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房颤动预后的影响

郭琳;王品;许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心房颤动,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并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并发房颤组36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9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白昼舒张压(DBP)监测结果分为低舒张压组(DBP< 85 mmHg,n=70)、中舒张压组(85 mmHg≤DBP≤95 mmHg,n=39)和高舒张压组(DBP>95 mmHg,n=16),分析血压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并发房颤组白昼和夜间DBP和SBP均明显较单纯高血压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内平均脉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舒张压组中房颤发生率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而增高,然低舒张压组和中舒张压组间房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舒张压组房颤发生率较低、中舒张压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作与其脉压高低密切相关,通过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有助于对高血压预后的判断,指导临床高血压病的治疗,减少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以及相关治疗办法.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医师均耐心询问患者发病原因,病情进展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临床主诉,给予相应的临床检查,而后确诊治疗.分析12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有53例是由于胃肠道疾病所致恶心呕吐,占总人数的44.2%,临床治愈率为71.7%.结论:研究发现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有胃肠疾病,胰腺、肝脏、胆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不合理的用药等因素,医师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史、用药史以及饮食等情况,并结合相应的临床检查有利于帮助医师进行确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不同的发病原因,给予对因用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秀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危妊娠产妇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主要危险因素,从而给予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0例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期在本院产检的正常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高危妊娠主要危险因素有妊娠高血压、过期妊娠、胎儿窘迫、羊水过少等.观察组的顺产率为30.00%,低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6.67%,对照组为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胎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产妇危险因素监控,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做好高危妊娠的预防.

    作者:余俏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扁桃腺术后出血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扁桃腺术后出血的护理重点.方法:选取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32例扁桃腺术后出血患者,给予本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调查满意度.结果:经积极治疗与悉心护理,本组全部患者未发生再次出血,无出血性休克患者,均痊愈出院,本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75%.结论:重视扁桃腺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悉心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八角茴香研末热外敷腹脐部治疗腹部手术术后腹胀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研末热外敷腹部治疗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名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八角茴香研末外敷腹脐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病人自诉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减轻,并有排气排便,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信任度97%,满意度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医生信任度70%,满意度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八角茴香研末热外敷腹脐部是手术后腹胀的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且使用方便,无副作用;能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郑清淼;姚小霞;刘锦勇;王贤标;张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与左旋多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R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卫生院收治的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d、14d、28d时的RLS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的评分(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28天IRL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廖雪梅;蔡湘军;林静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卒中护理常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大埔县县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双数和单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使总体疗效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深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孔腔镜术后护理经验探讨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专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进行的单孔胸腔镜手术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和专科护理后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6%)术后伤口渗液,予加强换药及营养支持处理后伤口愈合出院.2例(4%)术后出现少量气胸,予行胸腔穿刺抽气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为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科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建薇;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肠造口病人心理状况评估及其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丰顺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低位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支持,未给予心理支持;观察组则在对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一系列人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结果:两组结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经心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结肠造口患者在不同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根据结肠造口患者心理情况采取各种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改善造口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带来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作者:陈红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急诊科急救措施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梁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微创开颅引流)和对照组(常规开颅)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91.7%)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8.3%<19.4%)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急救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12.3±3.9)d<(18.4±3.1)d、意识恢复时间(52.5±13.4)h<(18.4±3.1)h、颅内压恢复时间(32.2±8.5)h<(44.6±11.2)h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2.6)分<(19.1±3.4)分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中,选择微创开颅引流作为急救措施,其急救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急诊外科开颅手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治疗方案.方法:从病例库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及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本次40例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实施头颅CT或MRI诊断,结合是否出现广泛性脑白质损害为标准,确诊病况.对确诊者采用分期治疗方式,从急性期、康复期两个阶段执行针对性治疗方案.6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DEACMP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或症状恢复后,30d内出现急性痴呆所致的精神疾病,以反应迟钝、智能低下、四肢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昏迷等为表现,属于中毒治疗后假愈期的危险性病症.经过针对性治疗,本次40例均有效,有效率100%,无死亡,说明了病情分析对治疗的指导作用.结论:CO中毒患者救治易发生DEACMP,结合临床表现特征分析,必须及时对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确保生命安全.

