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峡大学女职工妇科疾病调查分析

王丰玲;张冬梅;孙喜芹

关键词:三峡大学, 女教职工, 妇科体检, 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达到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对三峡大学637人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乳腺彩超等项目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37人受检者中发现患有不同妇科疾病301人,占47.25%,发现患不同乳腺疾病287人,占45..05%,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疾病.结论:妇科疾病是威胁女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对其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解剖研究中的新进展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腹腔镜解剖.当今腹腔镜解剖研究主要集中在:①特殊的临近解剖结构的类型;②特殊的手术平面以及解剖标志物.了解系统腹腔镜解剖可以为外科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手术过程,而这将使腹腔镜外科医生在练习中受益匪浅.

    作者:赵力挽;陈取;姜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李丽芸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撷要

    高龄不孕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兼有血瘀、肝郁、痰湿等证侯,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李丽芸教授提出以肾为根本的助孕方法,从补肾填精、补肾调肝、健脾益肾等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秀驰;邓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X2=2.95,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产妇产后疼痛效果分析

    目的:对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缓解产妇产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10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进行全面综合性护理.结果:B组产妇的在生产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产妇;两组产妇在围产期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缓解产妇产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朱利君;罗宝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在重症口服中毒中的应用

    了解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在抢救重症口服中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从口腔明视下行气管插管,再从一侧鼻腔或口腔留置胃管,同时,补液、解毒、心肺复苏、对症等治疗.结果:抢救的患者中,9例生存,2例死亡.结论:气管插管,留置胃管是抢救重症口服中毒患者较满意的方法之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通过对1112例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从语言、心理、体会等方面不断的探索人性化护理的新途径,新思路,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海燕;邓妙玲;毕少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

    加强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就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提出了对其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黎惠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对收治的颈源性高血压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使用辩证中药方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及降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降压疗效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降低血压,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方军;张凤清;吴胜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9例卧床老年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对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卧床老年患者经鼻腔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符合生理要求,可保护肠粘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改善和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然而,鼻饲的同时容易发生误吸、腹胀、腹泻、便秘、堵管、脱管、鼻粘膜损伤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为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鼻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在我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肠梗阻的临床患者病例,抽样患者在来院就诊时均采用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CT诊断的终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该诊断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采用螺旋CT对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梗阻进行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100%;对发生在肠系膜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准确率在85%以上.结论: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方法.

    作者:金跃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腔镜通液辅以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0例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辅以中药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经宫腔镜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辅以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随访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5%,妊娠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腔镜通液辅以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好,妊娠率高,是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好方法.

    作者:梁文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

    目的:探讨孕妇在孕期的常见不适症状,根据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孕妇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症状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自身调节,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消除或缓解了孕妇的不适症状避免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孕妇的舒适感.结论:当孕妇在妊娠出现的护理问题时,及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可以缓解孕妇的不适症状.

    作者:杨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28例老年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的护理研究

    目的:护理老年性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预防压疮发生、预防上呼吸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预防骨折延缓愈合.减少致残,尤为重要.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特点,不同的骨折类型,结合治疗掌握护理环节.结果:通过近五年来128例老年患者骨折后有利骨折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骨折后长期卧床,提高治疗护理质量,促进骨折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眼球穿通伤的心理护理

    在儿童眼病中,眼球穿通伤占有重要地位,损伤除了影响伤眼视功能外,还存在累及对侧健眼的可能,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42例眼球穿通伤患儿的心理观察及护理,了解眼球穿通伤患儿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让患儿对重见光明充满希望.

    作者:马春英;景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8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79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入院一月后比较组别间的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Ba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揭永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唇裂的整体护理

    目的:讨论新生儿唇裂的护理体会.方法:用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患儿家长表示满意,能够掌握足够的护理知识,顺利出院.

    作者:戴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方氨基酸输液外渗致局部高度水肿1例

    复方氨基酸输液外渗致局部高度水肿1例分析.

    作者:苏曼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对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为理论知识缺乏、未严格遵守护理常规、护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提出加强护理人员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改变服务观念,健全医院科室管理是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

    作者:陈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15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刺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159例确诊患者实施经刺法治疗.结果:治愈97例,好转5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结论:经刺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

    作者:严德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在消化疾病病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消化疾病病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影响.方法:消化疾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好于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嗳气、烧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消化疾病病人药物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主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农佩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