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目的:探讨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对孕产检依从性影响及管理效能分析,旨在提高孕产期保健.方法:选取2016年7月份东莞市南城医院对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以后的孕产妇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7月至9月间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孕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孕妇应用孕产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分别在实施前后,收集孕产妇进行孕检和分娩的各项资料,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孕产妇对妇产科门诊护理及复查提醒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规范产检人数和产检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产妇发生贫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乳腺炎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总体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和复查的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而不满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秩和检验显示,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和复查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孕产妇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产检依从性,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和复查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霖;吴玲梅;陈娇柳;胡春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分娩第一产程中应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分娩产妇,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对比两组第一产程疼痛评分及产程时间、产中出血量以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疼痛评分和产程时间、产中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是9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是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第一产程中应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能够有效地减少分娩疼痛和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苏关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紫金县中医院治疗的NS患者84例.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和速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C3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24h尿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TC、TG、24h尿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9%,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黄芪注射液对NS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能有效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改善血Alb、TC、TG和24h尿蛋白值.
作者:张会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使用治疗双相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海丰县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双相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结合组患者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躁狂量表(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结合组患者的躁狂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合组患者的复发率7.1%较对照组28.6%低(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症安全有效.
作者:梁守芳;袁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脑胶质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对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就诊脑胶质瘤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方式,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皮层血流灌注情况、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等.结果:观察组采用外科生活能力评分、认知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大脑皮层血流灌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具有明显的治疗的效果,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改善患者术后皮层血流灌注情况,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克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中应用牙周基础治疗与甲硝唑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甲硝唑,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0%,复发率是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复发率是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中,牙周基础治疗与甲硝唑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抑制胃溃疡胃酸分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从而提高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120例使用泮托拉唑的患者,观察药物抑制胃溃疡胃酸的分泌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泮托拉唑的治愈率为72.5%,临床有效率为85.8%,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2%,老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长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结论:泮托拉唑可安全高效抑制胃酸的分泌,缓解临床症状,健全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可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作者:曾文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60例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根据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予基本治疗原则,如低流量给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剂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燥湿化痰降气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改变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明显改善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发作期的各项指标.
作者:黄耀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许朋;易云峰;贾春媛;覃飞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封闭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防范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女性患者未出现月经紊乱、皮下组织萎缩或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对照组4例女性患者出现月经提前、2例轻度毛细血管扩张、2例色素沉着,并发症发生率22.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前组应用传统开腹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后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痛经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痛经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应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逯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后将手术前增强CT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探讨增强扫描CT值的应用意义.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病历分析可知,60例患者中骨巨细胞瘤患者35例,占58.3%,与此同时,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患者的CT参数,结果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增强扫描CT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佳参数为95HU,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手段.
作者:朱儒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s-CRP,观察和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结果:与健康体检者对比,轻度、中度、重度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轻度对比,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中度对比,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血清hs-CRP能够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可靠的判断,从而为临床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临床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关洁萍;肖谭玲;张金花;梁颖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喂养过程中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静脉营养时间较对照组短,到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早,其母亲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作者:杨丽娟;许春华;沈亦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重庆市沙坪坝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7例,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治疗,而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则为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Alc、餐后2h血糖(2 hPBG)、空腹血糖(FBG)均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每周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孕期BMI增加每周增重、孕期增重均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谢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樟柳碱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和眼底的情况,给予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缺血性眼病有一定疗效,视力恢复良好.
作者:熊萍;黄圳;胡精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人进行介入治疗以后,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0例脑血管患者,将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睡眠的质量、入睡的时间、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的效率明显比参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并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以后,对患者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睡眠的质量.
作者:黄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变膝盖的疼痛评分、膝关节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膝盖的疼痛评分、膝关节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让其膝关节的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作者:付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150例(166眼),结合新生儿月龄确定疗法,月龄<3个月应用滴眼液并按摩至3个月;月龄3~6个月内行泪道加压冲洗,但不可超过3次;月龄>6个月加压冲洗不通畅或>3个月加压冲洗3次均失败者行泪道探通留管术,比较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加压按摩泪囊区治愈率为23.2%,泪道加压冲洗法为34.3%,均明显低于泪道探通留管术9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月龄<3岁患儿可行泪囊按摩保守治疗,按摩无效患儿可行泪道冲洗加压及泪道探通留管术治疗,加用典必殊眼膏临床疗效更优.
作者:陈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症状、大便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症状、大便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逢春;钟振裕;吴东南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