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鲁爱枝;金红梅;范成姣

关键词: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厚度, 性激素
摘要:目的:针对来曲唑(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性激素水平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来曲唑治疗多裘卵巢综合征的安全性及佳使用计量.方法:选取麻城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来曲唑使用计量的观察组,并按照使用计量存在的差异分为LE2.5 mg组和LE5 mg组,同时选取正常排卵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将LE2.5 mg组、LE5 mg组分别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不同卵泡发育阶段的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与分型情况的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卵率情况,确定组间对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当优势卵泡直径在10~12 mm区间时,LE5 mg组的E2水平明显低于LE2.5 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优势卵泡直径在14 ~ 16 mm区间时,LE5 mg组的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LE2.5 mg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分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当优势卵泡直径在18 ~20 mm区间时,LE5 mg组的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与LE2.5 m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5 mg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排卵,明显高于LE2.5 mg组的2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E2水平以及子宫内膜能够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5 mg为临床治疗活动的首选计量,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关注患者经过治疗的多胎妊娠情况.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肛周尖锐湿疣

    目的:将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与液氮冷冻联合用于肛周尖锐湿疣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佳木斯市皮肤性病防治院收治的87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单纯使用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与对照组81.40%比较,明显更高,观察组复发率为2.27%,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82%,与对照组16.28%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与液氮冷冻联合用于肛周尖锐湿疣治疗中效果理想,可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的方法上采用英德市人民医院自拟中药方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英德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以慢性胃炎为诊断的患者共计66名,随机分两组.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为对照组,自拟中药方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Hp清除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Hp清除率为55.5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0.00%,对照组为30.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上,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定耀;尹苏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微创手术手术时长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微创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金红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甲状腺肿物病理特征及Survivin、HER-2表达与肿瘤风险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物的病理特点、免疫组化与肿瘤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42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腺瘤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5例,甲状腺癌41例(乳头状癌21例、滤泡状癌9例、未分化癌7例、髓样癌4例).分析Survivin、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结果: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Survivin、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Survivin、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HER-2蛋白表达与甲状腺肿物的良恶性相关,同时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其表达存在差异,对判断肿物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新明;顾霞;岳永亮;施晓柯;单广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乙型肝炎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儿9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苦参素治疗,观察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肝功能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HBV-DNA转阴率及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惠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方案对乙型肝炎患儿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提高HBV-DNA转阴率.

    作者:曾召海;朱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不同术式治疗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原发灶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预后的复发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灶根治术联合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治疗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且生存质量更高,手术并发症更少.

    作者:谢楚平;邓镇威;陈艳兴;陈思远;黄国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使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检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共72例,根据所实施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选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检查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检查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不仅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并且还可以及早开展治疗,以及提供临床治疗依据.

    作者:杨海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等长性解剖学研究

    目的:解剖研究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等长性.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共解剖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成年膝关节标本25具.分别在传统意义股骨过顶住等长点(A点)、前交叉韧带股骨足迹中心点(B点)、前交叉韧带前内束(AMB)股骨中心点(C点)以及前交叉韧带后外束(PLB)股骨中心点(D点)测试等长.每个测试点分别钻制直径2.4 mm骨道,用爱惜帮#2号缝线穿入,并于股骨外侧穿出,分别标记.胫骨侧于前交叉韧带(ACL)足迹中心钻制3mm骨道,并将股骨侧的所有缝线穿入,并将股骨侧钳夹固定.测试各个点在膝关节屈曲0~135°分别用游标卡尺在胫骨外侧测量各个测试缝线移动的大距离.如果移动距离≤2 mm者,为绝对等长;距离改变绝对值差值在2~3 mm者,为相对等长;距离改变绝对值差值>3mm者,为不等长.记录每个标本的四个测试点的位移.结果:(1)膝关节在屈伸活动中,23个膝关节标本能找到1个绝对等长点.(2)在0~ 135°屈曲活动中,A点:绝对等长者17例,相对等长者6例,不等长2例;B点:绝对等长者6例,相对等长者7例,不等长12例;C点:绝对等长者14例,相对等长者5例,不等长6例;D点:绝对等长者1例,相对等长6例,不等长18例.A点与C点比较:绝对+相对等长以及绝对等长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点与B点:绝对等长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点与B点以及A与D点绝对等长以及不等长数量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ACL足迹中心点、AMB、PLB中心点,以及过顶位均有不同比例的标本存在等长性,因此等长点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过顶位等长性佳;AMB中心点与过顶点的等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临床解剖AMB单束重建ACL具备可行性.

