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英;梁向荣;郎云泽;袁朋
妊娠28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笔者于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立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汤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疗效.方法:选36例高HCy血症、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瘀血阻滞的患者,予以健脾活血汤治疗.结果:27例降至正常占75%,9例下降60%占25%.结论:健脾活血汤对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的高HCy血症有明显疗效.
作者:段慧杰;武蕾;薛长玲;苗华为;李楠;汪慰寒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脂血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梗、中风等多种疾病.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脂降灵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伟;张月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在局部解剖学基础上,我们采用改良式第12肋下切口行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85例,肾切除术(含根治性肾切除术)30例,肾囊肿去项减压术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整形术2例,共计121例,无1例损伤胸膜及肋下神经.所以,作者认为此切口兼有第12肋下切口和第十二肋骨切除切口之优点,操作简便,显露清楚,节省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肾脏手术切口.
作者:郭忠仁;马建新;陈来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分娩併发症,约占分娩总数的12.4%[1].与早产、感染及难产密切相关.本文仅对难产与胎膜早破及无胎膜早破之间的关系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从中得出结果,判断胎膜早破分娩的难易度.
作者:范春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恐怖症是一组神经症性障碍,它的特点是是对以某一特定的客休和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经合并运用心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梁达中;尹玉珠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人们的医疗观念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比如以前人们大多只重视治病而轻视预防,现在有许多人正逐步重视预防.说到预防,就离不开各种辅助检查,而临床检验正是各种辅助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检验师是临床检验的主体,每天都需要面对很多患者.而患者则要求检验师工作要技术娴熟,动作迅速,报告准确及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检验师的服务技巧将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作者:叶心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院妇科门诊自2003年1月至5月对10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α-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志文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硝硼散坐浴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981年以来用硝硼散30克坐浴治疗嵌顿痔348例,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水溶液坐浴治疗嵌顿痔9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9%,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硝硼散坐浴治疗嵌顿痔,疗效优于用高锰酸钾坐浴.
作者:左进;周雪梅;李立;马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为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寻求良好的覆盖材料.方法:应用自制无细胞真皮与自体头皮移植覆盖3例烧伤病人创面上.结果:植皮区柔软度和弹性能够满足功能需要.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地挽救功能,减少瘢痕畸形,有利于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华强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心理因素,观察万拉法新、达纳康两种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老年抑郁自评量(GDS)简表,对5500名6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进行测试,筛选出324例中重度抑郁者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治疗.分别服用达纳康片、万拉法新胶囊和两者同时应用,6周后再次用GDS量表评价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正常者为67.89%.轻、中重度抑郁者分别为25.93%和6.18%.324例中重度抑郁者治疗6周后,3组痊愈率分别为1.86%、52.78%、72.22%;总有效率分别为有效率55.56%、80.56%、94.44%.结论: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中重度抑郁者用万拉法新与达纳康联合治疗,起效快,疗效增强,不良反应轻微.GDS简表应用方便、简单、易操作,是诊断老年抑郁症和观察药物疗效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月凤;穆永臣;石福荣;孟庆华;李如林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颅内出血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对120例手术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术后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头部引流管护理;(3)鼻饲管护理;(4)并发症护理;(5)心理护理;(6)出院指导.
作者:李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是一常见病.由于它是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疾病,因此治疗困难,急性加重期常因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为探讨中药的治疗效果,我们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景荣;谢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异位肝为临床罕见病变,国内外文献报道极少,常无临床症状.现将我院经皮胸部活检穿刺病理证实胸腔异位肝叶病例1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思慧;翁书和;苏小康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CHF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心律失常,ST-T改变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以动态心电图(Holter),甲状腺激素对100例CHF患者进行检测,并与23例健康人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SVA,ST-T改变与健康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P=0.000).(室性心律失常)VA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13).CHF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四组之间VA,SVA,ST-T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25,P=0.000,P=0.001).与兼水肿血瘀证组比较,健康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9,P=0.006,P=0.002,P=0.006).与健康组比较,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28,P=0.007,P=0.004);与兼水肿血瘀证组比较,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7,P=0.005,P=0.003).TSH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HF组四型不同中医分型与VA,SVA均呈高度正相关(r=0.263,P=0.008,r=0.399,P=0.000);与T3呈显著负相关(r=-0.243,P=0.015).T4与VA呈显著负相关(r=-0.216,P=0.031).TSH与SVA均呈显著正相关(r=0.201,P=0.045).结论:CHF组不同中医辨证中的兼水肿血瘀证T3与T4的显著降低有可能是VA,SVA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周杰;高晓玲;张宝州;王兰娣;黄仕君;盛丽;阎晓霞;史东静;杨阿妮;裴玉琴;陈进凡;程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科自2000年~2003年应用小柴胡冲剂治疗小儿扁桃体炎标准.并与常规西药组对照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来自我院门诊患儿共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3岁20例,>3岁80例.病程1~3天30例,3~7天70例.体温≥38.5℃70例,37.5~38.4℃30例.扁桃体Ⅰ°肿大20例,Ⅱ°~Ⅲ°肿大80例,扁桃体红肿74例,脓性分泌物26例,对照组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3岁28例,>3岁72例.病程1~3天30例,3~7天70例,体温≥38.5℃34例,37.5~38.4℃66例,扁桃体红肿52例,脓性分泌物48例.
作者:魏如远;石锦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和卡托普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各糖尿病治疗组.各糖尿病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每周5次,共14周.取坐骨神经及腓肠神经标本行光镜、电镜检查和蛋白糖基化产物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糖尿病组大鼠神经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水平明显升高(P<0.01),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显著减少(P<0.01);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情况明显改善.电镜检查则显示:各糖尿病组均显示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改变,轴索变性,雪旺氏细胞变性,神经滋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固缩、凋亡.各种治疗可减轻这些病变,并以卡托普利组疗效好.结论: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翁孝刚;窦敬芳;陈三敏;赵玉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于6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近年来普遍应用于临床,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液体外渗、易掌握、操作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及对长期输液病人、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输液时,能赢得抢救时间,保护血管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护患皆益.现就其穿刺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作者:韩梅玲;杨月文;付云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其器官的损害是新生儿致残和/或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度窒息,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程度重.由窒息所引起的新生儿死亡几乎均在重度窒息患者中,而存活者的致残率也较高.故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处理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新生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的高低,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闫琳;柳万林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与传统保留灌肠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31例,后者30例.治疗组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灌洗后给药,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保留灌肠给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组总有效率为93.5%,单纯保留灌肠组为7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结肠灌洗后给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保留灌肠给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李晓慧;邵立春;李学彦;马淑艳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