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肠息肉的护理

杨英

关键词: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 护理
摘要:本文报告了87例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的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在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是肠息肉电凝切除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对患者术后的休息和饮食进行指导,加强护理观察,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病人氧气导管的制作与选择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氧气导管的制作与选择.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后的双鼻腔悬挂式吸氧管,或头皮针,或输液器,或8号硅胶管与吸氧管连接制成的组合吸氧管予气管切开病人吸氧.结果选用8号硅胶管与吸氧管制成的组合吸氧管为适宜.结论使用8号硅胶管制成的组合吸氧管给气管切开病人吸氧可以减小吸氧管从套管内脱出的概率,不会损伤气管黏膜,导致出血,还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世英;沈有期;潘小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头内回血凝集再回输的危害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尤其是长期输液者(老年病人)的应用,已是静脉给药方法的主要途径.在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针头内回血凝集,使针头不畅,输液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采取拔针重刺,观察及检测了14例针头内回血凝集后血块形成的大小变化,结合患者在心脑血管方面的病变,运用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及阐明了血块再回输体内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危害,提出静脉穿刺针头阻塞时,护士严禁采取加压推注、挤压输液器等方法,防止血块进入体内引起栓塞.

    作者:陈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随着公民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献血模式逐步由组织计划献血向街头无偿献血过渡.我们通过观察不同心理状态、知识层次的献血者,认为献血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在血站推广应用心理学知识,能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减少不良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友华;柴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增强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维护医患权益

    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及卫生法规的不断完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医院的医疗与护理技术、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

    作者:安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华法令对慢性房颤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为0.4%~2%,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升高.年龄每增加10岁,房颤发病率升高1.4倍[1].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慢性房颤是一种老年性疾病.

    作者:杨惠琼;谢崇琼;王秀琼;宋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运用反馈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一名护理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我院在工作中较好地运用了反馈控制,加强了护理查房,认真督促检查、分析和总结,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黄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隔离消毒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情况及对消毒隔离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就我院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0日出院患者2 7454例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消毒灭菌、环境学监测结果2003年比2002年合格率高;医院感染率2002年为2.41%,2003年为1.47%,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3.92%).结论强化消毒隔离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可信.

    作者:甄丽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动脉栓塞症的认知和护理

    肺动脉栓塞症(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及误诊率都很高.在美国,该病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本文就我科1996年7月至2003年6月住院病人中诊断为PE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从琼;王秀琼;杨会琼;张宏;赵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型腹腔引流系统在腹水引流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对73例晚期肿瘤伴腹水患者行腹腔穿刺,应用新型腹腔引流系统引流腹水,结果明显减轻了由于反复腹腔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并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孕产妇自理及护理新生儿能力的影响.方法孕产妇在分娩前和分娩后出院前各做1次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知识的问卷调查和技能评估,在此期间护士根据孕妇的情况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后对2次知识的问卷表进行评分及用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结果孕产妇前后2次问卷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

    作者:杨明辉;宋建华;陶艳萍;侯晓梅;刘军;朱蓓;李惠萍;张京利;贺金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合并疥疮一例护理

    疥疮是由雌雄人疥虫或受精雌虫寄生于皮肤所致.常因直接接触疥疮患者而传染[1],新生儿患疥疮者临床较为罕见.我院于2002年5月17日收治1例病理性黄疸合并疥疮的新生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花;赖珊玲;梁惠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分析

    目的用2年满意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为选择合适的满意程度测量和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2002年、2003年2年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资料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和Ridit分析,模糊控制量纵向分析评价因素的满意程度,(-R)的95%可信区间横向评价14个的相对优劣分档结果.结果(1)模糊控制量提示:排在前5名的2年共同评价因素有2项,表示要优先改进;(2)(-R)的95%可信区间划分:满意度分成好、中、差三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模糊评判和Ridit分析综合应用可以更合理地评价满意度,获得比单一方法评价更为满意的结果.提示满意度量表测试前应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考评,内容设计通俗易懂,好使用数字等级刻度表.

    作者:潘丽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新法探讨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是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普遍的操作.传统的拔针按压方法(下简称传统法)常使病人有明显的疼痛且容易导致皮下淤血、肿胀,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士再次穿刺成功造成困难.我们采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法(下简称新法),与传统法进行比较,其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莹;朱海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液卡在消化内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公正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法规[1].工作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务人员的责任更加重大.

    作者:李文芳;董淑华;张明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中医院护理质量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历代医家形成的医护一体的理论和医护兼施的医学模式,使中医护理的学科独立性受到限制,各类学校培养的护理人员以学西医为主,开设的中医课程甚少.

    作者:黄金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序贯超滤透析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它不仅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还适用于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抢救,血脂的清除,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及难治性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病人的抢救.我科于1997年12月至2001年2月利用序贯超滤透析疗法辅助治疗20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敬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原因及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5例VAP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作回顾性分析,详细介绍正确护理措施.结果147例使用呼吸机超过24 h的婴儿,发生VAP 55例,发现患儿的胎龄,通气天数,有无胃内容物吸人,有无鼻饲,体位,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情况对VAP的发生有重要影响,P<0.05.结论正确使用呼吸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减少VAP发生的关键.

    作者:邓厚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知识宣传卡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为提高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质量,自2002年1月以来,我科发挥糖尿病知识系列卡的宣传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栾伟玲;马丽萍;康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饮食护理

    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人常有呕吐、多汗、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在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后,更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加之病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且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吕传芳;邱松;李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雾化吸入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患儿的不顺从性与患儿的年龄及家长的配合有关,不顺从性明显影响疗效.结论针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不顺从性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提高雾化吸人对哮喘的疗效.

    作者:丁翠;杜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