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护理体会

邓晓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护理
摘要: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组成.由于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劳损较其它的组织为重,又因腰椎间盘仅有少量的血液供应,营养依靠软骨终板渗透极为有限,从而极易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坏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导致腰腿痛的一料种常见病.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手段与治疗方法,为临床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防止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月到2010年6月收治并就诊的在外院漏诊或误诊的月骨脱位或月骨周围脱位患者21例,采用拍摄腕部正位和侧位X片进行诊断,并依据病情进行早期复位和适当的固定,并于术后1年后进行Mayo Modified Wrist Score功能评价.结果:①共诊断出月骨脱位5例,经舟骨月骨脱位2例,月骨周围脱位9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4例,不典型月骨周围脱位1例.②术后患者的平均得分为81.2±3.8分,除1例患者得分为差外,其余20例患者得分均在尚可以上,占95.2%.结论: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情况比较复杂,应避免漏诊和误诊,尤其是不典型月骨周围脱位,及时和分型的术后治疗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江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干眼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工作环境的改变及各种眼科手术的开展,干眼症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针对此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而中医运用自身优势,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砚颖;廖素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凉山彝族地区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教育

    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降低均使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增加.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硬化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对高脂血症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动脉硬化的关键,是防治冠心病.脑卒中经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意识.

    作者:巫俊敏;周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行为影响健康

    行为影响健康的理念,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念,这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将起到有益作用.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树立行为决定健康的理念,将有助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许素辰;刘志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疗法

    目前西医对盆腔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药物治疗,大多流于急性期的抗炎治疗,往往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一些顽固的,慢性迁延期的盆腔炎并无切实有效的良法.且西药抗菌局部吸收效果欠佳,长期使用还容易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祖国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本病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多样,疗效明显,并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优势.本人在临床上对本病的临床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同,现以下介绍几种特色中医疗法.

    作者:李小兰;安允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远期疗效

    目的:评价脑栓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三组基础治疗相同,中药干预组加予口服脑栓通胶囊,中药安慰剂组加予口服中药安慰剂,空白对照组只予基础治疗,治疗时间1个月.3组对象在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接受以下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CSS),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MBI).结果:3组治疗后1,3,6个月CSS、FIM和MBI评分,中药干预组分别与中药安慰剂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安慰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且疗效可以持续比较长的时间(>6个月).

    作者:林子玲;郭永谊;赖家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2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病变所致的出血.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有呕血、黑便、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自2009年2月-2010年8月应用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失眠的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初总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病可以单独出现,亦可以表现于癫、狂、郁等疾病中,此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现总结现今常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以飨读者.

    作者:秦义;申茹;邢盛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护理体会

    血管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的正确使用、细心护理对长期使用特别重要.人造血管内瘘主要用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在,由于糖尿病、老年患者日益增多,使用人造血管的患者也不断增加.我院行人造血管植入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例,通过临床护理实践,现将护理及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屈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NUSS术患儿的应用

    目的:认知-行为干预有Nuss术后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6例Nuss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外加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焦虑及疼痛评分、对术后康复知识的掌握、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异.结果:两组在患儿焦虑及疼痛评分、对术后康复知识的掌握、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减轻患儿术焦虑及疼痛,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陈秀玲;安德连;陈丽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肠造口术后早期使用造口袋的临床比较

    目的: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结肠造口袋的使用.方法:通过对67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观察,针对性的实施结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结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方法.结论:术后早期正确使用造口袋和掌握造口护理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陆露;王晓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长期拖累使患者常感到悲观、厌烦、焦虑、紧张甚至恐惧不安、丧失信心等,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确定个体化治疗指导方案.

    作者:张军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探讨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及对比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检查,比较CT和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46例患者中CT检查阳性检出率32.4%,MRI检查阳性检出率73.0%,MRI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是一种较好的病毒性脑炎辅助诊断方法,而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作者:黄桂秀;杨世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影响检验质量几个环节的控制探索

    检验质量是检验科工作的重心,没有质量的检验结果不仅不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甚至还会造成某些误诊,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失.检验工作质量的几个环节必须要控制好,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真实,有效.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例外周静脉输注长春瑞滨致迟发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长春瑞滨作为抗肿瘤药物作用广泛,属于强发疱剂,可引起不同程度静脉炎.我科一例患者输注长春瑞滨后出现迟发性静脉炎,经过局部封闭,并运用强的松片+消炎痛片+云南白药+甲硝唑片与75%酒精调成糊状涂抹局部,减轻患者疼痛,对局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病人局部愈合未留有后遗症.

    作者:王海琴;早热古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社区符合诊断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控制,同时观察组给予社区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宣教,疗程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降压效果.结果:经社区干预后,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执行社区干预对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有较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丁咯地尔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脑梗塞引起的头晕、偏侧肢体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0月年龄≥60岁的脑梗塞患者住院资料87例,采取随机分组.试验组44例,其中男23 例,女21例.对照组43 例,男23例,女20例,观察该药疗效.结果:丁咯地尔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丁咯地尔能显著改善脑梗塞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个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霄;姚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工鼻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两种气道加温湿化方法对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8例SICU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的呼吸机湿化罐方法进行气道管理,观察组仅使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早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单用人工鼻可以达到满意的气道湿化效果.

    作者:魏钰;马盈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直肠癌前切除病人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我科对20例直肠癌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病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同期随机选择23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差异,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比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相比,腹腔引流管、尿管平均放置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直肠癌行根治性前切除病人中应用具安全有效,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