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霞;吴爱华;成琰;真艳杰;吴爱须;李海鹏
精神疾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精神病护理学》在高等职业院校授课时间也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不雄厚,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知水平和认同度不高,究其原因: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社会上部分人对精神疾病的偏见、歧视和知识匮乏;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意识形态的忽视;高等医学护理院校教育管理者不重视,临床护理教学偏重内、外、妇、儿等综合类疾病;轻视专科类教育,课程设置偏低,护生精神科实习几乎为空缺.
作者:李凤兰;余梦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配合双人固定小组在重度烧伤急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2名急诊手术护士为观察组,并以双人护理小组形式分为6 个手术小组,每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1名,制订小组合作方案,开展为期3个月的情景培训,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 另选非急诊手术室护士14名为对照组. 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手术护士的核心能力、手术效率及护理质量. 结果 观察组实施双人固定小组手术配合后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90. 40 ± 5. 58)分,高于实施前的(74. 20 ± 7. 92)分,且高于对照组的(78.33 ±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67,5.189;P<0.05). 观察组实施手术配合双人固定小组后手术等待时间、用物准备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均较实施前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 883,3. 216,-2. 946;P<0. 05);实施手术配合双人固定小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25. 27 ± 6.36)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12.77 ±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14,P<0.05). 结论 组建手术配合双人固定小组可以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和烧伤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丛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据2012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上升期,每5个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 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350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1].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救治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出院后续康复保健的工作亟待完善. 心脏康复雏形在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成形,主要着重于功能的恢复.
作者:代雅琪;陈芳;刘娟;刘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因其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在临床广泛开展. 由于术中切除的标本体积较大,切口相对较小,因此遵循无瘤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标本袋将标本快速、安全、完整地取出腹腔,成为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专用的腹腔镜标本袋价格普遍较高,我院自2014 年开始在110例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使用自制标本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鲍洁;凌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COPD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采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组LES量表得分为(36. 3 ± 26. 8)分,低于对照组的(48. 9 ± 21. 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0. 7 ± 8. 1)分,高于对照组的(35. 2 ± 8. 9)分,两组LES和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 817,3. 511;P<0. 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F-36量表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 757,4. 935,3. 526,2. 271,3. 694,3. 853, 2. 558,5. 725;P<0. 05);干预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6. 61%(57/59),对照组为72. 88%(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 983,P<0. 01);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 32 ± 0. 18) d,对照组为(20. 32 ± 0. 6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 922,P<0. 01). 结论 连续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伟;孙凤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专家现场点评方法,对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质量的影响. 方法 2012 年12月—2014年11月由北京军区医院护理部教学组组织,接受全院各病区共24个科室的危重疑难病例讨论申请,对疑难病例进行多专科的联合教学讨论及专家现场教学点评,并比较2013年和2014年病例讨论的质量评价进行比较. 结果 2014年疑难病例讨论教学评价中,资料准备齐全且涉及多专科、涉及问题反映专科护理进展、病例介绍有难点和重点问题、病例讨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题讲座包含至少3~4个专题、引用近3年期刊文献>5篇、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现场互动效果好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与2013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通过专家教学点评,有效提高了护理危重疑难病例护理讨论的质量,解决了临床护理问题,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协作.
作者:赵毅;徐小飞;滑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动脉采血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 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疼痛情况、穿刺操作用时、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血一次成功率、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穿刺操作用时、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7. 884,5. 010,3. 867,9. 226,6. 369,6. 590;P<0. 05). 结论 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梅;王青梅;陈思;司华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制一套适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评阅,参考相关文件,结合NICU的护理安全问题及专家访谈结果,初步拟定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等级及条目. 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出NICU护理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和指标逻辑一致性检验,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共17名专家完成两轮咨询,两轮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 3%,94. 4%. 两轮咨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 913,0. 919. 两轮咨询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995,0. 9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终构建了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的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构建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了护理行为,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任香娣;孙献梅;彭艳;沈清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有10 多万人需做永久性肠造口[1] ,而造口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法,需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2]. 传统的造口护理仅限于医院,患者一旦出院后即中断了信息来源,这种护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为提高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得到广泛推广,但由于其局限性不能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和远期并发症[3]. 因此,在社区护理发展的基础上有必要开展社区造口护理,在健全社区健康服务项目的同时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姜志霞;吴爱华;成琰;真艳杰;吴爱须;李海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设立孕晚期分娩体验门诊,提高孕妇对分娩的认识,增加自然分娩信心,提高门诊满意度. 方法 通过分娩体验门诊的筹备及建立,2014 年1—3 月选取在分娩体验门诊就诊的孕妇111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就诊感受和满意度. 结果 111名孕妇中对预约挂号分诊、诊室环境、医生诊疗、助产士授课的满意度分别为80. 1%,94. 6%,98. 2%和100. 0%. 67. 6%的孕妇认为看完很感动, 39. 6%认为录像直观可接受,29. 7%认为录像中的刺激镜头好回避. 结论 分娩体验门诊的建立给予了孕妇更直观的分娩体验,提供了助产士与孕妇沟通平台,强化孕妇角色适应,增强自然分娩信心,受到孕妇广泛欢迎和认可.
