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宇强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中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以及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000例,以数字随机法作参考,对患者进行分组,500例接受CR检查,归为CR组;500例接受螺旋CT检查,归为CT组;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以及CR检查结果.结果:比较病理检查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CR组患者的诊断率为8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所纳入1000例对象中,创伤类型多为肋骨骨折,经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肋软骨存在线样低密度影,或是钙化区中断,少数患者CT检查显示为断端错位;其次为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合并症状包括皮下气肿、肺挫伤、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膈气肿、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胰腺损伤、腹腔积血、肠系膜撕裂以及膈肌损伤.结论: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行螺旋CT检查,相比较CR检查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在胸腹部创伤患者合并多脏器损伤,或是病情较为危重情况方面的检出率更为可靠.
作者:李旭军;陈任政;陈智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髋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检测IL-6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负重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功能、疼痛程度、活动度、关节畸形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六味地黄汤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肖永杰;焦文仓;王珂;王振;刘德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提升AECOPD抗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80例痰细菌培养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180例AE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84例(46.67%),分离菌株106株;革兰阴性杆菌72株,占比67.9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3株(21.70%),铜绿假单胞菌19株(17.92%),肺炎克雷伯菌14株(13.21%);真菌23株,占比21.70%,其中白色念珠菌10株(9.43%),热带念珠菌7株(6.60%),近平假丝酵母菌4株(3.77%);革兰阳性菌11株,占比10.38%,其中溶血葡萄球菌5株(4.7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株(2.83%),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1.89%);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0%、8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度分别为100.00%、66.70%、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红霉素敏感度分别为100.00%、100.00%、100.00%;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对5-氟胞嘧啶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广州市白云区AECOPD患者近年来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首选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革兰阳性菌首选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真菌首选5-氟胞嘧啶.
作者:龙妙甜;刘云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微创手术手术时长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微创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金红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综合分析翼状胬肉术后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41例翼状胬肉患者(47眼),在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检查手术前和手术后14d、手术后30 d、手术后90 d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角膜下方平均屈光度数与上方平均屈光度数的差值(I-S)、平均K值.结果:(1)手术后14d,患者的翼状胬肉已被完全切除,角膜和结膜面缝线也全部被拆除,角膜上皮完好愈合,结膜植片边缘水总完全消除.手术后30d以及90 d复诊观察结果显示,鼻侧球结膜充血状况显著减轻,未发现1例复发病例;(2)手术前后翼状胬肉患者的I-S值、平均K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指标的不同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数值波动较大,平均K值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正常值.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角膜屈光状态,进行进一步的白内障手术时应该在手术后90d进行.
作者:邓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可视耳镜下清理冲洗外耳道联合伊曲康唑粉末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东莞市茶山医院耳鼻喉科诊治的9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可视耳镜清理外耳道并用30 mL温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将外耳道痂皮及分泌物冲洗干净后涂抹伊曲康唑粉末抗真菌治疗,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判断治疗效果,并随访4周观察复发率;对照组在盲视下清理冲洗外耳道并涂抹伊曲康唑粉末做抗真菌治疗,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判断治疗效果,并随访4周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4周无复发病例,对照组随访4周发现有5例复发,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耳镜下外耳道充分清理冲洗外耳道联合伊曲康唑粉末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其安全性能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廖伟华;管志伟;叶燕华;钟达钧;卢碧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不可手术及复发转移的68例经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平均生存的时间为25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的血红蛋白(Hb)水平、化疗疗效评估、化疗周期、疾病进展的时间以及治疗方法在影响晚期食管癌预后生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预后相关;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Hb水平、疾病进展的时间及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在化疗之前,纠正患者的贫血,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尽量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时间,能延长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炎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应用疏肝散结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东升医院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67例,按照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4),将安慰剂和疏肝散结方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各甲状腺激素含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病症患者应用疏肝散结方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抗体情况,恢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司徒银芳;陈丽;梁丽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S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颈椎牵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ESCV)评估两组患者的眩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ESCV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SA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冯刚;张瑶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火针“膝五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明确诊断为KOA的78例患者,随机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膝五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并依据KOA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治疗前后量化评分,依据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S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膝五针”治疗KOA效果显著,优于普通针刺.
