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导医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余开云;汪雅茹

关键词:门诊, 导医, 实施, 管理
摘要: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拥有30多个专科诊室,日门诊量近2 000人次.因就医地点分散,加之患者对门诊环境不甚了解,时常发生走错门现象,造成就医秩序混乱.为方便患者就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自1996年3月实施导医服务,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面临新药频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各种新药层出不穷,对广大患者来说是受益匪浅,但随着各种新药或新药名的频繁上市,使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作者:张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糜蛋白酶治疗褥疮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糜蛋白酶去除褥疮创口分泌物、促进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32例患者的52处褥疮,所有创口均伴继发性感染.随机将26处褥疮列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26处褥疮采用糜蛋白酶进行清创,比较2种方法去除坏死组织、脓液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创口脓液清除效果较对照组好,对照组清创后有12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而研究组有23例脓液减少一半以上.经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糜蛋白酶清除褥疮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迅速、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陆娥;胡卿香;程丽红;周江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使用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或疾病本身所导致的低血糖,称为糖尿病低血糖[1].一般以静脉血糖低于2.5 mmol/L作为低血糖的标准.低血糖临床表现特点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脑功能障碍的症状,早期供糖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低血糖患者常有头晕、饥饿感、出汗、心悸,严重者有头痛、烦躁不安、情绪紊乱、呕吐、无法进食,甚至昏迷等.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对来稿介绍信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患者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家进行疾病的护理和自我管理.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由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极高,如不及时处理,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指导患者在家庭中做好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早期发现保护性感觉的丧失,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群体参与质量管理的方法和体会

    目的增强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共同制定质量评估标准;护理部对护理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利用PDCA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结果各项护理合格指标由3年前的90%上升到95%,病人满意率均达98%以上.结论护理群体参与质量管理体现了管理的民主性,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书华;陈锐群;林小艳;王芬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使他们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临终关怀护理不仅要解决病人的躯体痛苦,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适应因素.笔者在对60多例癌症临终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音乐疗法在护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激动、烦躁等心理,情绪障碍,并有心慌、胸闷、胸痛、失眠等症状.有报道显示,心理、情绪障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而音乐作为自然的旋律,从古到今不乏美妙的节拍,则容易进入人的心灵深处,调节心理活动,稳定情绪,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1].

    作者:江萍;杨秀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BD穿刺膜巧用于新生儿游泳中脐部保护

    目前,专门针对新生儿的游泳健康训练正在全国许多城市兴起.它在锻炼新生儿协调能力,促进骨骼和肌肉以及心、脑、肺等器官发育方面的有益作用受到广泛认同.然而,新生儿在游泳过程中,脐部的保护,则往往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7月~2004年10月共进行新生儿游泳近1000人次,在脐部保护方面有以下经验与大家共勉.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老年患者合并有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和心脏手术病史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中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皮肤护理;尤其注意对老年人常见并发症的监护,伤口护理;关注手术后患者的活动和饮食;积极处理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使老年患者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明显减轻了老年病人的痛苦,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老年人脏器功能储备能力降低,合并症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尤其要重视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胡秀兰;付月珍;李琼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种自制可调节型脑室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一般应用于脑室钻孔引流手术.目前,我院所采用的脑室引流管为国产硅胶长管和全进口美国FVPC 2型引流管2种,但它们都没有配备调节器,难以控制引流速度,因此容易引起引流量过多、过急而造成脑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采用美国FVPC 2型引流管配上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对49例脑室引流术置管患者实施控制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伟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度先兆子痫伴新生儿多发畸形一例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9.4%,国外报道为7%~12%.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4年4月收治1例重度先兆子痫伴新生儿多发畸形,经积极对症治疗和实施专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琦;蒋红梅;吕雅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赋予生命圆满的终结:浅谈临终护理

    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目睹了无数的死亡,深刻体会到如何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确实是摆放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趋完善,无数罹患疾病的生命被挽救回来,使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但是现今人们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圆满、平静地走完人生后旅程的愿望也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工作中,临终治疗、护理工作做的并不尽如人意.

    作者:高雅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门诊导医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拥有30多个专科诊室,日门诊量近2 000人次.因就医地点分散,加之患者对门诊环境不甚了解,时常发生走错门现象,造成就医秩序混乱.为方便患者就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自1996年3月实施导医服务,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余开云;汪雅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患关系沟通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对护理对象的行为也需改进.现代护理学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因此在护理行为中应学会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为此,护理人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锻炼和提高.

    作者:唐李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护理论文写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作为申报科研成果主要依据的科研论文,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护理科研论文不仅是交流科技信息、临床工作经验的主要形式,它还是推广护理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篇好的护理论文不仅需要广泛收集资料,认真论证选题,严格试验设计,还要运用医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才有可能写出学术价值较高、又易被出版机构接受的护理论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护理论文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现就护理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褚敬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经过临床护理实践及治疗效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般护理、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护理、中药胃管注入护理的原则和方法.结果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和治疗后d 3血、尿淀粉酶浓度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仅有10%的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总有效率达83.33%.结论中药导入腹膜透析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阻止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金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褥疮的防治与护理体会

    褥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得不到所需的营养,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发生褥疮的人群主要是手术后病人、老年人、体弱者,及营养不良、水肿、长期卧床病人.

    作者:潘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人头痛护理观察

    头痛是老年患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其病因以神经系统疾病居多.据国外资料报道,在健康老年人中,60.2%曾发生过头痛,所以完全没有体验过头痛的人是极少的.老年人头痛的病因很复杂,所以对他们的头痛症状更应仔细观察,找出引起头痛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观察方法、内容总结如下.

    作者:臧亚利;田淑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