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纯丽
本文通过对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8例患者术前并发症的治疗、护理及术后手术改良的特殊护理、观察及指导,65例术后5~7天可拔除尿管能自行解小便,3例8~10天拔除尿管,经精心护理及治疗,使尿瘘、尿失禁各1例的患者功能恢复排尿,无1例发生并发症,达到防治出血性并发症的预期目的.
作者:冯艳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3].而护理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它不但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肌体康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确保繁杂琐碎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实践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查找并分析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是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高书峰;程利;黄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开展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加快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资料调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1日至2002年6月1日因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腹腔镜在治疗疾患切除病灶的基础上避免开腹,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也利于手术后的恢复,减少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率.结论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陈远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是一种使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液化,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
作者:张素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其口服药效维持时间长,起效慢;静脉给药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二者综合应用效果可取长补短.我科近年来应用心律平多途径给药(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治疗室性早搏36例,取得显著效果.我们的体会是: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心律、心电图各间期的变化、药物疗效及副作用,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用药观察和保健能力,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汉琴;艾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人的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异,口腔温度为36.3℃~7.2℃,腋下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间可有轻微波动,清晨稍低,起床后逐渐升高,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作者:何为;刘新平;高春喜;张赛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褥疮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合并感染易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肿瘤病区收治一例前列腺癌术后并发Ⅲ°褥疮、伴有感染的患者,经过中药养阴益气,抗生素全身用药,配合使用利福平外敷加烤灯等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桂华;沃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为临床的护理工作人员,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穿刺困难的血管,尤其是新生儿科.
作者:管红珍;杨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84例高龄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量液体治疗的临床监护,强调在围手术期匀速输液的基础上,重视生命体征、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血球压积(HCT)、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并通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对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楚燕;刘迎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以它诸多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正确掌握其穿刺技巧,应用范围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文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就1998年10月~2003年6月共收治100例经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剂量的情况体会如下.
作者:杨莉;王红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围产保健中的临床实用价值,以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方法以我院实施围产保健的孕妇为对象,通过使用信息化管理前后的利弊对照,对围产保健三大环节之产前保健中的一些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总结传统程序及手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化管理在围产期保健领域中的应用意义.结果无论是从高危孕妇的管理还是普通孕妇的管理上看,整个围产保健在程序上明显地严谨有序起来,环环相扣疏而无漏成了我院围产保健信息化管理后的特点,特别使我院高危妊娠的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管理安全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目的.随之带来的还有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作者:梁纯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接外用生理盐水行持续膀胱冲洗,以往用开放瓶盛装外用盐水,此操作须反复打开开放瓶瓶盖添加外用盐水,过程中可造成污染的危险.为了探索一种既减少污染机会,又方便实惠的方法,我们于98年11月至2000年4月为80例前列腺摘除术病人采用串联外用盐水瓶代替开放瓶行持续膀胱冲洗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骆书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本院早期活产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110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进行回顾性年龄结构构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早期新生儿(出生一周内)死亡率占90.05%.而且对早期新生儿的性别、年龄结构、体重、成熟度、出生时间、疾病与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讨论控制活产新生儿死亡,关键在于减少其新生儿死亡.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按照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早期针对新生儿的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并熟练掌握相应的急救护理技术和护理对策.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减少死亡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对临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刘惠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逐渐老年化,对护理工作的挑战日趋显著,老年人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文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健康问题,探讨如何搞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易红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频电力在术中意外致患者烧灼伤屡见报道,既给患者增加了额外痛苦,又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对引起烧灼伤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程用彬;郭富强;李伟;王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于1994年7月由美国吉尼亚洲乔治梅森大学袁剑云博士介绍入我国.它的主要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模式.本科是干部病房,于1997年9月被本院护理部选定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4年多的临床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娅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是肝组织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49岁年龄发病率高,男女发病之比为2~5:1.介入治疗一般适用于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介入放射学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优点,其痛苦小,病人易于接受,手术时间短,用药剂量大,副作用小,被患者所接受.适时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为20例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珊珊;马效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国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医院吃大锅饭,没有竞争,造成长期以来坐等病人上门求医的局面,医院的服务与医院的利益关系不大,造成经常可见的医护人员呵斥病人以及病人在求医过程中东跑西颠,不知所措的现象[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医院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每家医院都力求以好的服务给患者留下好印象,力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雪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和病情发展的危险阶段.ACS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症群.在急性期能否正确、早期处理直接决定疾病的预后.总结367例ACS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ACS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
作者:何伟勤;邵小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