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期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引起通透性和脆性增高,临床以皮肤紫瘫、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紫癜可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型共5型.本文主要谈谈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辨证论治.
作者:李菊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优势.方法:本组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帕醇,浓度为370mg/ml,剂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4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0~30s.将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25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传送至AW4.2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VR、MPR、MIP重建.结果:①11例患者的血管成像扫描时间为7~10s;②De Bac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3例,De BackeyⅢ型8例;③11例患者在VR、MPR重建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双侧髂内外动脉以及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主要分支的血管,图像清晰,血管对比明显,血管边缘无阶梯状改变.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或微创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主要分支血管的改变,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李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将对日常医疗活动和纠纷调节产生广泛的影响.
作者:王志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照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TDP照射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TDP照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有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潘小红;刘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手术流程进行.观察组患者先在耻联上3cm行一5~7cm的地方切开一个弧形口子,和皮肤切口相比的话筋膜要长1.5~3cm,用钝性工具把腹膜进腹撕拉开,根据粘连度判断附件可否留在里面.用弯钳夹稳定好子宫,对漏斗韧带、子宫动脉要处理好,往回到腹膜2cm处即可.如果患者怀孕12个星期的话,那就可以采取在腹部切口上将腹腔提出来,一旦出现子宫过大的情况,可以先处理干净好肌瘤,宫颈外口也需要动电刀处理,此时要将子宫提上去,阴道壁会凸显出来,阴道由前壁切进去,绕着宫颈环形将阴道壁贴紧,此时可以把子宫全部切除,宫颈膜的周围和阴道都必须提起来并且缝合完全,膀胱要在腹膜的尾部安置,腹直肌前鞘要缝合完全,皮下只需要3针.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观察组,两组之间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都要大于观察组(P<0.001),对照组的患者术后病率和使用镇痛剂的数量都要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要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腹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切口小,肠道所受影响极少.皮下只需要3针,极大的减少了手术进行时间.患者在拆线后皮肤下不存在异物,发生疤痕增生的概率小,切口愈合速度快且美观.
作者:张菊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是潜在的生产力.现代档案管理要求实现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档案管理者的现代化.旧有的档案管理思维和管理理念面临彻底的变革和深化,一系列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急需铺展开来.
作者:张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15例产褥期抑郁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64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HAD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阻断产褥期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舒适护理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前列腺电切术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愉快现象,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欧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腹症病患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所有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给予腹腔镜的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病患的病情变化情况,分析及探讨其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急腹症病患经过治疗后,其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腹腔镜的治疗成功率是96%,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病患,其的临床疗效显著,给病患带来的创伤较小,病情康复快,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冉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癌微波消融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52例肝癌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肝癌微波治疗的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海英;聂敏;郭小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对患有产后宫缩乏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产后宫缩乏力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平均每组45例.单药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产后出血量明显短于单药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单药组.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对患有产后宫缩乏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秀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引入飞信这个免费的通信工具,能够加强工作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效快捷完成工作的同时,还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做到了服务创新.
作者:许剑琪;杨少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2012年6例老年病人跌倒的临床资料.结论: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外部因素为条件,自身因素起决定作用,医护人员及时识别跌倒潜在因素及积极有效应对是防止跌倒的关键所在.
作者:邓四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主要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全球常见疾病,约10%的人患过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很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此病的复发率极其高达40~70%.如何防止和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的热门课题.
作者:仲伟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应用,探究佳的尿液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尿液标本,同时运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验,比较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的蛋白质符合率为98.2%,红细胞符合率为97.0%,白细胞符合率为94.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验结果仅为普通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其须与传统手工法相互结合,方可得出更佳的检验结果.
作者:李久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研究的一组数列,探讨了综合护理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后得出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行为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尚翠令;任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理护理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梳理和总结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10例传染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对于密切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莲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由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开展.病案在医疗保险理赔时具有凭证作用.必须加强病案质量管理和业务管理,才能更好地适应医疗保险的需求.
作者:林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步步高升,各种医疗保障体系也相继建立,对保证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着作用.但是,一些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大批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休学或退学,从一些省份的体检数据也可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在不断下降,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健水平势在必行.而专门针对大学生医疗保健策略相对来说还是缺乏的.循证医学是今年三十年发展迅速,在提高特殊人群医疗保健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馨月;雷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奥扎格雷钠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行血脂调节、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压和活血化瘀类药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观察和记录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6.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其疗效确切,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马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