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雅;章敏之;熊梅凤;张媛媛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牙周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河源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及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的感染发生风险,且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林慧芬;黄巧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深圳大学南山医院临床分离128株屎肠球菌利奈唑胺(LZD)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南山医院微生物室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出的128株屎肠球菌,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LZD的小抑菌浓度(MIC),统计分析LZD的MIC值与屎肠球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关系及临床特点,并对耐药株进行耐药机制检测.结果:128株屎肠球菌对LZD不敏感株占4.69%(仅6株),高MIC值仅为16 μg·mL-1.主要分布科室为新生儿科(28.13%)、重症医学科(17.97%)、泌尿外科(6.25%)、肝胆外科(14.84%)和呼吸科(2.34%);标本主要来源于中段尿(46.88%)、胆汁(10.16%)、导管(导管、静脉导管和气管导管)(9.38%)和血液(14.06%).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和呋喃妥因三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高,对LZD、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具有较好敏感性.LZD耐药株存在23S rRNAV区基因2576位点变异.结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LZD对屎肠球菌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根据临床优先选择;耐药机制与23S rRNAV区基因位点变异有关;但散在的耐药株仍能检出提示需警惕其MIC值动态变化.
作者:徐广健;白冰;陈重;王红燕;姚伟明;邓向斌;邓名贵;程航;孙翔;郑金鑫;林志伟;邓启文;李多云;余治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常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联合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优化.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概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郭瑞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护理工作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术患者56例,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分组纳入,对照组2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佳,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谢宏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138例ICU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I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唐二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儿童哮喘患儿中采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儿童哮喘患儿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予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对照组予哮喘日记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哮喘控制情况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施1、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3个月后择期复查肺功能,观察组患儿呼气峰值流速(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哮喘中采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控制惠儿病情,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潘志伟;文永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在孕产妇预防艾滋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孕产妇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孕产妇采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艾滋病一般预防知识知晓率(87.50%)与母婴传播知晓率(85.00%)均高于对照组(65.00%、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产妇在主动要求接受HIV抗体检测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在孕产妇预防艾滋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孕产妇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从而优化预防效果.
作者:黎东梅;李冬玲;何林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行螺内酯疗法十美托洛尔疗法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上扩张型心肌病且于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到正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患者,患者均并发心力衰竭,以治疗措施的临床差异对其分组:甲组41例患者施予螺内酯疗法十美托洛尔疗法,乙组39例患者施予常规疗法,再统计其用药效果及心功能临床参数.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乙组为6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用药后每分钟心排出量(CO)、心率(HR)、心搏量(SV)以及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都优于乙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并发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以螺内酯疗法十美托洛尔疗法对其展开联治,疗效显著.
作者:张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龙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床位编号,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通过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预后良好.
