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是丝虫成虫寄生淋巴系统内,其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和变态反应破坏,导致淋巴管阻塞,乳糜淋巴液反流入肾,尿路淋巴管破裂后,乳糜淋巴液入尿.
作者:谢芳;陈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胰岛素泵是一种电脑控制的新型仪器,它能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精确地泵入人体内,并能根据需求追加剂量,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避免了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和感染等不良反应.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1],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03年3月引进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方案预处理时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Bu/Cy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尿路通畅,预防尿路感染,加强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5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41.7%,其中2例为重度,3例为迟发性.经过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因出血性膀胱炎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本组护理方法,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41.7%,因此完整而系统的护理Bu/Cy预处理方案相关的出血性膀胱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林金香;李芳;吕玉芳;何易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或疾病本身所导致的低血糖,称为糖尿病低血糖[1].一般以静脉血糖低于2.5 mmol/L作为低血糖的标准.低血糖临床表现特点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脑功能障碍的症状,早期供糖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低血糖患者常有头晕、饥饿感、出汗、心悸,严重者有头痛、烦躁不安、情绪紊乱、呕吐、无法进食,甚至昏迷等.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肿瘤、门静脉癌栓,并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置泵.术后定时化疗或栓塞化疗,则能延长部分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共行PLC合并PVTT手术60例,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协助医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后各种治疗,我们对病人精心的护理,手术疗效较好,无1例死亡.
作者:林朝霞;姚燕萍;王永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老年患者合并有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和心脏手术病史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中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皮肤护理;尤其注意对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的监护,伤口护理;关注手术后患者的活动和饮食;积极处理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使老年患者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明显减轻了老年病人的痛苦,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老年人脏器功能储备能力降低,合并症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尤其要重视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胡秀兰;付月珍;李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减少踝关节骨折后局部皮肤形成的张力性水疱,缩短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受伤局部采用冰袋外敷的方法,然后观察2组患者受伤后3 d内形成张力性水疱的对比情况.结果实验组有7.5%的患者出现水疱,对照组有62.5%的患者出现水疱,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冰袋外敷能减少踝关节骨折后局部水疱形成,缩短等待手术的时间.
作者:王虹;赵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结肠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28例结肠造口术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包括重视患者心理的适应过程,加强术后患者及家属使用和更换造口袋的指导,做到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等.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结肠造口梗阻2例,造口坏死2例,造口回缩1例,造口出血3例,造口旁疝2例,予积极处理后好转.全部患者术后身心康复良好,生存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重视患者心理的适应过程、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则是结肠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黄夏蕾;卜淑娟;梁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糜蛋白酶去除褥疮创口分泌物、促进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32例患者的52处褥疮,所有创口均伴继发性感染.随机将26处褥疮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26处褥疮采用糜蛋白酶进行清创,比较2种方法去除坏死组织、脓液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创口脓液清除效果较对照组好,对照组清创后有12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而研究组有23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经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糜蛋白酶清除褥疮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迅速、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陆娥;胡卿香;程丽红;周江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的任务、范畴正逐步发生改变.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护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护理发展的步伐;教学手段单一,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改进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现护理专业特色;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教育水平,旨在尽快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适应国际护理发展趋势.
作者:常宏;冯晓莉;周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经过临床护理实践及治疗效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般护理、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护理、中药胃管注入护理的原则和方法.结果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和治疗后d 3血、尿淀粉酶浓度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仅有10%的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总有效率达83.33%.结论中药导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阻止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金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方法,使他们具备相应的自我护理技术,从而达到控制和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将1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8组,每组为20人,实施小班化健康教育,结合编制幻灯,重点讲解饮食控制、血糖监测仪及胰岛素笔应用,并积极开展课后讨论与答疑.采用试卷考核,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比较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程度的异同,数据用SAS软件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不同文化背景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有影响,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较文化程度低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班化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糖尿病患者需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其认知度.
