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陈志远;伍秀丽;徐赐豪

关键词:kessler缝合法, Ⅱ区指屈肌, 肌腱断裂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共214例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法对患者进行缝合,观察组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全瓷牙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全瓷牙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8例前牙美容修复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金属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组应用全瓷牙修复.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整体美观、修复色泽、心理改善以及面容改善满意评分,表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整体效果满意度,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在前牙美容修复中,使用全瓷牙可获得理想的美容修复效果,并且有效减少对周围组织刺激,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赖会茹;郭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对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的连续观察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中山市西区医院诊治的25例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成像(MPR)、曲面重建(CPR)图像,重建后综合分析CT表现的少见部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少见部位急性阑尾炎患者经手术治疗证明确实为急性阑尾炎,24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可见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的连续观察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通过重建技术,多方位进行分析CT表现,可提高少见部位CT检查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梁攀;赵红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四关穴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疗效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四关穴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骨伤病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2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四关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面神经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眼歪斜、面部麻木、恶寒无汗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量表、社会交往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四关穴温针灸能够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与母婴B族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AV)与母婴B族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检并确诊为B族链球菌感染的AV孕妇75例(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产检健康的孕妇75例(参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感染情况,并对两组的感染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两组孕妇携带的菌种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新生儿感染B族链球菌率为98.67%较参照组的2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携带菌种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产褥感染率为5.33%较参照组的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孕妇新生儿感染率为30.67%较参照组的1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AV会增加母婴B族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薛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PD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血清Hcy,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行常规治疗者为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FA)、维生素B12(VitB 12)者为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与血清Hcy水平的关系和相关性.结果:PD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FA与VitB 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VitB 1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4,P<0.05),与血清F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25,P< 0.05),与VitB 12无显著相关性(r=-0.325,P>0.05).结论:Hcy与PD的发生和进展有密切联系,补充FA和VitB 12可改善PD患者高Hcy水平症状,Hcy可指示预后.

    作者:李裕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健腰固肾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腰固肾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潮州市枫溪区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健腰固肾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腰固肾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康宜;陈千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TC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NF-κB p65、SMYD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结肠癌细胞HCT116进行外培养,分别接种于培养板中,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8个复孔).实验组加入PDTC+顺铂处理,阳性对照组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十顺铂处理,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检测并对比三组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NF-κB p65、SMYD3蛋白及NF-κB p65 mRNA、SMYD3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PI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而AI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F-κB p65、SMYD3蛋白及NF-κB p65 mRNA、SMY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C能够增强顺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推测与降低NF-κB p65mRNA、SMYD3 mRNA与NF-κB p65、SMYD3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坤平;段进东;罗小仔;梁志坚;陈武业;方永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电子垃圾拆解区帕金森病患者重金属暴露水平与疾病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拆解区帕金森病患者重金属暴露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20例为暴露组,患者均来自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拆解区;同时选取本地区非电子垃圾拆解区的正常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检测两组对象血锰、血铅和血铜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该地区血锰、血铅和血铜水平与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暴露组患者血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铅和血铜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拆解区帕金森病晚期患者血锰水平显著高于早中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铅和血铜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拆解区患者血锰水平与患者Hoehn-Yahr(H-Y)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626,P<0.01).结论: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拆解区帕金森病患者血锰水平明显升高,且晚期患者明显高于早中期患者.重金属暴露水平特别是血锰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林鑫江;杜登青;陈思洽;陈晓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针刺联合刮痧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6例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刮痧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医务室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是否给予针刺联合刮痧法治疗分为两组,针刺法治疗为对照组,针刺联合刮痧法治疗为观察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有效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较对照组的65.2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刮痧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不仅改善患者扭伤症状,也能降低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文浩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电图改变特征分析

    目的:探索成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320例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6.0%和83.8%,两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以ST-T改变、左室高电压为多见,其次为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电轴异常及Q-T间期延长.脑出血组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和束支阻滞的患者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同部位相关,丘脑和基底节发生病变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发生病变的患者.结论:患者心电图改变与病情相关,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项目越多,临床上应重视急性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改变,加强心电图跟踪随访.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2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益阳市赫山区中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40例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夏恂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龄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

    目的:按高龄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及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高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高龄脑卒中患者以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进行营养筛查,根据结果将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随机均分为序贯肠内营养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有营养不良风险,评分≥3分者占60.0%.序贯肠内营养组患者的感染、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营养支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常规营养支持组营养指标下降的比序贯肠内营养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S2002能有效评估高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减轻患者营养状况恶化问题、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梁永祥;彭小莲;谢志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ICU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防治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ICU治疗中出现VAP的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呼吸道、口咽部、声门下的分泌物与胃液进行检测,分析VAP出现的原因,并施予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VAP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纪较大、住院时间较长、通气时间较长、口腔未进行规范清洁、身体素质较差、气管切开、应用了3种以上的抗生素等,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细菌、铜绿假单细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其他真菌.结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ICU患者VAP发生率较高,需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VAP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王建中;郭佳琳;钟春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针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针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丰顺县中医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评分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西药结合肺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则选取针灸联合肺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康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康复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肺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增加氧含量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进而改善病情.

    作者:李丽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生存质量评价

    目的:了解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青光眼患者对其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60例青光眼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术,并对其术后生存质量作详细分析.结果:接受小梁切除术后,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偏低,且视力水平受损程度严重是使其生存质量异常降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其主要因素有性别因素、视力水平受损程度因素、手术次数因素以及健康教育因素等.结论: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普遍偏低,所以在治疗环节,除了要对其视功能状况有效保护外,还要结合其经济水平、职业状况施予综合治疗,以确保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东莞市南城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5例阴道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均采集其阴道后穹隆处分泌物,将所有采集的标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145份标本进行常规镜检,B组145份标本进行阴道炎五联检测,观察其阴道炎病原体检出情况以及白带清洁度.结果:B组标本病原体检出率(89.6%)明显优于A组(7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带清洁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阴道炎患者给予阴道炎五联检验可有效提高对各类病原体检出率,对明确个体患者阴道炎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凯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从痰论治心血管疾病浅述

    从痰的概念、诊断标准等切入痰证简要,并从痰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从痰论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常见病症依据,论述如何选用常见化痰药物等.

    作者:姚耿圳;徐慧;邹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常规体检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常规体检的临床价值,为疾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杞县中医院门诊部实行常规体检的6000例体检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测试,回顾性分析临床检测的结果,分析开展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常规体检的临床价值.结果: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5%、1.85%、2.17%、1.67%;男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的年龄为61 ~ 70岁、31 ~40岁、41~50岁、8~ 20岁、71 ~ 76岁、21 ~30岁、51 ~ 60岁.结论: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快、发病快、机体损伤严重的特点,针对普通人群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常规体检测试活动,可以有效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由此可见开展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常规体检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秦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引流量、术后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从而改善术后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钟锦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对颈椎退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分为两组:A组(32例)行寰枢后路融合术,B组(30例)行枕颈后路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及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变化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的S值明显降低,与A组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的C2-7角无明显变化,B组明显减小,A组术后的C2-3活动度明显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对颈椎退变的影响较小,相比枕颈后路融合术,寰枢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颈椎退变风险更低,退变程度更轻,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朱文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