作者:杨美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危重患者身体约束的认知情况和态度,探讨约束知识掌握情况与态度之间的相关性,为护理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2014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大连市某三甲医院139名实习护生进行为重症患者使用身体约束认知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 实习护生约束知识得分为(9. 17 ± 1. 23)分,态度得分为(39. 70 ± 5. 67)分. 实习护生的身体约束护理知识掌握良好,但是对约束替代方法还有所欠缺,对身体约束持正性态度,会考虑到约束患者的心理问题. 结论 在保持对实习护生原有护理技能教学培训基础上,还应加强约束替代方法的指导,加强身体约束相关伦理的学习,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减少身体约束的使用,体现人性化护理.
作者:陈彬;方淇玉;汤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肝癌切除手术患者65例为观察组,运用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患者;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行肝癌手术切除患者68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至出院1个月时不同领域护理问题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与入院时在各个领域问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恶心/呕吐、便秘、疼痛、精神健康、健康相关行为等问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4. 827~38. 013, P<0. 05). 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的15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法可以降低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各个领域护理问题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霞;沈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盖洛普理论对护士长进行领导力培训后,对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3—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61个临床护理单元的护士长,根据盖洛普的S路径模型对护士长进行培训. 护士长培训前后统一采用中文版盖洛普工作场所调查问卷( Q12问卷)对护士进行工作投入度的调查. 结果 管理者领导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护士工作投入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经过护士长的领导能力培训后,护士Q12总得分为(57. 45 ± 5. 87)分,高于培训前的(56.32 ±6.36)分,问卷各条目得分也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基层护理管理者领导力的培养,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其对工作的投入度.
作者:邱晶;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8 岁,2014 年11 月20 日因室性心动过速就诊于我院儿科急诊抢救室. 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治疗. 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100 ml加盐酸胺碘酮注射液0. 15 g静脉滴注,30 min后患儿心率降至正常.
作者:梁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提高病区口服药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3 年9月—2014年3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和效果确认等流程进行QCC活动,对我科口服药准备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将活动前后病区口服药准备的正确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实施品管圈前病房口服药准备的正确率为73. 66%,活动后正确率为94. 5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9. 938,P<0. 01). 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病区口服药准备的正确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娜;潘岁月;崔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4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人本位整体护理及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 观察组接受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教育、对治疗处置的依从性增加,安全性及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了脑梗死患者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增强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民;谭红卫;王飞思;段虹宇;徐美东;高巍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局部五步消毒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处感染的影响. 方法 2012 年1 月—2013年6月选取行气管切开术的15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局部五步消毒法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处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处感染发生率为4. 0%,对照组感染率为40. 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 754,P<0. 01). 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切口局部感染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 430,P<0. 01). 结论 使用局部五步消毒法进行气管切开护理,可减少患者气管切开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梁云艳;马晓波;梁云峰;穆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熊胆眼药水在频繁应用时对眼部的刺激反应,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熊胆眼药水以不同的频率(分别间隔1,5,10 min)滴入家兔右眼结膜囊,使用0. 9%氯化钠溶液滴入同一只家兔的左眼作为对照,每次均滴入1滴,连续滴入10次. 于后1次滴药后0,6,24, 48 h,观察家兔的眼部刺激反应. 结果 间隔5,10 min组,家兔右眼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分泌物,虹膜正常,也无角膜混浊,根据眼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其评分为1分,属无刺激. 间隔1 min组家兔右眼在实验完毕后观察,显示结膜轻度充血,轻度水肿,结膜囊分泌物增多,评分平均为5分,属轻度刺激;在6h观察时评分下降为平均3分,属无刺激性;12 h后评分平均值下降为1分以下. 结论 熊胆眼药水在高频率使用时可对兔眼造成轻度刺激,其刺激反应可逆,总体安全性较高,但应避免高频率使用.
作者:唐伟;周文艳;王晓辉;张亚仙;张镨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类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引起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 ,其中以21-羟化酶缺乏症(21-hydroxylase deficiency,21-OHD)常见,占90% ~95% [2];根据编码21-羟化酶基因的突变类型不同以及21-羟化酶活性不同分为:临床表现较轻的非经典型和临床表现严重的经典型,经典型又分失盐型(占75%)和单纯男性化型(占25%) [3]. 单纯男性化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男性患者假性性早熟,女性患者男性化、假两性畸形及应激时发生肾上腺危象[2,4].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4年2月收治1例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乏症女性患者,患者行保留血管神经的阴蒂整形术后恢复好,顺利出院.此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鲜有报道,现汇报如下.
作者:赵琳;付婷婷;王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中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减少信息采集时间及降低出错率方面的优势. 方法 选择2014年1—5月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心内科病房的患者1 364例,按照应用移动手持设备电脑设备( PDA)前后分为对照组(未应用PDA)和观察组(应用PDA) ,各682例,对患者进行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护理记录书写及护理评估,比较记录各项所用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中,护士临床体征数据采集时间为(10.0 ±3.5)min,护理记录书写时间为(11.0 ±2.5)min,护理评估时间为(6.0 ±2.5)min,均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 027,2. 515,2. 394;P<0. 05). 结论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优化了护理工作的流程,减少信息采集时间,并进一步降低出错率,为护理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数据.
作者:孙羽;郝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