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梅
目的:研究悬灸结合梅花针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66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悬灸结合梅花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四肢感觉功能(Fugl-Meyer)评分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3.9%、72.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灸结合梅花针在中风后肢体麻木的治疗中有良好疗效,是治疗中风后患肢麻木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作观察组,并取54例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均予以颈动脉超声及静脉血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cy、颈动脉血管情况.结果:观察组维生素B12(305.51±25.25)ng·mL-1与血清叶酸(FA)(10.05±3.44)μg·L-1均低于对照组,Hcy(21.22±3.44)μmol·L-1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颈内动脉(ICA)及颈总动脉(CCA)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厚度均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高者IMT厚度显著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密切关联,临床应及早予以干预及治疗.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早期鉴别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7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作为病毒性感染组、15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细菌性感染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采取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受检者PCT水平,对三组血清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早期病毒性和细菌感染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永赞;谢悦坚;黄碧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的联系性,探讨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渔湖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咳嗽合并咽喉反流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予以促胃肠动力药+ H2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案;观察组25例,实施促胃肠动力药十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反流症状改善情况与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反流症状得分都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咽喉反流是引发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和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志彬;陈旭明;陈楚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髓炎外洗方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9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骨髓炎外洗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中性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接受外洗方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炎性指标.
作者:刘永立;程富礼;景小博;王来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儿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3~6岁惠儿进行血清抗体检测,6岁以上患儿行胃镜检查,确定Hp感染率,分析Hp感染与病情程度、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患儿Hp感染率为41.00%;轻度、中度、重度患儿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Hp感染率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感染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叶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联合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血清Tg测定联合131I-全身显像进行联合诊断,比较131I与SPECT/CT平面显像和131I与SPECT/CT融合显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31I与SPECT/CT融合显像病灶分布分析:共发现异常病灶84个,以淋巴结转移、污染、残留甲状腺、颌下腺及腮腺和骨骼中为主,所占比例为89.3%.131I与SPECT/CT平面显像,共发现78个病灶,两种方法病灶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131I SPECT/CT融合显像病灶分布结果:Tg> 1000ng·mL-1的30个,100<Tg< 1000ng·mL-1的14个,50<Tg< 1000 ng·mL-1的11个,Tg< 50ng·mL-1的8个.多表现为颈部广泛淋巴结转移或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双肺转移或颈部淋巴结和骨转移.结果:Tg测定联合131I-全身显像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应联合应用互相补充,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作者:刘世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SHPT患者12例,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 600 ~ 1500 pg·mL-1,初始给予帕立骨化醇5μg·次-1,每周3次治疗,根据血清iPTH及钙磷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本研究12例患者应用帕立骨化醇治疗3个月后,按照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导指南透析患者血清iPTH目标范围150 ~ 300 pg·mL-1,达标率为25.0%,降幅高达到79.3%,低降幅也有26.0%.结论:帕立骨化醇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清iPTH水平,治疗SHPT,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钙血磷水平.
作者:刘洪萍;廖莹;李彤;许慧丽;郭健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缓解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固始县信合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KOA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刀疗法,比较两组早期疼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率(RIS)为78.0%,明显高于对照组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可有效缓解KOA患者早期疼痛.
作者:许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应用芪术降脂方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佛冈县人民医院80例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术降脂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观察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降低,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应用芪术降脂方剂治疗临床效果佳,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生活质量也有提高.
作者:黄裕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前列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丰都县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减少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改善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改善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更佳,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保护性约束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信宜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接收精神病患者278例,分为两组各1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不良约束事件发生的几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的不良约束事件发生率(29.50%)显著高于观察组(3.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增加人性化护理,可减少不良约束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黄华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胆道疾病(BTD)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登封市人民医院行LC的204例BT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56 ~ 75岁)与非老年组(年龄25 ~ 55岁)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老年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BTD患者行LC安全性基本无影响.
作者:张少成;张亚辉;徐小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00例需进行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实行质量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常规检验.探究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样本不合格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样本污染及送检超时为主要因素,此两种各占3.00%.结论:将分析前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检验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检验注意事项,并对检验过程进行有效干预,除此以外,对检验器材及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可显著改善尿常规检验合格率,样本不合格率显著降低.
作者:黄秋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奥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奥拉西坦的基础上接受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潘红珊;莫翠英;胡小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49例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通过计数装置中剩余药物的次数计算患者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评价患者的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及肺功能状态.结果:第1个月,126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好,23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用药依从性与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职业等无相关性;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具有ACQ-5评分及夜间症状重的特征,且参加疾病健康教育的比例高;用药依从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ICS/LABA的依从性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有密切关系,加强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邓海燕;张敏;高波;郑明星;杨东霞;刘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三七总皂苷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上报的三七总皂苷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R)80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ADR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三七总皂苷注射剂引起的ADR在60岁以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次用药30 min以内发生占52.5%,与30 min以上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多次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ADR损害涉及机体多个系统,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结论:三七总皂苷ADR在60岁以上老年人,第1次使用30 min内发生,女性发生多于男性,用药过程中注意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黄爱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无法测定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方法:1例血清PA测定结果为0,与病情对照后发现不相符,判断存在血清PA无法测定问题后,分别开展血清Ig检测、PA试剂R1成分分析,查找无法测定的原因.结果:血清外观黄色清亮,蛋白检测排除脂浊影响;血清Ig检测显示IgA 0.77 g·L-1,IgG 12.3 g·L-1,IgM37.7 g·L-1,IgM明显增高;PA试剂R1中,聚乙二醇(PEG)属于非离子型水溶性聚合物,可诱导水溶液中大分子物质聚集、沉淀,样本加入试剂R1时瞬间聚集浊度增加,透光度降低,当加入试剂R2时出现稀释并测定过程中发生沉淀.结论:本病例血清PA无法测定,主要是由于高IgM干扰所致,针对此情况推荐采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散射比浊等方法检测.
作者:陈素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N/L)比值与心血管事件不良预后有相关性,然而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N/L比值对预后的关系仍不明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0名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N/L比值分为两组,通过Cox回归分析N/L比值与CHF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期26个月,高比值组患者发生远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较高[HR=1.962,95%CI(1.583,2.5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N/L比值是老年CHF患者远期不良事件有的效观察指标.
作者:吴博华;饶磊;杨鸣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术中失血量、术中用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方案治疗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疗效显著但创伤较大、应激反应较强,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作者:郭永杰;王斌;张韶民;谢纪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