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王品;许伟
目的:分析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患者实施冰黄肤乐软膏联合氯雷他定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赤壁市人民医院90例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患者,按照1 ~ 90的顺序排列,根据单双数分成两组:双数(观察组)实施冰黄肤乐软膏、氯雷他定联合疗法,单数(对照组)实施氯雷他定疗法,统计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为93.3%,瘙痒、红斑丘疹复发率为8.9%;对照组好转率75.6%,瘙痒、红斑丘疹复发率为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患者外用冰黄肤乐软膏联合口服氯雷他定的疗法作用显著,可迅速止痒并预防复发.
作者:雷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式与痔上黏膜切除术(PPH)式治疗高危人群混合痔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0例混合痔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分别实施PPH及TST治疗,观察1周后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明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3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ST对高危人群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PPH术,可加快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洪继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与质子泵抑制剂合并应用于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方法:选取台山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胃食管反流患者9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与质子泵抑制剂合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患者中采用莫沙必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江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60例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应用运动表象的训练疗法治疗后,观察患者上肢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于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伴偏瘫的患者其中60例采用运动表象的训练疗法治疗,并作为运动组,另60例患者作为作业组,采取常规作业疗法,对比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FIM、Fugl-Meyer的评分都有所改善,活动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比作业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0例脑卒中伴偏瘫患者中应用运动表象的训练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情况,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邱立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静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梁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微创开颅引流)和对照组(常规开颅)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91.7%)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8.3%<19.4%)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急救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12.3±3.9)d<(18.4±3.1)d、意识恢复时间(52.5±13.4)h<(18.4±3.1)h、颅内压恢复时间(32.2±8.5)h<(44.6±11.2)h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2.6)分<(19.1±3.4)分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中,选择微创开颅引流作为急救措施,其急救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急诊外科开颅手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与左旋多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R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卫生院收治的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d、14d、28d时的RLS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的评分(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28天IRL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廖雪梅;蔡湘军;林静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柴葛芩连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笔者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大埔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集的11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例,按照双色球分组发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儿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患儿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柴葛芩连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儿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73%、83.6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葛芩连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湿热闭肺证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
作者:江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MS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该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已检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观察病灶边缘、形态及增强各期表现.结果:在检出的35个病例中,有3例病灶位于肝左外叶,其余32例位于肝左内叶,其中1例有二个病灶,其余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多呈小条片状,为22例,小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7例.大病灶约12mm×11 mm,小病灶4mm×3mm.病灶密度均匀,无明显占位效应.其中33例在平扫时呈低密度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25~38 Hu,2例平扫呈等密度未见显示,为腹部常规增强扫描时检出.结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发生部位特殊,增强扫描门脉期几乎均呈低密度,界限清,在平扫及动脉期、延时期呈等或稍低密度,根据前述表现,通常可以做出诊断.
作者:黄少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黔南州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在征得患儿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为正常新生儿,观察组为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检查两组患儿的PC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R),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降钙素原以及hs-CRR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CT以及hs-CRR呈现阳性的人数中,PCT呈现阳性的人数远超于hs-CRR呈现阳性的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CT进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判定效果优于使用hs-CRR对新生儿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判定.
作者:陈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将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22例高级别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脑转移瘤患者瘤体区域的ADC、瘤周水肿区域ADC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瘤体区域的ADC都比瘤周水肿区域ADC低(P<0.05);脑转移瘤患者rADC-p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相比,明显比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小,P<0.05.结论:MRI属于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方式,虽然诊断效果比较好,但仍然存在不足,必要时需要配合DWI或是MRS诊断.
作者:徐振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与胎膜早破引产的结局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分娩的17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n=75),对照组(n=100).观察组为有引产指征的未破膜孕妇,予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后人工破膜,破膜后1h无规律宫缩予静滴缩宫素引产;对照组为入院前已胎膜早破,自然破膜超过2h无规律宫缩,予静滴缩宫素引产.对比分析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1)两组孕产妇破膜至临产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出血、宫颈裂伤、宫内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球囊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可以应用.
作者:林少梅;陈汉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情况下具有很高的致残率,甚至很高的死亡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并且有力控制颅内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遏制病情的严重化.笔者通过两种方式来对比探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种方式是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联合颞肌切除治疗;另一种方式是只单纯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的方式.两种方式在术后的以下几个方面对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良好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脑梗塞率及癫痫率、是否有张口受限和面容不对称问题,通过各方面评比,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联合颞肌切除治疗相比单纯的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疗效更加可靠,不仅仅可以减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导致的手术并发症也比较少.
作者:李洪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龙川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治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26例(8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29例(9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并且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提升患者恢复速度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金莲;黄梅;廖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倍他乐克、丹参多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丹参多酚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倍他乐克、丹参多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获得佳的预后.
作者:彭建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2.63%,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平均(6.57±1.11)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平均(8.57±1.11)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
作者:蔡静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干预措施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期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于黔南州中医院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资料.选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6例,对照组选用常规西医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除了西医综合干预措施外,配合“中药敷贴神阙穴”进行治疗;于术后7d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3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4.0±10.1)h、肛门排气时间(32.0±10.4)h、排便时间(38.0±7.4)h;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37.0±10.6)h、肛门排气时间(48.0±11.2)h、排便时间(57.0±7.5)h;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综合措施,可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伍敬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开发区医院治疗的5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52例患者随机均分A组和B组,A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B组单独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经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100%,B组经盆底训练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9.2%;A组治疗后盆底Ⅰ1类、Ⅱ2类肌肌力改善优于B组.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更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及盆底肌力.
作者:孙菁;张红妙;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在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60位患者回顾性分析,试图发现和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此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患者个人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医院科室管理因素3大方面.结果:对于针对急诊科3个方面的安全隐患提出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可能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论: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患者个人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医院科室管理因素.在工作中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作者:郑婷;黎德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TEP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采取TEP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及观察组患者中转开腹情况,随访2~8个月,根据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复发率及手术费用,综合评价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无中转开腹的病例出现;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观察组住院费用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具有创伤性小、围术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费用不高等优势.
作者:杨岭斌;肖康明;黄炳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