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卒中患者康复期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实施肠内营养的应用报告

周志刚;李超;王胤佳;董权;李俊

关键词:卒中康复, 肠内营养,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摘要: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卒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2007年至2011年对25例卒中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观察患者PEG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结果:25例患者PEG操作成功率为100%,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操作时间平均(15.4±4.2)min,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25,术后实施肠内营养顺利,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卒中患者,PEG是一种微创手术,并发症少、管饲保留时间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洗浸重用桂枝治疗足跟痛100例

    对100例足跟痛重用桂枝为主,外洗浸治愈82例,治愈率82%,明显好转18例,好转率18%,总有效100%.

    作者:林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婴幼儿肺炎6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吸氧、平喘.结果:64例婴幼儿肺炎平均住院5-7天,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肺炎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积极综合治疗,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位回肠新膀胱功能训练及排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在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58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贮尿、控尿、排尿三种功能训练,问卷调查患者排尿日记、日/夜控尿情况、尿失禁发病率,测定自由尿流率.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全部患者恢复规律自主排尿,膀胱功能性容量230~390ML,随访1年患者中发生夜间尿失禁9例,发生率0.18,经及时指导后控尿能力逐步提高.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尽快恢复新膀胱储尿控尿功能,经尿道正常排尿,有利于其社会心理的维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马雪霞;陈向红;关健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推拿治疗》多种教学法的应用

    <推拿治疗>是针推专业课之一,内容主要涉及疾病的推拿治疗,作为中医的特色治疗法,具有相对安全、有效、简便、舒适的特性.为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应用能力,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杨敏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抑郁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了薄氏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共观察26例病人,腹针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予Hemilton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计算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HAMD评分26.2±5.7分,治疗后HAMD评分8.2±7.5分,痊愈12人,显效7人,有效3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85%.结论:薄氏腹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罗文杰;刘娟;王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胃切除患者手术后早期经口饮食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经口饮食的实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1例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实施早期经口饮食计划,即由营养师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原则将术后每个阶段的饮食做成食谱,责任护士在术后各个阶段实施饮食管理和护理,观察营养方面康复情况.结果:31例病人术后测血清清蛋白全部在正常范围,切口甲级愈合29例,乙级愈合2例,出院时均进食半流饮食,平均住院日为21d;有9例早期进食后出现腹胀,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实施经口饮食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何娜;龚晓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0例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组和单纯物理因子对照组,采用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估两组疼痛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50例病例全部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完成全部治疗后,两组PRI感觉项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PPI、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RI感觉项、PRI情绪项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优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

    作者:肖彬;周俊明;李征宇;张沈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特点,为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38例骨科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就诊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60岁,女性,骨密度降低以及跌倒次数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因.结论:与雌激素,生活方式如运动,饮食等相关的因素的临床治疗措施都可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傅维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片配伍用于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本文将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进行药物流产的效果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在临床推广应用药物流产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片配伍药物终止妊娠措施,在进行药物终止妊娠前,应对患者禁食禁水两小时,或保持空腹.在服药终止妊娠期间,患者应尽量进食清淡食物.结果:早期组利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进行终止妊娠的完全流产人数相对于中期组患者明显增多,且流血量明显减少.患者在进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药物流产时,会出现恶心、乏力、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其中少数患者出现震颤、全身发抖以及出汗现象.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药物流产具有副作用小、清宫率低、流血量少等优点,且减轻了手术人工流产所带来的痛苦,经济、有效、安全,不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以及并发症.

    作者: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反响如何.方法:把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地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来进行护理,B组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手段来进行护理,然后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并且作出对比.结果:B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这说明人性化的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的反响是非常好的.

    作者:汤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个案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因后枕部疼痛2月如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枕部,颈部疼痛不适,初始未予重视.经休息对症治疗后疼痛无好转.2天前于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颈1,2椎管内占位(见图1,2).大小约1cm×3.5cm×1.7cm.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查体:神清语利,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c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劲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规整,无杂音.四肢自主活动,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无重大疾病史,无家族遗传史.病程中,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发作性肢体抽搐,大小便正常.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然后给予手术治疗.患者全麻平稳后,右侧卧于手术台上,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单.取枕外粗隆下1cm至颈5平面,长约10cm直切口,分层切开皮肤,肌肉.暴露寰椎后方及颈2棘突,见肿瘤侵蚀骨质及周边肌肉.咬除颈2棘突及寰椎后方偏右约4mm,见肿瘤位于硬脊膜外,质地较韧,全绕脊膜.去除被侵蚀及的肌肉及骨质,留做病理.然后显微镜下切除脊膜后方及两侧肿瘤,前方肿瘤质地坚韧,无法全切,予部分保留.切除组织送病理科检验.仔细止血后,硬膜外留置16号硅胶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肌肉,皮肤.手术完毕.病理检验回示:(C1,C2椎管内,C2椎体棘突)恶性肿瘤.

    作者:潘泰峰;赵斌杰;陈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认知疗效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认知疗效.方法:5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锻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认知能力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显著,服用胞磷胆碱钠临床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能较好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安全性高,疗效较好.

    作者:刘静;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呕吐与恶心患者消化内科护理

    恶心是一种欲吐的不适感,视为呕吐的先兆.呕吐是胃内容物或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反射动作,为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先有恶心,继而呕吐.目的:讨论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恶心与呕吐患者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无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少、呕吐减轻或者停止,活动耐力恢复并有所改善.

    作者:孙兆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训练后疲劳的预防与消除

    通过探讨军事训练与疲劳以及预防与消除的关系,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法,降低疲劳的发生,为部队官兵提高军事效果打好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1年~2011年惠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2001年至2011年惠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主要死因和儿童死前保健服务状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惠州市2001年至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11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84‰,其中新生儿死亡率为2.92‰,婴儿死亡率为3.43‰.②5岁以下儿童年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56.45%,新生儿死亡占75.97%,婴儿死亡占89.11%.③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为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天畸形、意外和肺炎.结论:降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需进一步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率,提高婚前检查率,做好产前疾病筛查和诊断工作,预防出生缺陷,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何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心脏脂滴功能研究的新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重要基因转录调控因子.脂肪甘油三酯酶(ATGL)能催化心脏脂滴水解,现在发现PPAR介导的基因调控和线粒体功能必需这种水解功能,这为治疗ATGL突变引起的中性脂质贮积病提供了新方向.

    作者:聂雪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底癌上消化道钡透及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及CT检查在胃底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胃底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上消化道钡透及CT检查结果.结果:上消化道钡透联合CT检查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3.8%,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透联合CT检查可以提高胃底癌的确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温度对复方甲硝唑漱口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的影响

    目的:判断温度对醋酸氯己定的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25~40℃间氯己定的含量测定不受温度影响.结论:该制剂制备简单,质控方法准确.

    作者:杨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通督调神、益肾填精为主治疗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

    笔者以通督调神、益肾填精取穴为主,采用传统毫针针刺治疗62例住院脑梗死患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梁毅;雷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的收治进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6例,其中,宫颈癌患者为1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3例,卵巢癌患者为22例,恶性葡萄胎患者为9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病史.化疗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治疗的效果.结论:通过对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化疗痛苦,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