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层螺旋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

龙海琼

关键词:射频消融, 恶性肿瘤, CT,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拟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做好术前消融术宣教、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护理,术中配合手术,术后观察护理.结果:36例患者成功完成消融治疗,肿瘤内出现小的低密度气体,无任何并发症产生.患者满意度为94.44%(34/36),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2.42±0.68)分,低于护理前的(5.85±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规范的护理有利于射频消融治疗的顺利完成、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并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法在脑瘫患儿家长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PDCA循环法在脑瘫患儿家长心理护理过程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脑瘫患儿的家长,共纳入66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为对照组患儿的家属采用常规的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的家属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心理护理过程当中,对两组家长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比较.结果:干预以后两组家长的心理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儿的家长的心理质量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患儿的家长会因此而表现出一定的心理负担,这不利于患儿的康复,所以做好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应用PDCA循环进行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儿家长心理的恢复.

    作者:直冬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方案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窦性心率维持率.

    作者:聂明;金培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MRI与CT在疲劳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MRI与CT在诊断疲劳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疲劳骨折患者,行MRI和CT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MRI对疲劳骨折诊断的准确率97.95%明显高于CT的91.78%;CT诊断的134例患者中均可见骨膜增生,130例有骨折线,其中完全骨折20例,不完全骨折114例.MRI发现143例患者有骨折线及骨髓水肿,且骨折线有明显的骨膜环形增生和骨皮质增厚.结论:在疲劳骨折诊断中,MRI比CT的诊断准确率高,且MRI可发现骨髓水肿,更有利于医师全面把握患者伤情.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逍遥散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加枣安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逍遥散加减结合枣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及失眠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减、枣安胶囊可有效改善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凉膈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凉膈散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丰都县中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采用乙酰螺旋霉素片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凉膈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以及扁桃体不肿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脓时间、热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凉膈散能够有效提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药效发挥更加迅速,患者康复速度更快.

    作者:徐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牟6月收治的82例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1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与对照组的14.6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盛保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开封东方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疗效、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突出,使各指标得到更好的控制,但手术操作者需熟练掌握各手术指征,确保手术顺利.

    作者:薛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损伤机制及预后

    目的:研究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损伤机制,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鹤山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50例,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后一次随访中对患者的主动前屈上举活动度进行记录,并依据相应的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骨折块移位情况和骨折的愈合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大结节骨折块移位的患者均为5例(20.0%);观察组主动前屈上举活动度为(151.43±23.78)°,对照组为(152.79±24.01)°;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8.94±4.77)分,对照组为(89.27±4.81)分,两组患者的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急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损伤机制为三角肌会在受到强烈的拉扯后出现剧烈收缩的现象,从而使解剖颈和肩盂之间产生撞击.研究证明,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都能在临床上获得良好的疗效,具有较好的预后,但均存在一定的复位丢失的可能性.

    作者:陈剑成;李振东;梁勇革;谢文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重庆西南铝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A组患者未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选取同时期本院收治的29例在术前未出现高血压症状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麻醉前、硬膜外麻醉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低频率、高频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三组患者行低位硬膜外麻醉后的舒张压、收缩压、HRV的低频率、高频率相比于麻醉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对照组的舒张压、收缩压、HRV的低频率、高频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低位硬膜外麻醉后,予以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对其诱导期心率变异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系统调节能力.

    作者:李开巧;谢刚;唐晓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静脉输注免疫丙种球蛋白给药方式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影响

    目的:探究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红十字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ABO溶血病新生儿123例纳入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给药方式分成三个组别,A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用单次高剂量IVIG治疗,B组采用两次低剂量IVIG治疗,C组采用同等体积安慰剂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且治疗24 h、28 h后,患儿的胆红素相比较其他两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单次高剂量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其胆红素水平.

    作者:李伟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牙槽突骨折患者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牙槽突骨折患者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阳西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牙槽突骨折的患者98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使用托槽及钢丝固定,并于骨折线两端植入支抗种植体.对照组49例牙槽骨采用牙弓夹板法固定.比较两组疗效及牙龈出血指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定后1周、固定拆除前、固定拆除后1周牙龈出血指数(B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槽突骨折患者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固位效果好,对牙周刺激小,可减少牙周炎病的发生机率.

    作者:冯幸英;林进梁;陈伟记;许广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至2016年3月方城县中医院收治的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螺丝松动、感染、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玉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顺产与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讨顺产与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民权县中医院分娩的产妇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依据其分娩方式分剖宫产组和顺产组,每组40例,观察各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如产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等,并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组产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24 h宫高、产后出血量、乳汁不足、子宫收缩不良等指数均高于顺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50%高于顺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新生儿乳酸和脐静脉血气指数均能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娩方式不同,均对母婴健康有一定影响,阴道分娩属于一个自然生理过程,和剖宫产方式比较,更加有利母婴健康,因此建议在满足阴道分娩指征的条件,尽量选择阴道分娩.

    作者:尹锦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管钙化对糖尿病动脉硬化促进作用研究概况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血管钙化在糖尿病动脉病变中广泛存在,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生存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脂代谢紊乱等病理生理环境是促进血管钙化的重要因素.血管钙化可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从而促发和(或)加重糖尿病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加大治疗难度,影响疾病的预后.

    作者:劳钰;赵雅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回肠造口术的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回肠造口术的方法、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37例行回肠造口术患者,分析其适应证和并发症,并总结回肠造口术的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预防性回肠造口52例,发生吻合口瘘后治疗性回肠造口85例.发生并发症18例(13.1%):肠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造口肠管狭窄3例、肠管外翻脱出2例、肠造口旁疝1例、肠造口出血4例、转流不完全2例、造口旁皮肤溃烂3例与肠管回缩2例.结论:回肠造口术是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重要手段,预防和处理回肠造口的并发症极其关键.

    作者:赖东明;张育超;郑森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手指侧方皮支血管链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

    目的:分析手指侧方皮支血管链皮瓣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东莞三局医院接受治疗的43例手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指侧方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作为A组,而另外开展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21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皮瓣情况.结果:术后全部皮瓣存活(随访时间10~ 18个月),A组与B组术后出现水泡分别有3例和10例,两组术后皮瓣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两点分辨觉分别为(9.3±1.6)mm和(10.6±2.3)mn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侧方皮支血管链皮瓣对治疗指端缺损疗效更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坏,具有较好的生理性以及耐寒性,且皮瓣外形令人满意,较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法更具有优势.

    作者:肖水军;孙萍;张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肾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4例,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对照组及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对照组效果更佳,且临床疗效(93.75%)相比对照组(75.00%)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9.38%)相比对照组(34.38%)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够有效清除结石,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陈冠豪;黄国泉;王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患者,29例行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种患者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蛋白尿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范永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术后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57例PCI患者中11例(19.3%)出现心肌损伤.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和吸烟.结论:合并糖尿病和吸烟的老年冠心病容易在PCI围手术期发生心肌损伤.因此,应该积极地控制血糖和戒烟,以降低心肌损伤的发生风险.

    作者:罗高湖;张彤;黎晨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运用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钟祥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实施高位胆管取石、T管引流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组采用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总管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作者:谢翔;张云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