3月实施导医服务,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余开云;汪雅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BD穿刺膜巧用于新生儿游泳中脐部保护

    目前,专门针对新生儿的游泳健康训练正在全国许多城市兴起.它在锻炼新生儿协调能力,促进骨骼和肌肉以及心、脑、肺等器官发育方面的有益作用受到广泛认同.然而,新生儿在游泳过程中,脐部的保护,则往往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7月~2004年10月共进行新生儿游泳近1000人次,在脐部保护方面有以下经验与大家共勉.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老年患者合并有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和心脏手术病史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中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皮肤护理;尤其注意对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的监护,伤口护理;关注手术后患者的活动和饮食;积极处理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使老年患者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明显减轻了老年病人的痛苦,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老年人脏器功能储备能力降低,合并症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尤其要重视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胡秀兰;付月珍;李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度先兆子痫伴新生儿多发畸形一例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9.4%,国外报道为7%~12%.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4年4月收治1例重度先兆子痫伴新生儿多发畸形,经积极对症治疗和实施专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琦;蒋红梅;吕雅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肾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治疗方式.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减少肾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肾存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武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患者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家进行疾病的护理和自我管理.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由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极高,如不及时处理,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指导患者在家庭中做好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早期发现保护性感觉的丧失,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Bu/Cy预处理方案中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方案预处理时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Bu/Cy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尿路通畅,预防尿路感染,加强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5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41.7%,其中2例为重度,3例为迟发性.经过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因出血性膀胱炎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本组护理方法,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41.7%,因此完整而系统的护理Bu/Cy预处理方案相关的出血性膀胱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林金香;李芳;吕玉芳;何易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病死率5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而且使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复杂化[1].如何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目前,认为有效的预防可能是控制其发病的佳策略,而采取以人工气道预防为主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则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举措,其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就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张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或疾病本身所导致的低血糖,称为糖尿病低血糖[1].一般以静脉血糖低于2.5 mmol/L作为低血糖的标准.低血糖临床表现特点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脑功能障碍的症状,早期供糖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低血糖患者常有头晕、饥饿感、出汗、心悸,严重者有头痛、烦躁不安、情绪紊乱、呕吐、无法进食,甚至昏迷等.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资源重组探讨

    重建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医疗资源配置标准,加快医疗资源的重组、医院的改制和配套政策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云南省建工医院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医疗资源重组的改制工作已全面正式启动,标志着云南省建工医院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云南省建工医院改制重组,大力推进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医院改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患儿家长用药知识指导

    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给药现象普遍存在,这当中大部分为家长对患儿用药,其中口服用药是常见、简便、安全的给药途径[1].由于患儿表达能力欠佳,与医护人员沟通的主要是家长,所以要求患儿家长了解各类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合理给药顺序、相关注意事项等,对保障患儿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家长科学、合理地对患儿用药,我科对就诊患儿家长进行了系统的口服用药指导.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林春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儿科护士在护患沟通中的素质要求

    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和临床病理特点,儿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要求.除一般的临床护理工作外,小儿的护理事项和时间都比成人要多,而且在协助医生的诊断和护理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占有重要地位.笔者近来通过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儿科护士在沟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现作如下阐述.

    作者:顾丽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音乐疗法在护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激动、烦躁等心理,情绪障碍,并有心慌、胸闷、胸痛、失眠等症状.有报道显示,心理、情绪障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而音乐作为自然的旋律,从古到今不乏美妙的节拍,则容易进入人的心灵深处,调节心理活动,稳定情绪,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1].

    作者:江萍;杨秀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