作者:华东芳;卜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增强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共同制定质量评估标准;护理部对护理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利用PDCA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结果各项护理合格指标由3年前的90%上升到95%,病人满意率均达98%以上.结论护理群体参与质量管理体现了管理的民主性,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书华;陈锐群;林小艳;王芬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拥有30多个专科诊室,日门诊量近2 000人次.因就医地点分散,加之患者对门诊环境不甚了解,时常发生走错门现象,造成就医秩序混乱.为方便患者就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自1996年3月实施导医服务,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余开云;汪雅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各种新药层出不穷,对广大患者来说是受益匪浅,但随着各种新药或新药名的频繁上市,使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作者:张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脑室引流管一般应用于脑室钻孔引流手术.目前,我院所采用的脑室引流管为国产硅胶长管和全进口美国FVPC 2型引流管2种,但它们都没有配备调节器,难以控制引流速度,因此容易引起引流量过多、过急而造成脑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采用美国FVPC 2型引流管配上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对49例脑室引流术置管患者实施控制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伟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前,专门针对新生儿的游泳健康训练正在全国许多城市兴起.它在锻炼新生儿协调能力,促进骨骼和肌肉以及心、脑、肺等器官发育方面的有益作用受到广泛认同.然而,新生儿在游泳过程中,脐部的保护,则往往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7月~2004年10月共进行新生儿游泳近1000人次,在脐部保护方面有以下经验与大家共勉.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亦发生了改变,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在校护理教育和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和考核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树立信心,提高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
作者:冯晓莉;常宏;李艳菊;韩慧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新老交替是医院工作的一个特点,每年都有新的同志走上岗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护士角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培养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帮助新到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从进入临床第一天起,就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护士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我科自1997起制定了针对新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计划,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石英;张盈;郑红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把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1].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通过临床实习,使护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充实理论知识,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员,是每一位临床带教者都应该关心的问题.现将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李小宁;姚聪;王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9.4%,国外报道为7%~12%.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4年4月收治1例重度先兆子痫伴新生儿多发畸形,经积极对症治疗和实施专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琦;蒋红梅;吕雅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样病毒引起,是主要通过性传播的疾病,少数人可通过日常用品如内裤、浴巾、浴盆传染[1].我院于2004年7月收治1例罕见的外阴巨大尖锐湿疣.患者入院后经手术治疗,并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未发生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重建我国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医疗资源配置标准,加快医疗资源的重组、医院的改制和配套政策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云南省建工医院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医疗资源重组的改制工作已全面正式启动,标志着云南省建工医院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云南省建工医院改制重组,大力推进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医院改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对护理对象的行为也需改进.现代护理学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因此在护理行为中应学会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为此,护理人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锻炼和提高.
作者:唐李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法律日益健全的今天,为确保肿瘤病人化疗药物静脉输液安全、有效、合理,预防和控制医疗纠纷和事故,分析静脉化疗药物配置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静脉药物配制的质量控制问题,如工作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落实不严等法律责任问题.因此,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学习法律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正确使用医疗仪器设备及定期保养和维修.
作者:郭秀泉;高瑞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和临床病理特点,儿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要求.除一般的临床护理工作外,小儿的护理事项和时间都比成人要多,而且在协助医生的诊断和护理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占有重要地位.笔者近来通过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儿科护士在沟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现作如下阐述.
作者:顾丽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目睹了无数的死亡,深刻体会到如何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确实是摆放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趋完善,无数罹患疾病的生命被挽救回来,使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但是现今人们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圆满、平静地走完人生后旅程的愿望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工作中,临终治疗、护理工作做的并不尽如人意.
作者:高雅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给药现象普遍存在,这当中大部分为家长对患儿用药,其中口服用药是常见、简便、安全的给药途径[1].由于患儿表达能力欠佳,与医护人员沟通的主要是家长,所以要求患儿家长了解各类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合理给药顺序、相关注意事项等,对保障患儿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家长科学、合理地对患儿用药,我科对就诊患儿家长进行了系统的口服用药指导.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林春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使他们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临终关怀护理不仅要解决病人的躯体痛苦,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适应因素.笔者在对60多例癌症临终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患者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家进行疾病的护理和自我管理.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由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极高,如不及时处理,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指导患者在家庭中做好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早期发现保护性感觉的丧失,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激动、烦躁等心理,情绪障碍,并有心慌、胸闷、胸痛、失眠等症状.有报道显示,心理、情绪障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而音乐作为自然的旋律,从古到今不乏美妙的节拍,则容易进入人的心灵深处,调节心理活动,稳定情绪,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1].
作者:江萍;杨秀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治疗方式.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减少肾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肾存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武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头痛是老年患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其病因以神经系统疾病居多.据国外资料报道,在健康老年人中,60.2%曾发生过头痛,所以完全没有体验过头痛的人是极少的.老年人头痛的病因很复杂,所以对他们的头痛症状更应仔细观察,找出引起头痛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观察方法、内容总结如下.
作者:臧亚利;田淑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褥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得不到所需的营养,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发生褥疮的人群主要是手术后病人、老年人、体弱者,及营养不良、水肿、长期卧床病人.
作者:潘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绝育手术.受术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她们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疑虑来的,当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心理反应会加重,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手术后的康复[1].如何从护理角度入手来减轻受术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使她们从生理、心理方面得到满足[2],我中心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500例输卵管结扎受术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因素分析,并进行针对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李金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病死率5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而且使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复杂化[1].如何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目前,认为有效的预防可能是控制其发病的佳策略,而采取以人工气道预防为主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则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举措,其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本研究就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张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作为申报科研成果主要依据的科研论文,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护理科研论文不仅是交流科技信息、临床工作经验的主要形式,它还是推广护理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篇好的护理论文不仅需要广泛收集资料,认真论证选题,严格试验设计,还要运用医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才有可能写出学术价值较高、又易被出版机构接受的护理论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护理论文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现就护理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褚敬申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