作者:程刚;吴朔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阑尾炎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30例,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15)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n=15)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良好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阑尾炎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术后四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2例确诊为四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发现,112例患者中有16例(14.3%)上肢静脉血栓,96例(85.7%)下肢静脉血栓;左侧60例(53.6%)、右侧34例(30.3%)、双侧 18例(16.1%);低回声58例(51.8%)、等回声26例(23.2%)、高回声22例(19.6%)、混合性回声6例(5.4%).血栓处内径明显较健侧增宽.结论:高频超声可用于术后四肢静脉血栓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娟;刘云;张亚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解剖研究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等长性.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共解剖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成年膝关节标本25具.分别在传统意义股骨过顶住等长点(A点)、前交叉韧带股骨足迹中心点(B点)、前交叉韧带前内束(AMB)股骨中心点(C点)以及前交叉韧带后外束(PLB)股骨中心点(D点)测试等长.每个测试点分别钻制直径2.4 mm骨道,用爱惜帮#2号缝线穿入,并于股骨外侧穿出,分别标记.胫骨侧于前交叉韧带(ACL)足迹中心钻制3mm骨道,并将股骨侧的所有缝线穿入,并将股骨侧钳夹固定.测试各个点在膝关节屈曲0~135°分别用游标卡尺在胫骨外侧测量各个测试缝线移动的大距离.如果移动距离≤2 mm者,为绝对等长;距离改变绝对值差值在2~3 mm者,为相对等长;距离改变绝对值差值>3mm者,为不等长.记录每个标本的四个测试点的位移.结果:(1)膝关节在屈伸活动中,23个膝关节标本能找到1个绝对等长点.(2)在0~ 135°屈曲活动中,A点:绝对等长者17例,相对等长者6例,不等长2例;B点:绝对等长者6例,相对等长者7例,不等长12例;C点:绝对等长者14例,相对等长者5例,不等长6例;D点:绝对等长者1例,相对等长6例,不等长18例.A点与C点比较:绝对+相对等长以及绝对等长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点与B点:绝对等长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点与B点以及A与D点绝对等长以及不等长数量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ACL足迹中心点、AMB、PLB中心点,以及过顶位均有不同比例的标本存在等长性,因此等长点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过顶位等长性佳;AMB中心点与过顶点的等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临床解剖AMB单束重建ACL具备可行性.
作者:李皓;黄刚;陆伟;邹霞;朱伟民;欧阳侃;柳海峰;许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6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治愈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在各大医院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张巧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原因,并分析其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分别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小夹板或石膏组,n=28)、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组,n=10)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n=30),比较三组畸形愈合发生率及畸形愈合和良好愈合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夹板或石膏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为32.1%,且桡腕关节面移位、掌倾角及尺偏角均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桡骨高度与小夹板或石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尺偏角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畸形愈合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28.6%,明显低于良好愈合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原因多为关节面不平整、桡骨远端短缩、尺偏角与掌倾角丢失等,临床需采取合理固定方式,以将腕关节功能改善.
作者:周志慧;王晓添;叶树森;陈金水;王伟;任玉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85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8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CRP和PCT水平,以及CRP和P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及PCT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检查结果要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和P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PCT水平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并且CRP和PCT是感染性炎症的标志物,可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董帅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应用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信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65例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诊断,主要为肝功能5项,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也进行肝功能5项检查,比较两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AST、ALT、γ-GT、T-BIL、ALB五项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显示病情越严重,肝功能5项指标在升高或下降幅度上就越显著.结论:肝硬化患者生化检验中肝功能5项指标有着不错的鉴别价值,相比正常体检者五项指标差异显著,而且病情越严重,则升高或下降幅度越显著,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很好参考价值.
作者:李成富;罗安成;张海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清远市人民医院选择7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遵循等比例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后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常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观察组38例,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同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1d、2d、5d的平均动脉压(MAP)、乳酸清除率(LCR)、心率(HR)与中心静脉压(CVP)四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休克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能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和30 d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能抑制细胞凋亡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平衡.
作者:刘初铭;罗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蓝光联合茵栀黄、布拉氏酵母散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治疗的13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SB)、C反应蛋白(CRP)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差异,记录两组退黄时间和治疗后3个月时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头围、身长、体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退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7d后,两组TSB、CRP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RF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头围、身长、体质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布拉氏酵母散疗法对新生黄疸患儿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TSB水平并缩短患儿退黄时间,还利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对黄疸患儿病情转归和预后均有利.
作者:李晓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早期(0级)糖尿病足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加中药泡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足背动脉和踝肱指数(ABI)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ABI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