作者:文子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球囊子宫支架填塞术在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根据止血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所有产妇在宫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基础上,对照组产妇行改良B-Lynch缝合术,观察组行球囊子宫支架填塞术,记录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输血量、手术时间,评估不同止血方式临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输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止血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8.0%,观察组的止血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h、术后1d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常规止血措施无法有效止血的产妇,行球囊子宫填塞术治疗,产妇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
作者:冯群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此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3例实施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构成比、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发生时间等.结果:给药途径统计结果显示,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皮肤给药和直肠给药的构成比依次降低,分别为34.27%、23.08%、20.98%、14.69%和6.99%;食欲不振、发热、便秘、腹泻、头晕、腹痛等均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构成比分别为24.48%、18.18%、15.38%、14.69%、13.29%、12.59%;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未遵医嘱用药、给药途径不合理、患者体质较差和配伍禁忌均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构成比分别为28.67%、22.38%、17.48%、11.19%、9.79%、7.69%;用药时间1h内不良反应的构成比高,为35.66%,其次为≥1h且<24h,为25.17%,低为≥72 h且<1个月和≥1个月,分别为13.99%和8.39%.结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较多,且多出现消化道不适、头晕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需要制定全面的预防措施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干预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光华;李文东;李红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排除患者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以外的其他重要器官的严重病症,如脑脑卒中、肝肾功能损伤等病症等.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终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正常的降压和控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但是观察组患者另外添加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加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较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王少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阴道超声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接收的61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探究超声检查方法应用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研究中61例患者均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测共检出58例,检出率为95.08%,误诊3例,所占比例为4.92%.61例患者的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5.08%.本研究中,瘢痕处混合团块型共22例,妊娠囊完全嵌入瘢痕型16例,妊娠囊部分向宫腔内部生长型23例.结论: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方法中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测法,可提供清晰的检测图像,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边莹;李学娟;秦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成人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人正畸治疗患者9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传统托槽组与自锁托槽组,每组各45例.传统托槽组应用传统的托槽矫治技术,自锁托槽组则采取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各项指数水平;治疗前后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β]、生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自锁托槽组正畸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托槽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各项指数水平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自锁托槽组牙周各项指数水平优于传统托槽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生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自锁托槽组龈沟液炎症因子值、生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优于传统托槽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成人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口腔健康水平,降低牙周炎症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揭阳市揭东玉滘卫生院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髓质面积、卵巢总面积、左卵巢动脉阻力指数(Ⅺ)、右卵巢动脉RI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进行检测,并对比组间差异.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及价值.结果:观察组卵巢髓质面积和卵巢总面积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卵巢RI、右卵巢RI均低于对照组,且前者子宫动脉PI远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现卵巢髓质面积、卵巢总面积、左右卵巢RI和子宫动脉P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可根据上述指标情况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作者:田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卒中危险因素及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150例患者均为南京鼓楼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TIA患者,并纳入同时期到南京鼓楼医院体检健康的150名人员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后,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项检查,获取患者检查资料,随访半年,就患者用药情况、戒烟戒酒情况、脑梗死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在1个月、3个月及半年梗死率为40.67%、22.67%、16.00%,其中23例为2d内发生脑梗死、38例为7d内发生脑梗死.3个月到半年进展脑梗死24例.梗死患者年龄在34 ~ 80岁,平均(57.2±4.6)岁.150例患者中64例累及颈内动脉系统,梗死64例;86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55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不同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正常颈内动脉患者来说,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1年内脑梗死的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可见,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房颤、吸烟、饮酒等因素与TIA1年内发生梗死有密切的关系.ABCD3-Ⅰ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导致TIA患者1年内进展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ABCD3-Ⅰ评分法可作为预测TIA是否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指标.
作者:蔡松泉;高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对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呼吸困难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三步法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要采用相控阵探头对患者心脏进行扫查,然后再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初步扫查,后要对患者的胸膜下结构与胸膜线形态采用线阵探头进行扫查,研究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在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50例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有35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阳性,有15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阴性,为常见的为肺栓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7例患者肺超声测及有多种诊断征象出现.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肺超声对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余木生;林瑞基;梁世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及肺炎支原体DNA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儿童血清hs-CRP、IgM、IgG、IgA及肺炎支原体DNA的情况.结果:观察两组小儿IgM、IgG、IgA指标,发现观察组IgM、Ig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两组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儿hs-CRP及PCT水平,发现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组小儿血清炎细胞因子,发现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IgM、IgG及肺炎支原体DNA均与支原体肺炎密切相关,对该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评判和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林海山;魏琼;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对照组患者尼莫地平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明颗粒治疗.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尺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的SCV和MCV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小勤;王立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GE-64排螺旋CT及二维超声诊断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诊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5例,均进行GE-64排螺旋CT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肝脏肿块的大小、数目及血流情况等.结果:GE-64排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64排螺旋CT在直径≤1 cm微小病灶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直径>1cm病灶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64排螺旋CT在诊断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准确度较二维超声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麦神忠;彭樱花;武义;莫永灿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