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

叶旭芳

关键词:降钙素原, 早期新生儿感染,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探析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方法:以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早期感染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43)和重度感染组(n=44),另选取同时间段到本院检查的42例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接受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结果:经检测,重度感染组、轻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阳性率、分级情况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降钙素原水平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对早期新生儿感染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正确指导,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效果对比

    目的:探索持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在茂名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出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9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的21.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谷草转氨酶(AST)、淀粉酶(AMS)、脂多糖(LPS)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治疗中采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依就诊时间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予以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胸部X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成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及并发症防范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封闭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防范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女性患者未出现月经紊乱、皮下组织萎缩或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对照组4例女性患者出现月经提前、2例轻度毛细血管扩张、2例色素沉着,并发症发生率22.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第一产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分娩第一产程中应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分娩产妇,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对比两组第一产程疼痛评分及产程时间、产中出血量以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疼痛评分和产程时间、产中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是9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是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第一产程中应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能够有效地减少分娩疼痛和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苏关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讨针刺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冠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保乳根治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保乳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保乳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8例,给予其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评价指标得分的变化.结果:保乳根治术后乳腺癌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愤怒、恐惧、抑郁等指标得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负面情绪,应予以重视并在临床中积极开展.

    作者:刘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静脉回流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究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静脉回流的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进行造影检查的855例患者,对其中发生静脉回流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结果:造影方法均能够清楚的显示出子宫输卵管正常或者异常情况,能够满足诊断的要求.在这些患者中有97例患者发生了静脉回流,发生率为11.3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静脉回流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结合诱导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静脉回流的产生,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作者:孔祥群;冯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分阶段抽选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7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方式和联合胶体果胶铋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4.3%、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4.3%,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口苦和1例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有2例口苦和1例皮疹病例,发生率为8.6%,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吴维新;林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病房新生儿预防接种优化流程应用

    目的:研究优化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到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20例,按照时间段对新生儿进行分类,2013年12月之前的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之后的6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的新生儿没有采取一定的预防接种流程.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优化的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对流程优化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疫苗接种是否及时以及接种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记录.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疫苗接种及时率以及接种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应用于产科病房的新生儿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疫苗接种的及时率以及接种的满意度.

    作者:杨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重庆市沙坪坝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7例,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治疗,而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则为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Alc、餐后2h血糖(2 hPBG)、空腹血糖(FBG)均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每周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孕期BMI增加每周增重、孕期增重均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谢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产儿微量喂养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喂养过程中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静脉营养时间较对照组短,到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早,其母亲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作者:杨丽娟;许春华;沈亦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旨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内接受过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社区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护理后患者对于脑卒中的了解程度及护理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3方面来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3个月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程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观察组对于脑卒中的症状的了解程度(84.0%)高于对照组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对脑卒中患者实行社区护理流程管理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更显著.社区护理流程管理具有可行性.

    作者:胡云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前后留置导尿护理对比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有效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体现手术中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剖宫产术患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入室前由病房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巡回护士麻醉见效后实施留置尿管.两组患者病人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和舒适度(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ECG、HR、MAP和VAS评分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术可减轻疼痛、导尿成功率高,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何碧珍;何清明;李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观察并记录患者血液中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肌酸酐和尿蛋白等指标,以及中毒到治疗时间情况、住院平均时间和肾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0%(36/40)和72.5%(29/4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在中毒到治疗时间和住院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需要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肾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梁理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

    目的:探析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方法:以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早期感染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43)和重度感染组(n=44),另选取同时间段到本院检查的42例身体健康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接受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结果:经检测,重度感染组、轻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阳性率、分级情况均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在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中,降钙素原水平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对早期新生儿感染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正确指导,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叶旭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RP及HCY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内五科住院诊断为TI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没有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TIA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HCY、CRP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钟少;王雷;邝素雅;杨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前组应用传统开腹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后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痛经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痛经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应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逯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查出患有心脏病的6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优质护理,将2010年1月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孕妇产后2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h和24 h出血量(105.88±8.90)mL和(172.72±22.37) mL、产后住院天数(5.03±1.2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19±13.66)mL和(253.13±25.71)mL、(7.91±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效提升孕妇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孕妇的经济负担.

    作者:揭深秋;洪普;吴丹;柯玮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4例严重痔疮患者.对患者采用吻合器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进行胃肠道清洁,然后麻醉,麻醉方式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中采用吻合器进行肠道吻合,荷包缝线与齿状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 ~4 cm.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手术时间(11.2±1.1)min.患者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为0.5~3.0cm,平均距离(1.8±0.3)cm.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后即可进流食,于术后6h左右拔出引流纱布条,如患者出现肛门不适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以尿潴留多,25例出现尿潴留,17例出现术后疼痛,5例出现术后出血,2例出现术后痔块脱出,针对不同并发症均给予对症治疗,除1例术后痔块脱出无法回缩其余患者术后并发症均消失,达到治愈目的.结论:对严重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痔疮手术手术效果明显,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华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COPD加重期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并辅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加重期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森昌;姜仁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