    作者:李皓;黄刚;陆伟;邹霞;朱伟民;欧阳侃;柳海峰;许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小针刀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S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颈椎牵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ESCV)评估两组患者的眩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ESCV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SA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冯刚;张瑶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火针“膝五针”治疗膝骨关节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膝五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明确诊断为KOA的78例患者,随机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膝五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并依据KOA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治疗前后量化评分,依据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S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膝五针”治疗KOA效果显著,优于普通针刺.

    作者:程刚;吴朔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6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治愈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在各大医院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张巧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脂、血糖与脑卒中的病因学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血脂、血糖之间存在的病因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接受治疗的31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脑卒中组,其中包括脑梗死患者18例(脑梗死组),脑出血患者13例(脑出血组),另择取同一时间段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1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健康组,对脑卒中、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与健康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载脂蛋白A、B(ApoA、ApoB)等血脂和空腹血糖水平(GLU)等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脑梗死患者与健康者的临床血脂(除ApoA外)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脑出血患者与健康者的临床血脂水平(除ApoA外)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过高与病情严重的脑卒中患者预后可能有关;而血脂水平异常则与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其中TG、LDL以及HDL对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健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头痛灵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头痛灵汤加减治疗中医证型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普宁市燎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各中医证型偏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肝阳上亢证组、痰湿证组、肾虚证组、瘀血证组、血虚证组,每组24例,均给予头痛灵汤加减治疗.结果:组内两两比较显示:肝阳上亢证组、痰湿证组、肾虚证组、瘀血证组、血虚证组治疗后的头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痰湿证组、血虚证组均有1例出现嗜睡;痰湿证组有1例出现上腹部不适;五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灵活运用头痛灵汤加减治疗五个常见证型的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李素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4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有利于患者各项指征的改善.

    作者:陈曼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阳春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心电图检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7d与治疗6个月超声电动图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与治疗6个月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75.00%和2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崔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低磷血症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低磷血症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12例老年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磷水平、血气分析、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将患者按照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Ⅰ组)和非重症肺炎组(Ⅱ组);再按照血磷水平以及不同预后(28d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各组之间血磷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血磷水平、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气中氧分压(PaO2)下降明显(P< 0.05),而APACHEⅡ评分、多形核白细胞百分比(PMN%)、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显著增高(P<0.05);死亡组血磷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与血磷水平正常组患者比较,低血磷水平组患者中重症CAP患者及28 d死亡患者比例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磷水平与PaO2(P<0.05)及氧合指数(P<0.05)呈正相关(P<0.05),而与WBC计数(P<0.05)、CRP (P<0.05)、PMN%(P<0.05)、APACHE Ⅱ(P<0.05)评分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磷水平降低是导致老年CAP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CAP患者血磷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早期检测血磷水平对于老年CAP患者的病情预防和其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作者:江桂忠;陈知;郭劼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他汀和依折麦布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p-PLA2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汀和依折麦布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蛋白磷脂酶A(Lp-PLA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1]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他汀组(110例)、依折麦布组(110例)、联合用药组(80例)三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脂质指标的测量以及对每组患者分别在用药的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为期1年的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态水平观察.结果:联合用药组脂质指标水平除HDL-C指标其他均低于他汀组、依折麦布组,经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Lp-PLA2、hsCRP水平低于其它两组,结论:本研究能明确他汀和依折麦布的联合使用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值指标以及Lp-PLA2、hs-CRP水平、表明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应用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更好的降脂效果,提高降脂达标率.

    作者:王杰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8年5月来龙川县细坳镇卫生院进行治疗的331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73例,采用常规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58例,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3%)显著低于对照组(2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以及住院观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0.63%)显著低于对照组(1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以及住院观察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腹外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杨德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护理科室于2016年4月开始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前、后各1月内科室内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并分别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观察其对护理质量满意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护理科室工作人员自评、医生对护理工作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科室内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优质服务、品德操作、沟通协调、安全意识、团队精神、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文案各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宁;平玉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大黄莱菔子汤加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大黄莱菔子汤加减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启东市中医院治疗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所有的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莱菔子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统计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莱菔子加减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黄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