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华;马敏
康复医学是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新兴、独立的医学学科.作者通过对陕西省十个地区的近四万慢性病人的康复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大量陕西省康复治疗的现状分析,为陕西康复医学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文献资料.
作者:杨延平;刘树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A组76例行微创血肿碎吸术,B组 61例行穿刺引流液化术.对患者术后的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肿量及中线移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术中再出血率和病死率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而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结论: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肿量,高颅内压,中线移位.微创血肿碎吸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取得比单纯的穿刺引流术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百春;李子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护理中,为孕产妇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不仅要助产技术先进高效,更要重视护理服务质量.探讨产房助产士情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提高护理质量,除了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应注重情商的培养.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切口手术者1069例,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的切口护理、预防感染以及康复教育等.结果: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69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8小时,患者住院时间为3-10,平均6d,均手术成功,切口愈合出院.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裂开是常见并发症,医护人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充分的预防,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加快腹部切口的愈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慧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将从HIV-1型标准株的基因序列中扩增出的gp120分子短片段基因(417bp)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与pPICZB中,以电穿孔法转化酿酒酵母CYC3.经乳糖诱导表达后,gp120短片段多肽在CYC3中少量表达,在诱导表达24小时重组蛋白表达量及抗原性达到高,表达产物被降解,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
作者:史海龙;李军;崔亚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过去通常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自2004年以来,我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全麻下行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6例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患者按单双日分成研究组370例和对照组3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29%,显著优与对照组85.9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院理疗科于2008年-2010年采用超短波加拔罐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瑜;傅俊媚;纪素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现象.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喂养困难、胃潴留等,通过合理喂养,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笔者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上级医院儿科进修期间,其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防范职业暴露发生.方法:对既往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主要记录项目分析总结,如职业,工龄,暴露环节,预防用药效果.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以护理人员高,尤其是新从业人员;暴露环节集中在静脉注射和穿刺活动中,经过风险评估并及时干预,经随访并未发现由此引发职业暴露后感染.结论:职业暴露管理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严格标准防护措施落实,及时有效的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避免感染发生
作者:裴卫国;杨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方法:对61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3%(61/457),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70.5%(43/61)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h内.结论: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后血压高且波动幅度大及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妥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作者:戴翠萍;黄羽桃;钟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其手术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身心方面的不适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排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激发患者争取早日康复的积极心态.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对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随时进行引导、安慰和劝导.要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把患者当亲人,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和亲切感.同时,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严格遵守各种医疗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方式,尽力减轻产妇的心理应激反应,这对剖宫产患者恢复健康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春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尿液干化学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作为临床过筛实验简便实用,结合显微镜检查法及其他方法学检查.尿十一项干化学测定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如何避免及其重复性实验,确诊实验.
作者: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无痰者46例,咳少量白痰者10例,运动后咳嗽加重者24例;胸部X线示肺纹理增加者29例,胸片显示正常35例.有过敏体质者24例.所有病例应用不同抗生素加用止咳化痰药治疗1个月以上而疗效不明显者,本院确诊前均被误诊,误诊平均(3.98±2.23)月.确诊病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布地奈德),口服茶碱类、博利康尼、酮替芬等.用药后咳嗽在7d内消失占15例,14d内消失20例,其余在一月内消失,1例停药后复发.结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其临床特点,要结合临床特点和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慢性咳嗽以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按哮喘正规治疗以防发展为典型哮喘.
作者:向旭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的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方法来表达.实践表明,沟通无时无地不存在,在给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环境、护理指导或卫生宣教、搜集病史、实施护理措施等过程中,都包含着沟通,有效的沟通是护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确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心理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及要求,有针对性的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满足其需求,以减轻其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林小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2011年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22例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6~12个月(平均7.5个月)的随访,年龄小70岁,大91岁,平均82.73岁.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3天~7天,平均5.2天.未出现髋内翻、深静脉血栓、感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优,18例,81.82%,良,3例,13.64%,可,1例,4.54%,差0例.结论: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迅速恢复患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毕梦娜;陈经勇;陈如见;李钟;张鹏;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用中药液灌肠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液灌肠及联合抗生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并伴有腹胀、腹痛、肛门坠胀,心烦等临床症状和亚健康症状.因此,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探讨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便秘的疗效,结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楼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产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的生产情况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74例初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A组孕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孕妇在A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孕妇在护理后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经过研究后发现,B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多于A组孕妇,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孕妇中手术产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初产妇在产程过程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更加理想,可以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作者:陈清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但是往往忽视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致使贻误病情.不能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将导致小腿肌肉坏死,重者截肢甚至死亡.自2002年2月~2010年10月,作者收治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strofascial Comart-ment Syndrom OCS)28例,早发现,早处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猛;李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