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孙凤革
目的 了解上海郊区社区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现状及对护理科研知识方面的需求.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护理科研情况调查表对上海青浦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6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的346名社区护士中253名愿意参加科研活动,284名感知科研困难,328名未接受系统科研知识培训,272名不会使用文献检索. 社区护士普遍有开展护理科研的愿望,对开办社区护理系列科研培训班的需求很高. 结论 开展社区护理科研系列培训、加大对护理科研支持力度、搭建查阅文献资料平台、加强对社区护理科研的跟踪指导是提升社区护士开展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谢建芳;程忆文;朱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临床上肾穿刺活检的病理材料要求材料少、组织新鲜,取材后应尽快进行固定处理和保存. 笔者设计制作肾穿刺活检标本箱,能够立即将肾穿刺活检组织用4℃左右的冰盒保存,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结构:见图1. 标本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箱体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箱体内通过固定条固定有隔热材料制成的内胆,内胆与箱体之间构成了一个换气腔.
作者:梁莉;黄娟;黄云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两种湿敷方法治疗尿道下裂儿童术后阴茎水肿的效果,寻找尿道下裂儿童术后阴茎水肿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2013年6—12月将尿道下裂术后阴茎水肿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0. 1%呋喃西林棉球覆盖法,对照组使用10%氯化钠溶液棉球覆盖法,比较两组患儿阴茎水肿消退程度、时间和创面恢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平均湿敷时间为(3.75 ±1.24)d,消肿时间为(6.6 ±1.68)d,对照组分别为(4.18 ±1.52),(7.6 ±1.6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 410,2. 486;P<0. 05). 结论 0. 1%呋喃西林湿敷法可使阴茎水肿较快消退,效果明显,适用于尿道下裂患儿术后阴茎水肿的护理.
作者:张磊;李爱求;王亚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评价社区护士糖尿病培训的效果. 方法 以参加糖尿病培训的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用社区护士知识咨询自我中心网络和整体网络问卷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结束3个月后进行调查,用SPSS 18. 0及UCINET 6. 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讨该培训模式的效果. 结果 培训前后自我中心网比较结果显示,培训后社区护士个体网规模均数从2. 35 提高至3. 65,知识咨询的关系强度从3. 236 3 升至3. 38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整体网比较结果显示,培训后社区护士知识交流的联系更加紧密,培训后的整体网络密度和中心性明显提高,密度从0. 006提高至0. 077,度数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分别从0. 807,0. 008升至9. 624, 3. 341. 结论 通过培训可扩大社区护士知识咨询范围,增强护士知识交流的联系程度,提升护士获取和控制知识资源的能力,从而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知识流动的效率和覆盖面,该培训模式可作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参考依据.
作者:龙连园;刘薇群;杨阳;葛津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动脉采血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 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疼痛情况、穿刺操作用时、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血一次成功率、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穿刺操作用时、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7. 884,5. 010,3. 867,9. 226,6. 369,6. 590;P<0. 05). 结论 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梅;王青梅;陈思;司华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综合护理在脑梗死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65例脑梗死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患者入院24 h内及离院时进行洼田评分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吞咽困难治疗的有效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离院时洼田评分显著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低,吞咽困难情况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集束化综合护理以临床常见问题为出发点,将临床中各种有效护理手段综合应用脑梗死后并发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中,大限度上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继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精神疾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精神病护理学》在高等职业院校授课时间也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不雄厚,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知水平和认同度不高,究其原因: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社会上部分人对精神疾病的偏见、歧视和知识匮乏;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意识形态的忽视;高等医学护理院校教育管理者不重视,临床护理教学偏重内、外、妇、儿等综合类疾病;轻视专科类教育,课程设置偏低,护生精神科实习几乎为空缺.
作者:李凤兰;余梦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盖洛普理论对护士长进行领导力培训后,对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3—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61个临床护理单元的护士长,根据盖洛普的S路径模型对护士长进行培训. 护士长培训前后统一采用中文版盖洛普工作场所调查问卷( Q12问卷)对护士进行工作投入度的调查. 结果 管理者领导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护士工作投入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经过护士长的领导能力培训后,护士Q12总得分为(57. 45 ± 5. 87)分,高于培训前的(56.32 ±6.36)分,问卷各条目得分也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基层护理管理者领导力的培养,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其对工作的投入度.
作者:邱晶;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专家现场点评方法,对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质量的影响. 方法 2012 年12月—2014年11月由北京军区医院护理部教学组组织,接受全院各病区共24个科室的危重疑难病例讨论申请,对疑难病例进行多专科的联合教学讨论及专家现场教学点评,并比较2013年和2014年病例讨论的质量评价进行比较. 结果 2014年疑难病例讨论教学评价中,资料准备齐全且涉及多专科、涉及问题反映专科护理进展、病例介绍有难点和重点问题、病例讨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题讲座包含至少3~4个专题、引用近3年期刊文献>5篇、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现场互动效果好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与2013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通过专家教学点评,有效提高了护理危重疑难病例护理讨论的质量,解决了临床护理问题,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协作.
