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新;林芳萍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人进行介入治疗以后,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0例脑血管患者,将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睡眠的质量、入睡的时间、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的效率明显比参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并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以后,对患者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睡眠的质量.
作者:黄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至2015年鹤山市双合镇双合卫生院收治的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手部骨折患者15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利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1年,对照组利用交叉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术后2个月~1年,及时记录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并发症发生率2%(骨愈合时间长、骨不连1%,感染症状1%),治疗的TAFS评分优良率91%,对照组有效率为71%,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28%(骨愈合时间长、骨不连17%,感染症状11%),治疗的TAFS评分优良率55%,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王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抑制胃溃疡胃酸分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从而提高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120例使用泮托拉唑的患者,观察药物抑制胃溃疡胃酸的分泌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泮托拉唑的治愈率为72.5%,临床有效率为85.8%,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2%,老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长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结论:泮托拉唑可安全高效抑制胃酸的分泌,缓解临床症状,健全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可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作者:曾文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方法:以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早期感染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43)和重度感染组(n=44),另选取同时间段到本院检查的42例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接受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结果:经检测,重度感染组、轻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阳性率、分级情况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降钙素原水平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对早期新生儿感染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正确指导,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叶旭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疗法的实际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疗法心竭宁方,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是(9.6±3.4)分,治疗有效率是95.0%,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是(21.5±2.6)分,治疗有效率是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两组均不存在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好.
作者:吕保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后将手术前增强CT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探讨增强扫描CT值的应用意义.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病历分析可知,60例患者中骨巨细胞瘤患者35例,占58.3%,与此同时,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患者的CT参数,结果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增强扫描CT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佳参数为95HU,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手段.
作者:朱儒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讨针刺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冠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中应用牙周基础治疗与甲硝唑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甲硝唑,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0%,复发率是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复发率是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中,牙周基础治疗与甲硝唑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70例,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麻醉镇痛,对照组不用麻醉药物,自然分娩,比较两组在镇痛前、镇痛后10 min、20 min等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对产妇及婴儿进行桡动脉、脐动脉血气分析,随访1年,评估婴儿智力及运动能力.结果:(1)麻醉前,两组VAS评分并无差异,麻醉10 min后及各时间点,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及婴儿的血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和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年,两组婴儿的运动及智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婴儿发育无不良影响.
作者:庞欣杰;林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迁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治疗,连续治疗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用药后副作用、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9.19%,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7.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ujy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出现1例消化道出血和1例泌尿系统出血,总发生率均为2.7%;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斯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姚书燕;韩文颖;刘海花;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惠阳三和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诊断归类为宫颈占位性病变(包括宫颈癌、宫颈肌瘤、宫颈息肉、宫颈内瘤样病)的患者149例,术前进行磁共振和阴道镜检查,先由磁共振和阴道镜医师单独检查诊断,然后磁共振诊断医师和阴道镜诊断医师共同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后的诊断结果,分析比较3组检查的确诊率、误诊率.结果:磁共振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提高宫颈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作者:刘海平;李玲娥;傅春华;程遥;邱建荣;易群;刘运忠;李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兴宁市人民医院接受体检与医治的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组,比对两组肝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以及观察组肝功能的复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与FT4、FT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两组对象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周后A组与B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4周后A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接受肝肾功能检验对疗效评估与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
作者:罗娜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总结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下属的5个区内抽取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各300例,按照卫生部相关标准统计其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总结接种影响因素.结果:(1)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为82.3%(247/300),低于本地儿童100.0%(300/300),流动儿童各疫苗[如1剂卡介苗(BCG)、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OPV)、3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DPT)等]的接种率远低于本地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庭收入、父母认知是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重庆地区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增强接种点服务能力,以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疫苗预防接种率.
作者:邓小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热穴位敷贴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东莞市南城医院门诊接受诊疗的20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加磁热穴位敷贴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与对照组的81.3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3.17±1.02)d、(3.67±1.07)d,与对照组患儿的(4.82±1.63)d、(5.42±1.55)d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7.06%与对照组的78.4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磁热穴位敷贴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黄德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0~1岁幼儿感染性疾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及非感染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患儿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并统计3组患儿的阳性率,根据检查结果分析hs-CRP在3组患儿中的水平表现;结果: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 0.05),病毒感染组在治疗前的hs-CRP水平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100.0%,病毒感染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37.5%,对照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0.0%,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的患儿在hs-CRP水平上均表现为升高,阳性率为100.0%,病毒感染的患儿在hs-CRP水平表现为或许升高,临床上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判定患儿是否被感染,非感染的患儿其hs-CRP水平表现为正常.
作者:邓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EB病毒感染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中药清热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咽痛消失、肝脾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为(3.0±0.9)d、咽痛消失时间为(3.2±1.1)d、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为(7.3±2.4)d,肝脾肿大消失时间为(5.7±2.4)d,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2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胃肠道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B病毒感染疗效较佳,具有起效快、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韩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s-CRP,观察和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结果:与健康体检者对比,轻度、中度、重度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轻度对比,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中度对比,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血清hs-CRP能够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可靠的判断,从而为临床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临床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关洁萍;肖谭玲;张金花;梁颖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门诊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胶囊及盐酸氨溴索分散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咳嗽症状),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均为的癫痫患者86例,根据其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丙戊酸应用于对照组治疗中,将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应用于观察组治疗中,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74%,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其效果良好,有助于其血药浓度的维持,进而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盘毓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伏穴位敷贴结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中山市中医院接治的84例腹泻型IBS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仅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应用针灸联合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69.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为(4.51±2.16)分,生活质量问卷表(QOL)评分为(93.26±4.72)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穴位敷贴结合针灸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