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凌如凤;刘兴娜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亚冬眠状态下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3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小剂量冬眠合剂后建立亚冬眠状态,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结果:治愈70例,好转51例,死亡9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正确判断出血性脑卒中亚冬眠状态下的意识程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各项护理,可降低再出血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蔡菊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颈椎病患者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手术的普及率也日趋广泛.与此同时,由手术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巡证医学的发展,对颈椎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原则的完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认识逐渐深入.
作者:刘福涛;陈家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多种中药配伍合剂,主要成分为黄苓、熊胆粉、连翘、山羊角、金银花.本药具有抑菌、抗病毒、清热、化痰,镇咳等作用,临床上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本制剂,中西联合治疗,能快速发挥退热、祛痰、镇咳、消炎等作用,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1]、手足口病、腮腺炎等,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但其因是多种中药成分组合制成的合剂,所以也有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张瑞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血府逐瘀汤方出自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该方是王氏诸方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本院从2010年起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5例为我院2010年1月到12月的门诊女性患者,85.88%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倩岚;张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本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后,有30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亡(该患者年龄过大,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患者由于抢救无效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结论:只有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做好预防及护理管理工作,才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远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从而使高血压成为社区慢病中患病率高以及危害社区人群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健康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敦促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健康[1].若在社区中普及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可增强社区人群和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预防水平及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对减缓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茂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疗效、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诸领域等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高脑外伤病人生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脑外伤病人生存质量普遍下降,除情感职能维度外,余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值明显低于脑外伤病人家属(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外伤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疗效、病种、期望值与比较标准等.医护人员应该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重点加强脑外伤病人的健康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重视并发症的干预,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谢远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为其治疗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的高龄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17例,对其发生谵妄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RS减分率:本组17例中,治愈9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1例,无效1例,显效率88.2%,其中1例发病期间出现跌伤,但未出现骨折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在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工作,需重视环境及心理、疼痛、低氧血症、机体内环境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从而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对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根据相应的对策进行处理,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海波;曾庆强;郑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跟骨是人体大的跗骨,是重要的承载骨.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5%的跟骨骨折累及关节面.因跟骨结构独特,解剖关系复杂,故治疗方法有多种,具体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同时对于不同的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较好效果[1].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采用经皮撬拔配合手法复位通用型外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炎;李戈;郑春霞;陈志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儿科收治的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有明确病因146例,占84.4%,病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胆病症、新生儿窒息以及头颅血肿等.其中,因围产因素如新生儿窒息、使用催产素、羊水污染、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等导致发病105例,占60.7%;173例病因分析中无明确病因27例,占15.6%.上述因素发病平均日龄均为七天.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早期以围产与ABO溶血病为主要发病因素,中晚期则以感染为主要发病因素.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并加强对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降低其致残率与致死率.
作者:雷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1].如导管固定不牢,自由进出体内是造成导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2],导管固定不牢致导管脱出是导管移位原因之一,文献报道PICC导管脱出的发生率为5%~31%[1],PICC导管脱出后果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重者可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及导致非正常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存在着护患纠纷隐患.因此PICC导管如何妥善安全固定,防止导管脱出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现将影响PICC导管固定因素及导管固定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韩忠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药物终止妊娠的有效率.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孕50d孕妇120例,在排除诸多干扰因素的情况下.结论:用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终止妊娠,效果较好,安全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勇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0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组和单纯物理因子对照组,采用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估两组疼痛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50例病例全部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完成全部治疗后,两组PRI感觉项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PPI、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RI感觉项、PRI情绪项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优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
作者:肖彬;周俊明;李征宇;张沈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儿科共接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随访期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及症状表现及每次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半年内观察组平均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1%,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杰锋;胡前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循环内科疾病特点是病人病程长、病情变化快、病人年龄大、工作预见性难,因此有较大的护理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对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曲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普遍、常用的给药给液方法之一,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静脉穿刺更能使护士增强自信,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
作者:吴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68例,脑梗塞的患者为41例,脑出血的患者为27例.结果:通过对本组68例中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本院68例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何群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
作者:韩秀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塞病例45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23例、治疗组22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连续15日,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同时联合依达拉奉60mg/d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23例病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治疗组22例病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二者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
作者:卢东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将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针刺+穴位注射)和对照组(针刺)各3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明扬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