作者:赵毅;徐小飞;滑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肝癌切除手术患者65例为观察组,运用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患者;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行肝癌手术切除患者68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至出院1个月时不同领域护理问题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与入院时在各个领域问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恶心/呕吐、便秘、疼痛、精神健康、健康相关行为等问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4. 827~38. 013, P<0. 05). 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的15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法可以降低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各个领域护理问题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霞;沈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实施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方法 在对2011级本科护生进行的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使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护生进行测评,比较其培训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果 实施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后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8. 31 ± 9. 29)分,自我管理能力维度得分为(32. 40 ± 3. 71)分、学习合作能力维度得分为(21. 90 ± 3. 16)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 970,-12. 023,-9. 981;P<0. 01). 结论 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可以增强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莉;田红梅;李莉;徐瑛;张林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4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人本位整体护理及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 观察组接受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教育、对治疗处置的依从性增加,安全性及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了脑梗死患者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增强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民;谭红卫;王飞思;段虹宇;徐美东;高巍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结肠息肉电灼术患者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效果的影响.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1月选取72例接受结肠息肉电灼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知识及进镜时间、术中及术后的腹痛、腹胀程度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麻醉知识、结肠息肉电灼术的认知、围术期预防保健、手术注意事项等手术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3. 31 ± 0. 37) vs(1. 01 ± 0. 42),(3. 68 ± 0. 51) vs(1. 69 ± 0. 46),(3. 58 ± 0. 32) vs(1. 70 ± 0. 44), (3.75 ±0.40)vs(1.53 ±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 792,16. 572,21. 920,28. 704;P<0.01). 观察组进镜时间短于对照组[(10.09 ±3.78)vs(15.98 ±4.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439,P<0. 01).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 h腹痛及腹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 826~6. 514,P<0. 01). 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升结肠息肉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9 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肾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经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干预组手术前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 SAS)、抑郁( SDS)评分、首次活动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首次活动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分别为(32. 89 ± 5. 75)分、(38. 36 ± 4. 25)分、(5. 2 ± 0. 7) h、(8. 8 ± 1. 3)h、(9. 2 ± 0. 8) d、82. 35%(28/34),优于对照组的(44. 25 ± 3. 09)分、(45. 88 ± 2. 64)分、(7. 9 ± 1. 2)h、(6. 4 ± 0. 9)h、(12. 9 ± 1. 2)d、61. 76%(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 值分别为10. 148,8. 764, 11. 33,8. 85,14. 96,11. 78;P<0. 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较好的作用,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青蓉;温桂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制一套适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评阅,参考相关文件,结合NICU的护理安全问题及专家访谈结果,初步拟定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等级及条目. 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出NICU护理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和指标逻辑一致性检验,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共17名专家完成两轮咨询,两轮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 3%,94. 4%. 两轮咨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 913,0. 919. 两轮咨询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995,0. 9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终构建了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的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构建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了护理行为,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任香娣;孙献梅;彭艳;沈清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COPD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采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组LES量表得分为(36. 3 ± 26. 8)分,低于对照组的(48. 9 ± 21. 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0. 7 ± 8. 1)分,高于对照组的(35. 2 ± 8. 9)分,两组LES和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 817,3. 511;P<0. 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F-36量表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 757,4. 935,3. 526,2. 271,3. 694,3. 853, 2. 558,5. 725;P<0. 05);干预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6. 61%(57/59),对照组为72. 88%(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 983,P<0. 01);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 32 ± 0. 18) d,对照组为(20. 32 ± 0. 6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 922,P<0. 01). 结论 连续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伟;孙凤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中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减少信息采集时间及降低出错率方面的优势. 方法 选择2014年1—5月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心内科病房的患者1 364例,按照应用移动手持设备电脑设备( PDA)前后分为对照组(未应用PDA)和观察组(应用PDA) ,各682例,对患者进行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护理记录书写及护理评估,比较记录各项所用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中,护士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时间为(10.0 ±3.5)min,护理记录书写时间为(11.0 ±2.5)min,护理评估时间为(6.0 ±2.5)min,均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 027,2. 515,2. 394;P<0. 05). 结论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优化了护理工作的流程,减少信息采集时间,并进一步降低出错率,为护理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数据.
作者:孙羽;郝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熊胆眼药水在频繁应用时对眼部的刺激反应,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熊胆眼药水以不同的频率(分别间隔1,5,10 min)滴入家兔右眼结膜囊,使用0. 9%氯化钠溶液滴入同一只家兔的左眼作为对照,每次均滴入1滴,连续滴入10次. 于后1次滴药后0,6,24, 48 h,观察家兔的眼部刺激反应. 结果 间隔5,10 min组,家兔右眼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分泌物,虹膜正常,也无角膜混浊,根据眼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其评分为1分,属无刺激. 间隔1 min组家兔右眼在实验完毕后观察,显示结膜轻度充血,轻度水肿,结膜囊分泌物增多,评分平均为5分,属轻度刺激;在6h观察时评分下降为平均3分,属无刺激性;12 h后评分平均值下降为1分以下. 结论 熊胆眼药水在高频率使用时可对兔眼造成轻度刺激,其刺激反应可逆,总体安全性较高,但应避免高频率使用.
作者:唐伟;周文艳;王晓辉;张亚仙;张镨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有10 多万人需做永久性肠造口[1] ,而造口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法,需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2]. 传统的造口护理仅限于医院,患者一旦出院后即中断了信息来源,这种护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为提高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得到广泛推广,但由于其局限性不能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和远期并发症[3]. 因此,在社区护理发展的基础上有必要开展社区造口护理,在健全社区健康服务项目的同时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姜志霞;吴爱华;成琰;真艳杰;吴爱须;李海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据2012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上升期,每5个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 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350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1].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救治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出院后续康复保健的工作亟待完善. 心脏康复雏形在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成形,主要着重于功能的恢复.
作者:代雅琪;陈芳;刘娟;刘炜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