    作者:夏开勇;包元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转归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符合微创治疗原则,预后良好,对机体内环境的干扰小,安全性高.

    作者:孙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综合分析对乳腺多发实性肿块伴发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综合分析在发现乳腺多发实性肿块中伴发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40例患者43个乳腺癌肿块及165个乳腺良性肿块的超声声像特征,统计分析超声综合分析法对乳腺多发实性肿块中伴发恶性肿块的诊断情况.结果:乳腺多发肿块中伴发恶性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钙化、血流、弹性成像、冠状切面改变等声像特征与良性肿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综合分析法诊断乳腺多发肿块中伴发恶性肿块时,有12例误诊,有6例漏诊,其敏感度为86.05%,特异度为92.73%,准确率为91.35%,与实际结果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综合分析法可在多发乳腺肿块中发现早期乳腺癌中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细节信息,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且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刘芳;赖胜坤;周国瑜;朱纯梓;黄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36例的病历资料,患儿生后均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撤机拔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观察组20例,采取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治疗(HHFN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d内拔管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通气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7d内拔管失败率、通气治疗时间及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鼻损伤、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能有效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同时降低鼻损伤、腹胀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感.

    作者:潘健崧;陈宏香;温园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一共收治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120例,采用睡眠呼吸监测仪器对患儿夜间睡眠情况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记录,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和正常儿童的睡眠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睡眠Ⅰ期明显更高,睡眠Ⅱ期、慢波睡眠(SWS)、快动眼睡眠(REM)明显更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儿童的睡眠结构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儿童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睡眠时频繁唤醒、睡眠变浅、片段化,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和智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正民;梁志洪;梁珍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卫生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的妇科阴道炎患者共计24例,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84.59±13.84)分高于对照组(67.32±12.16)分,其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显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秦启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与胎膜早破引产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与胎膜早破引产的结局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分娩的17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n=75),对照组(n=100).观察组为有引产指征的未破膜孕妇,予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后人工破膜,破膜后1h无规律宫缩予静滴缩宫素引产;对照组为入院前已胎膜早破,自然破膜超过2h无规律宫缩,予静滴缩宫素引产.对比分析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1)两组孕产妇破膜至临产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出血、宫颈裂伤、宫内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球囊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可以应用.

    作者:林少梅;陈汉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应用外科手术与保守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外科手术与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复发率是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复发率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与保守方法比较,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唐剑辉;刘立波;梁海飞;成光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化痰逐瘀法治疗慢性痛风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采用化痰逐瘀法治疗慢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东莞市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慢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化痰逐瘀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尿酸值、肿胀关节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尿酸值、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关节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与对照组患者的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痛风患者中医化痰逐瘀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天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1例,采取锁定加压钢板、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综合评估患肢功能,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肢功能良好占70.97%、一般占16.13%、较差占12.90%,观察组患肢功能良好占74.19%、一般占19.36%、较差占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上,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龙显斌;贺常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风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RA组和非RA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类风湿因子(RF)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C-反应蛋白(CRP).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讨论其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RF平均值为(128.37±37.27)1U·mL-1,对照组患者RF平均值为18.23±0.38 IU·mL-1,观察组患者平均R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R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CRP平均值为(12.9±3.01)mg·L-1,非RA组平均CRP值为(4.97±0.86)mg·L-1,RA组CRP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免疫球蛋白阳性率87.10%,认为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诊断RA敏感性为87.10%,非RA组免疫球蛋白阳性率45.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A组IgA、IgG、IgM各项数值均高于非R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F、CRP、免疫球蛋白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筛查手段.

    作者:廖玉香;邱森灵;李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