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琼;王君俏;王永芬;高中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传染病.其病毒可先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复制,引起淋巴结肿大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继而进入血液循环产生病毒血症,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各组织脏器,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中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因本病具有自限性,如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属对症处理,所以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儿科2002年9月间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经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我院6例(2例死亡)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的基本情况,以指导今后提高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查看病史,访谈医生、护士及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总结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首要原因是心理问题和躯体疼痛,其次是病人家庭等支持不良.结论对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旨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主动为终末期肿瘤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提供缓解躯体疼痛的方法,鼓励建立病人家庭等支持帮助系统,还应加强安全预防措施.
作者:范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烧伤是人体受热力(火焰、热水及高温固体)、电能、放射能量和化学物质等作用引起的皮肤损伤.严重的烧伤不仅损坏皮肤和肌肉等组织,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烫伤是烧伤中的一种类型,在日常工作中极为常见.因此烫伤发生后,如能采用适当方法正确地进行治疗处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痛苦,还可避免创面感染,缩短疗程,促进愈合.
作者:温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完成末节断指再植手术11例,其中成活9例、失败2例.现将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燕玲;史靖;骆玲;韩笑莉;张玉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总结心理护理要点.方法分析216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结果216例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均能及时诊治,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改善.结论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有密切联系,心理护理对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十分重要.
作者:刘南田;朱海萍;汪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主要的症状之一,疼痛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破坏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止痛药物存在着服用不方便或副作用多等问题,使得患者在解除癌痛的同时,必须承受另一种痛苦.芬太尼透皮贴剂(又名多瑞吉贴剂)以其使用方便、镇痛作用持久(持续72h)、不会成瘾、副作用少等优点迅速在临床普及使用.我科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在61例癌症患者中应用多瑞吉贴剂,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作者:李少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术后常规,持续开放式放尿是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只注重留置导尿的操作规程,而对患者膀胱功能受导尿的影响重视不够[1],致使部分患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出现尿潴留、尿痛等异常情况,常需诱导排尿,这说明只注重操作规程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对剖官产术后留置导尿放尿方法加以改进,并与常规的放尿方法作观察对比.
作者:顾燕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高雅琪;柴小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使护理中专生ICU实习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方法根据ICU病房硬件设施条件,按照护理实习大纲的要求,对46名文化背景为中专学历的护理学员,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临床教学方案.通过理论培训、前期见习、跟班带教、仪器使用、教学查房等多项环节进行带教.结果46名学员ICU实习综合成绩优秀者32人,占人数的69.35%;优良者9人,占19.57%;无不及格者.95.65%的学员对带教程序满意,93.48%的学员对实习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ICU实习护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燕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总结影响血液透析患者QOL的因素.方法对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基本资料、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将结果与中国一般人群的QOL比较,检测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与影响QOL的因素.结果该人群QOL水平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6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低于中国一般人群(P<0.001);年龄>60岁、家庭经济收入低、长期病休在家、家庭关系紧张、原发病病程长,明显的并发症症状等因素影响该人群的QOL水平.结论在探索护理对策、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应特别关注QOL低得分患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岑琼;王君俏;王永芬;高中度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龄患者亦随之增多,且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一旦受到外伤,机体防御机制容易遭到破坏,可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连锁性病变.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股骨颈骨折的佳治疗手段.2002年1月~2004年7月,我科共为1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了安装临时起搏器后置换人工髋关节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自19世纪80年代,PAC方案化疗应用于临床术前、术后化疗,其特点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DDP)、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其目的在于缩小病灶,降低癌细胞活性,抑制残存癌细胞,防止复发和消灭转移灶.我院近年来对卵巢癌术前、术后化疗采用的PAC化疗方案,化疗效果较好,但其化疗过程毒副反应较重.我科对此类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帮助结肠造口病人实现自我照顾--自我实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的程序对病人入院、术前、术后、出院4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病人尽快适应腹部造口的改变,学会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增加了病人回归术前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改变辅助诊断科室原有的护理模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ERCP治疗的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制定以ERCP为特色的访视表,对545例行ERCP的病人进行深入病房、在床边和病人直接交流和宣教.结果访视545例病人,发现ERCP禁忌者8例,终接受治疗者537例,53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ERCP术前访视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内镜护士业务水平、锻炼工作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它在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ERCP诊断及治疗的成功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书智;叶志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2~5岁患儿IOS检查准确率,为早期诊断、排除哮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400名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05人,对照组195人;对试验组患儿检查前先进行心理干预,然后观察2组患儿ISO检查1 min呼吸的波形、检查时的紧张程度及配合程度和操作成功率、检查耗时的对比情况.结果试验组有94%的患儿能坚持1 minIOS的检查,且一次完成操作,波形整齐;对照组只有56.7%的患儿能一次完成操作.结果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结论IOS检查前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患儿紧张心理,提高IOS检查准确率及缩短检查时间.
作者:谭娴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1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15例患者在术后6~48 h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具有止痛效果明显,加固椎体,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丁翠琴;崔嫣;金欢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尿毒症又称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尿毒症患者不断增多.
作者:府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将Orem护理系统理论中的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身心支持,以淡化患者对预后的忧虑,消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给予患者信息支持,使他们获得本病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知识,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患者回归家庭、社会及提高生存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毛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确定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所接受的护理项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上海市¨家综合性医院行颈椎病手术患者入院后所接受的护理项目.结果确定术前5类28项护理内容、术中13项护理内容、术后8类35项护理内容,其中术前与术后的健康指导、评估、活动类别在颈椎病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护理项目参与人数多,护理工作强度大.结论规范每一个护理流程环节,对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标准起到了监督和制约作用;强调专科护理重点,提高专科护理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开展病种护理成本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宫克;叶文琴;朱建英;高德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